首页 理论教育社交媒体公信力:新闻承载主体的迁移

社交媒体公信力:新闻承载主体的迁移

【摘要】:[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分野就此显露。技术发展与互联网所带来的市场蓝海进一步刺激了传统媒体开辟网络空间的意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不断加强。[2]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介权威、单向性、控制力强的运行方式,在新媒体的传播空间中,由于信息接口的普及、信息存储的海量、信息发布成本的下降,使得信息的种类与表达方式日趋多样化且内容丰富驳杂。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以“媒介即讯息”作为第一章标题,以此强调信息载体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相比各个时代所传播的具体内容,该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及其所反映的媒介技术的发展进化更具有历史哲学层面上的价值意义。尽管“技术决定论”的理论表述过度拔高了媒介的地位与作用,进而可能导致其脱离了助力媒介产生与功能发挥的政治经济结构和意识形态背景,有将其内在逻辑与自主力量捧上神坛的本质主义之嫌。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更趋向于中立的技术工具,信息载体处于被“发明”、被“使用”的地位,可通过考察信息载体的变迁来理解与其互为因果的社会生态变迁。

随着微电子、计算机、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及其技术范式,深刻而又不同以往地影响了当代生活方式[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分野就此显露。新闻承载的主体由PC端的官方新闻网站、门户网站和网络论坛变化为移动端的微信、微博、新闻网站及新闻App。官方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与网络论坛产生于互联网应用的早期阶段,网络的优势在于比特化技术带来的海量信息存储能力。然而那时的网络媒体从业者并不具备采访权,不能进行原创新闻类的报道,严肃内容的生产需要仰赖传统媒体,因此早期新闻网站与门户网站上的内容多为线下媒体内容的移植整合。技术发展与互联网所带来的市场蓝海进一步刺激了传统媒体开辟网络空间的意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不断加强。与此同时,网络论坛则可被视作中国特色公共空间实践的雏形。

移动化数字技术的发展突破了原有的技术障碍,智能手机因其便携性与普遍性成为新闻发布的主流平台。根据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到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8.6%;而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2](www.chuimin.cn)

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介权威、单向性、控制力强的运行方式,在新媒体的传播空间中,由于信息接口的普及、信息存储的海量、信息发布成本的下降,使得信息的种类与表达方式日趋多样化且内容丰富驳杂。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借助社交媒体“参与了传播,表达了自己,发布了信息,创造了内容,影响了别人的发布方式和所创建的内容”[3]。新闻承载主体的变迁导致了广泛的社会性影响:一是社会性网络的普遍建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记者,可自主生产内容,实现了从“接受”到“传播”的转变,即从单点对多点的单向传达转向平等状态的双向信息交换;二是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变革加速,如机顶盒的普及,与过往“强制性”“定时定点定内容”的信息接收相比,尽管依然存在提供的内容与平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用户已可以自主选择观看的内容与时间、地点;三是社交媒体借助移动设备无所不在的触角,通过提供多功能的本地化服务深入内嵌至用户的日常生活中,构成了“沉浸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