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社交媒体公信力:网络使用与评价

社交媒体公信力:网络使用与评价

【摘要】:故而,抛开过度使用微信的群体而言[1],较少的使用时长能够带来更高的公信力评价。同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微信的低度使用者和重度使用者对公信力的两个维度的评分都显著高于高度使用者。尽管微博的低度使用者远多于微信,但二者都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它们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媒介使用时长与公信力评价关系。可以看出,视频网站及视频App的使用时长会显著地影响受访者对社交媒体的公信力及影响力维度的评分。

(一)媒体使用时长对公信力的影响

1.四类媒体的使用时长分析

一周内受访者接触各类媒体的时长如图5-8所示,具体数据见附录3的表附3-3。很明显,受访者中长时间使用微信的人数最多,而几乎不使用微博的人则最多。微信与个体的强关联性超越了既有的其他社交应用,在中国成为使用者最多、使用时长最长的社交媒体。微博相对微信而言,呈现式微之势,重度使用人数少;同时,从未使用过的人数多。新闻内容和视频内容在桌面端和移动端的双重投放,使得用户对二者的使用呈现出旗鼓相当的势态。

图5-8 一周内受访者接触各类社交媒体的时长 (单位:人次)

2.微信使用时长对公信力的影响

由于微信的重度使用者较多,每天使用微信超过5小时的人数达到279人,故而将“微信使用程度”划分为四类:1小时及未接触的为低度使用者,使用1—3小时的为中度使用者,使用3—5小时的为高度使用者,使用5小时以上的为重度使用者。

本研究发现(见表5-2),微信使用时长会显著地影响受访者对社交媒体公信力及两个维度的评分。具体而言(见附录5,表附5-1),微信的低度使用者对公信力的评分显著高于中度使用者和高度使用者;同时,微信的中度使用者对公信力的评分显著高于高度使用者,重度使用者对公信力的评分也显著高于高度使用者。故而,抛开过度使用微信的群体而言[1],较少的使用时长能够带来更高的公信力评价。同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微信的低度使用者和重度使用者对公信力的两个维度的评分都显著高于高度使用者。

虽然有的研究认为长时间使用媒体会增加对媒体的信任[2],但也有研究提出这种状况只适合于传统媒体,对于社交媒体而言,轻度使用会提高公信力评价[3],本研究的结论也契合于此。

表5-2 微信使用时长与公信力的方差分析

3.微博使用时长对公信力的影响

相对于微信而言,微博的重度使用者就非常少了,我们将使用时长3小时以上的列为高度使用者,使用时长在3小时以内的列为中度使用者,从未使用的列为低度使用者。

可以看出(见表5-3),微博使用时长会显著地影响受访者对社交媒体公信力及管理维度的评分。具体而言(见附录5,表附5-2),微博的低度使用者对公信力的评分显著高于中度使用者和高度使用者;同时,微博的低度使用者对公信力管理维度的评分也显著高于中度使用者和高度使用者。尽管微博的低度使用者远多于微信,但二者都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它们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媒介使用时长与公信力评价关系。

表5-3 微博使用时长与公信力的方差分析

(www.chuimin.cn)

4.视频网站及视频App的使用时长对公信力的影响

视频网站及视频App的重度使用者也不多,绝大多数受访者的观看时间在1小时以内和1—3小时,且这两个时间段占比人数都在37%左右。我们将使用时长3小时以上的列为高度使用者,使用时长在1—3小时的列为中度使用者,1小时以下的列为低度使用者。

可以看出(见表5-4),视频网站及视频App的使用时长会显著地影响受访者对社交媒体的公信力及影响力维度的评分。具体而言(见附录5,表附5-3),视频网站及视频App的低度使用者对公信力的评分显著高于中度使用者和高度使用者;同时,视频网站及视频App的低度使用者对公信力“影响力维度”的评分也显著高于中度使用者和高度使用者。在此前的公信力专项研究中,视频网站及视频App很少被单列出来做影响因素研究。但是在中国,视频网站具有独特的商业文艺糅合气质,政府参与与公众参与相融合的特质,是容纳各类亚文化群体的重要聚合平台,具有微观社交网络群的观察价值。在本研究中,视频网站也和微博、微信一样,呈现出低度使用者表达高公信力评价的特征。

表5-4 视频网站及视频App使用时长与公信力的方差分析

续表

(二)网络活动参与数量对公信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见表5-5),网络活动参与数量会显著地影响受访者对社交媒体的公信力评分。具体而言(见附录5,表附5-6),参与网络活动的数量越多对公信力的评分越低。随着参与网络活动数量的增加,人们的网络素养也会增加。人们在网络上的经历越多,对于如何在网络中进行判断就会变得更有策略[4],这类网络经验会让人们更加敏锐,逐渐获得媒体自我效能(medium self-efficacy)[5]。当然也有学者在先前的研究中认为这类网络经验不能预测网络公信力。[6]

表5-5 网络活动参与数量与公信力的方差分析

(三)网络兴趣倾向对公信力的影响

从表5-6可以看出,网络兴趣倾向会显著地影响受访者对社交媒体公信力的评分:越关注时事政治的受访者对公信力的评分越低。但其他的兴趣倾向,如是否关注娱乐八卦、是否关注体育报道等都不影响受访者对公信力的评分。对时事政治越关注,本身的政治素养就会越高,对时政新闻的需求比普通人更大。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发展起步较晚,当前的网络空间还处于鱼龙混杂的状态之中。部分社交媒体单纯追求商业利益,以点击率为王,容易造成网络信息的真假难辨。高政治素养的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找到想要的、真实的信息,因此容易对社交媒体公信力产生怀疑。在既有的公信力专项研究中,已经有外国学者提出政治知识和政治倾向会影响人们对社交媒体公信力的判断。[7]

表5-6 不同网络兴趣倾向的社交媒体公信力评分的T检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