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台公信力方面对社交媒体进行考察时,我们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维度,其中之一:管理良好的社交媒体平台更值得信任。在这种场域中,拥有良好的社交规范,就更有助于人们在社交媒体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和观点的高效沟通。由此,管理良好的社交媒体平台更容易被用户信赖,而管理维度上的社交规范特征,正是社交媒体平台区别于其他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独特之处。......
2023-11-21
从社交媒体平台公信力最终量表中提炼出的第二个关键维度是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更值得信任。社交媒体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这些新兴媒体拥有与生俱来的互联网技术基因,新兴技术为这些媒体平台不断注入勃兴的力量。因此,关于“良好社会影响力”的具体界定标准,我们可以引入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来辅助分析。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提出这一模型的最初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做一个解释说明。[8]后来,随着模型的不断改进,TAM模型已成为目前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模型之一。运用TAM模型对量表中“良好社会影响力”维度所涵盖的题项进行验证,可以有效阐释出社交媒体平台能够被用户广泛接受和认同的内在原理。
在社交媒体平台公信力最终测评量表中,构成“良好社会影响力”这一维度的题项有8项,对其进行简要归纳,发现:“社交媒体上信息发布及时”“社交媒体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社交媒体上信息丰富、全面”这三个题项,正好和TAM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变量相对应。“社交媒体为用户提供了便捷充分的互动方式,发图文很方便”“社交媒体界面简洁清晰,视觉体验好”恰好对照“感知易用性”这一变量,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正是TAM模型的两大决定性自变量。最后,“社交媒体运营时间长”“社交媒体品牌影响力大”“社交媒体在我所处的群体中广受认同”则可以归结为外部变量,更抽象一些,这里的外部变量主要涉及“口碑效应”和“社群影响”。
由此,参照TAM模型,我们发现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之所以更受到用户信任,是因为社交媒体平台首先让用户从互动方式和界面体验上感知到了易用性;接着,在便捷化的用户体验过程中,用户获得了丰富、全面且及时的热点信息,不断感知到社交媒体平台的有用性。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平台的口碑效应及用户自身受到的社群影响,作为外部变量不断对用户催化出“使用意图”。由此,在感知到社交媒体平台容易使用且相对有用,加之持续的使用意图,用户最终形成了对社交媒体平台的认同和信任。因此,在平台公信力层面,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更值得信任。
综上,从信息公信力和平台公信力两个方面对社交媒体公信力进行考察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信息公信力方面,社交媒体情境中的信息可信度高低由用户的自我效能和信息处理能力决定,高可信度的社交媒体信息更容易被用户信任。同时,需要引起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的社交媒体用户,相对欠缺对信息本身进行理性思考及独立判断的能力,媒介素养还需提升。其次,在平台公信力方面,管理良好的社交媒体平台更容易被用户信赖。受社交媒体的媒介特性和用户参与方式的影响,这里的管理良好维度包含浓厚的社交规范特征,这也正是当下社交媒体平台的独特标志。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之所以能够获得用户的广泛接受和认同,与其内在的技术机制和用户的行为模式密切相关,经由技术接受模型佐证,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更值得信任。
【注释】
[1]a值为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的简写。
[2]此检验中删除题项较多,为便于分析,将这两张表放于正文中。(www.chuimin.cn)
[3]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4]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传播统计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5]李晓静.中国大众媒体可信度指标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金永生,王丹凤,李静.社交媒体平台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4):1-8.
[7]詹骞.我国网络媒体可信度评测及影响因素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8]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Society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Center,1989.
有关社交媒体公信力的文章
从平台公信力方面对社交媒体进行考察时,我们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维度,其中之一:管理良好的社交媒体平台更值得信任。在这种场域中,拥有良好的社交规范,就更有助于人们在社交媒体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和观点的高效沟通。由此,管理良好的社交媒体平台更容易被用户信赖,而管理维度上的社交规范特征,正是社交媒体平台区别于其他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独特之处。......
2023-11-21
在风险社会的概念维度下,社会责任是一种“前瞻性责任”,侧重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预估,并且能够对症下药避免风险或减轻风险所带来的实体化破坏。作为意见流通的传播渠道,媒介是重要的社会责任主体之一。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尽责对象则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和社会的良性持续发展。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除去强制性的法律责任以外还应大力倡导、树立并履行其道德责任。......
2023-11-21
对构成信息公信力最终量表的8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后,我们发现:高可信度的社交媒体信息更值得信任。根据ELM模型,信息接收者对核心路径或外围路径的选择取决于个体对于信息处理过程的精细化程度,这主要受到动机和能力两方面的调节作用。而依据ELM模型的规则,“当信息接收者处理信息可信度的知识水平较高时,偏向于选择核心路径;反之,会偏向于选择外围路径”,说明当前网络用户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2023-11-21
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与突发性事件方面,社交媒体需要肩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社交媒介的覆盖率达到一定范围、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不知不觉就担当起“推销者”的角色,其中所展现的“非现实”生活则通过拟态环境的制造构建了与现实生活相对应行为的意义模式。......
2023-11-21
涉及媒体公信力的研究,目前我国学界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测评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蓝燕玲指出对信源公信力、渠道公信力和信息公信力等要素进行界定是很有必要的,明确公信力的具体内涵是进行媒体公信力实证研究的前提。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和不良广告是危害媒体公信力的“四大公害”,是损害媒体公信力的根源。......
2023-11-21
在测评网络媒体与社交媒体可信度时,需要将主要的考量维度拆解为更加具体的题项,通过测量各个题项的等级程度来评价整体的可信度水平。在1959年,由Roper组织进行的一项关于美国公众对各种大众媒体可信度的评估调查中,首次引入了相对测量量表。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典型社交媒体的可信度评价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2023-11-21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公共传播媒介,它应在维持自身的发展的同时履行更加广泛的社会责任。同时,如何确立中国社交媒体的主体性也是重要的研究前提。社交媒体首先应为用户提供体验良好的产品,以建立起自身的公信力。社交媒体应当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提供专业内容,以树立自身品牌及公信力。......
2023-11-21
可信度的既有研究常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来进行重要概念的界定和测评框架的修正。Iris Rittenhofer通过对1995年到2010年期间国际同行评议的管理和商业期刊发表的文章进行概念审查来研究信任和可信度的使用以及它们与有机食品领域的关系。两项研究来自德国,两项来自韩国,其余11项来自美国。Gillian Moran & Laurent Muzellec在研究电子口碑可信度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查阅的文献包括在顶级期刊中被多次引用的有关口碑可信度的文章。......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