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我国媒体公信力的研究历程并不复杂。笔者将按照时序发展和研究进展情况,对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媒体公信力测评量表研究有较为清晰的呈现。第二项是巢乃鹏在2012年,以接近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比例的调查样本,在南京市进行的网络媒体公信力测评指标研究,分别从网络媒体传播者、新闻报道、传播渠道三个维度,对网络媒体公信力测评指标进行了分析与建构。......
2023-11-21
表4-4的17个题项作为一道大题进入第二次网络问卷调查(见附录2,Q6),用来询问受访者对社交媒体公信力的认知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调查社交媒体和其他媒体的相对可信度。由于比较的对象都是偏于整体化的媒介,如电视媒体、报纸媒体等,没有区分媒介公信力与其上信息的公信力,所以研究者在问卷中没有纳入对信息公信力的进一步调查。
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来进一步确立社交媒体公信力测评量表的题项和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利用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中获取的先验信息,来验证对公信力维度的预期,同时还会继续精简量表题项,以使得同一公因子下题项之间的关联度和内在一致性更强。这种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很多研究中都被采用。
表4-6 平台公信力原始量表——17个题项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在第一步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如表4-7所示),采用主成分法和方差最大旋转法,提取的3个因子的累计解释贡献率为55.37%,并且3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00。发现的问题是,题项“社交媒体常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发表观点”在公因子1和3上的负荷值都大于0.400且数值接近,导致题项的归属方向不是很清晰,也容易导致对公因子的解释和命名难以明确。于是将题项删除后再次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表4-7 平台公信力原始量表——16个题项的因子分析
从表4-7中可以看出,题项“社交媒体的线下活动多”和“社交媒体上很容易接触到名人”在两个公因子上的数值比较接近,题项的归属不清晰,故而都删除。
表4-8 平台公信力原始量表——14个题项的因子分析(www.chuimin.cn)
续表
对剩余的14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之后发现(如表4-8所示),共提取2个因子,和最初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一致,并且3个因子的累计解释贡献率达到了53.74%,其中两个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30.1%、23.6%。所有题项的最大因子负荷值都在0.600以上,最大负荷值与其余因子负荷值的差值都在0.400以上,达到了本研究的要求。
于是,表4-9即为本研究得到的社交媒体平台公信力的最终测评量表。
表4-9 社交媒体平台公信力测评最终量表
有关社交媒体公信力的文章
整体来看,我国媒体公信力的研究历程并不复杂。笔者将按照时序发展和研究进展情况,对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媒体公信力测评量表研究有较为清晰的呈现。第二项是巢乃鹏在2012年,以接近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比例的调查样本,在南京市进行的网络媒体公信力测评指标研究,分别从网络媒体传播者、新闻报道、传播渠道三个维度,对网络媒体公信力测评指标进行了分析与建构。......
2023-11-21
在风险社会的概念维度下,社会责任是一种“前瞻性责任”,侧重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预估,并且能够对症下药避免风险或减轻风险所带来的实体化破坏。作为意见流通的传播渠道,媒介是重要的社会责任主体之一。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尽责对象则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和社会的良性持续发展。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除去强制性的法律责任以外还应大力倡导、树立并履行其道德责任。......
2023-11-21
对构成信息公信力最终量表的8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后,我们发现:高可信度的社交媒体信息更值得信任。根据ELM模型,信息接收者对核心路径或外围路径的选择取决于个体对于信息处理过程的精细化程度,这主要受到动机和能力两方面的调节作用。而依据ELM模型的规则,“当信息接收者处理信息可信度的知识水平较高时,偏向于选择核心路径;反之,会偏向于选择外围路径”,说明当前网络用户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2023-11-21
故而,抛开过度使用微信的群体而言[1],较少的使用时长能够带来更高的公信力评价。同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微信的低度使用者和重度使用者对公信力的两个维度的评分都显著高于高度使用者。尽管微博的低度使用者远多于微信,但二者都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它们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媒介使用时长与公信力评价关系。可以看出,视频网站及视频App的使用时长会显著地影响受访者对社交媒体的公信力及影响力维度的评分。......
2023-11-21
基于属性的媒体信任建构,本质上来源于特征的信任,这是建立在约定俗成的地域惯例、社会契约和义务规范培基础之上的。公众倾向于将中央级媒体作为一个整体机构来评价,而对于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人们会主观强化其意见平台的相对中立属性,对于其媒体公信力的判断会集中在信息内容的本身。......
2023-11-21
当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常常通过社交媒体来了解社会的最新信息,关注社会的最新发展动向,参与讨论社会的热点事件。为了了解大家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和对社交媒体的态度,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问卷中所提到的社交媒体主要包括各类微信、微博、视频网站、新闻网站、网络论坛/BBS以及各类社交媒体等。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社交媒体户外媒体Q10.总体而言,您觉得我国的社交媒体可信程度如何?......
2023-11-21
问卷法也是常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问卷成了研究者青睐的研究方法。网络问卷的公告一般被放置在博客、邮件列表以及社交网站中,采用多级评价制来获取受访者的看法。[84]Deborah S.Chung &Seungahn Nah调查公民记者对自身的角色概念认知时,也使用了问卷法。......
2023-11-21
涉及媒体公信力的研究,目前我国学界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测评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蓝燕玲指出对信源公信力、渠道公信力和信息公信力等要素进行界定是很有必要的,明确公信力的具体内涵是进行媒体公信力实证研究的前提。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和不良广告是危害媒体公信力的“四大公害”,是损害媒体公信力的根源。......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