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些信息体裁相互交织的现象,可以帮助公众调查关于新闻文本可信度评价的问题。[14]西方学者还针对特定的新闻媒体类型进行研究,考察其可信度。在一项对芬兰记者的社交媒体新闻可信度评估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芬兰的专业记者对专业网络新闻和社交媒体新闻的可信度存在分歧。[16]Jae Kook Lee研究了有线新闻的可信度,他通过分析CNN和FOX的可信度,发现政治知识和政治倾向有助于解释人们对有线新闻可信度的印象。......
2023-11-21
网络媒体可信度还受到媒介使用目的的影响。Carmen Stavrositu和S.Shyam Sundar(2008)认为,互联网的使用主要是出于信息寻求和娱乐的目的,经研究,他们发现预测网络可信度最好的方式是用户的信息寻求目的。信息寻求的目的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认为媒体更可信。[144]媒介使用目的与满足感密切相关,满足程度积极正向地影响了可信度的评估。Rieh和Hilligoss发现,如果没有达成用户的目的,或文章内容与用户既有观点相反,人们就不会认为信息来源是可信的。[145]
Thomas Johnson和Barbara Kaye发现,使用者的个人与社会动机,即个人满足、表达与归属动机比信息性动机,如信息寻求、政治调查等更能预测网络来源的可信度。个人满足感可预测广播电视网站、有线电视网站和报纸网站的可信度。[146]Kineta Hung,Stella Yiyan Li和David K.Tse(2013)将用户上网的需求分为工具性需求和关系性需求,用户的工具性需求包括产品的相关信息、购买建议和购买决策的可验证性信息;关系性需求是指用户在网络社区中经常与其他人开展社交活动而建构起来的关联。用户的工具性需求和关系性需求共同影响着网络平台的可信度。[147](www.chuimin.cn)
Kineta Hung,Stella Yiyan Li和David K.Tse(2013)发现了网络功能正向影响网络社区的可信度。优质的网络功能保障了网络社区的质量内容和导航能力,不仅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还对用户在网络消费群体中的平台可信度和可感知的人际信任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因而使得网络社区的可信度评价更高。[148]
有关社交媒体公信力的文章
像这些信息体裁相互交织的现象,可以帮助公众调查关于新闻文本可信度评价的问题。[14]西方学者还针对特定的新闻媒体类型进行研究,考察其可信度。在一项对芬兰记者的社交媒体新闻可信度评估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芬兰的专业记者对专业网络新闻和社交媒体新闻的可信度存在分歧。[16]Jae Kook Lee研究了有线新闻的可信度,他通过分析CNN和FOX的可信度,发现政治知识和政治倾向有助于解释人们对有线新闻可信度的印象。......
2023-11-21
在风险社会的概念维度下,社会责任是一种“前瞻性责任”,侧重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预估,并且能够对症下药避免风险或减轻风险所带来的实体化破坏。作为意见流通的传播渠道,媒介是重要的社会责任主体之一。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尽责对象则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和社会的良性持续发展。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除去强制性的法律责任以外还应大力倡导、树立并履行其道德责任。......
2023-11-21
涉及媒体公信力的研究,目前我国学界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测评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是侧重于媒体公信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蓝燕玲指出对信源公信力、渠道公信力和信息公信力等要素进行界定是很有必要的,明确公信力的具体内涵是进行媒体公信力实证研究的前提。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和不良广告是危害媒体公信力的“四大公害”,是损害媒体公信力的根源。......
2023-11-21
对构成信息公信力最终量表的8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后,我们发现:高可信度的社交媒体信息更值得信任。根据ELM模型,信息接收者对核心路径或外围路径的选择取决于个体对于信息处理过程的精细化程度,这主要受到动机和能力两方面的调节作用。而依据ELM模型的规则,“当信息接收者处理信息可信度的知识水平较高时,偏向于选择核心路径;反之,会偏向于选择外围路径”,说明当前网络用户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2023-11-21
渠道可信度可理解为受众对某种传播媒介整体的可信程度的评估,因此有时也被称为“媒介可信度”。关于渠道可信度的研究大多是将电视、广播、网站、博客等不同的渠道的可信度进行比较,也有的研究只关注某一特定的渠道。人们普遍认为,对一种媒介的依赖与对其可信度的看法是正相关的。同时接收多种媒介传递的内容,能使受众对媒介可信度评价更高,这就叫作媒介间的协同效应。......
2023-11-21
随着可信度研究的深入,采用比较视角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也有学者针对单一国家的不同媒体形态进行了细化比较研究。技术发展使得公民新闻活动兴起,有关公民新闻可信度的研究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不少研究比较了线上网络新闻与线下传统新闻的可信度,发现信任线下新闻的总体水平高于信任网络新闻[53],传统新闻媒体对信任关系的影响大于网络新闻[54]。......
2023-11-21
在媒介依赖理论的框架内,这个定义可以被认为是相对狭窄的,接近于依赖关系中的强关系概念。后来,媒介依赖被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定义为“达成目的的资源独占性”。Georg Edmund Jackob的研究发现,岁数较年长的受访者更有可能依赖媒体,年轻的受访者对媒体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之前的研究少有涉及媒体依赖与信任之间的关系,Georg Edmund Jackob提出对媒体的信任是媒体依赖感的来源。......
2023-11-21
故而,抛开过度使用微信的群体而言[1],较少的使用时长能够带来更高的公信力评价。同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微信的低度使用者和重度使用者对公信力的两个维度的评分都显著高于高度使用者。尽管微博的低度使用者远多于微信,但二者都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它们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媒介使用时长与公信力评价关系。可以看出,视频网站及视频App的使用时长会显著地影响受访者对社交媒体的公信力及影响力维度的评分。......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