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社交媒体公信力:网络评估教育与用户期望相关

社交媒体公信力:网络评估教育与用户期望相关

【摘要】:因此任何网络评估教育都必须符合用户的期望,因为有动机用户才愿意评估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因此研究用户对社交网站上政治信息的可信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者调查了分别来自社交网站、带有政治导向的网站、候选人网站、政治博客、候选人博客、YouTube、在线广播电视新闻、在线有线新闻和在线报纸这9个渠道的信息后,发现SNS上的信息可信度最低。

信息可信度(information credibility/message credibility)是指人们对传播的具体信息的可相信程度的认识。研究网络媒体可信度,对网络信息进行详细分类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信息不等同于新闻,新闻信息只是庞杂网络信息中的一部分。一些西方学者在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上进行了研究。例如Michael等人研究了透明度如何影响读者对信息,尤其是新闻内容可信度的看法。透明度指媒体公开和阐明新闻的产生过程,如新闻选择的解释,修正发表的错误和披露记者的偏好,让观众能够看到和评估影响新闻制作的因素。该实验结果表明透明度对信息可信度几乎没有影响。[10]专业的网站设计也会正向影响信息可信度的评估。因此任何网络评估教育都必须符合用户的期望,因为有动机用户才愿意评估网络信息的可信度。[11]

21世纪以来社交网站不断发展,相当一部分的网络信息都来自社交网站,尤其是政治信息。社交网站已成为政治信息的重要来源。政治候选人越来越多地利用社交网站说服选民给他们投票。因此研究用户对社交网站(SNS)上政治信息的可信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者调查了分别来自社交网站、带有政治导向的网站、候选人网站、政治博客、候选人博客、YouTube、在线广播电视新闻、在线有线新闻(online cable news)和在线报纸这9个渠道的信息后,发现SNS上的信息可信度最低。[12](www.chuimin.cn)

信息可信度研究有时还集中在对特定信息的研究上,如电子口碑的可信度。随着电子营销的日益普及,社交网站(SNS)积极地传播电子口碑(electronic Word of Mouth,eWOM),以获得新客户。然而,市场营销者为了盈利目的越来越多地在社交网站上操纵口碑,使电子口碑的可信度受到了威胁。为了更好地研究电子口碑可信度,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信度评估框架。电子口碑的可信度可以通过来源和内容来评估:来源可信度是由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群体关联(community),以及他们各自的经验水平(competence)决定的;而内容可信度则通过通信内容(content)和它与受众产生的共鸣(consensus)来决定。这样就提出了评估电子口碑可信度的4C框架,即群体关联(community)、能力(competence)、内容(content)和共识(consensus)。Gillian Moran & Laurent Muzellec认为可通过这四个方面来评估电子口碑整体的可信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