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社交媒体传播困境:公信力挑战

社交媒体传播困境:公信力挑战

【摘要】:[68]“塔西佗陷阱”揭示的是传播中最不利的一种境地,一旦陷入则任何应对举措都将失灵。“塔西佗陷阱”不单是政府需要特别警惕的,社交媒体如果不加强自身公信力建设,同样有陷入“塔西佗陷阱”的危险。伴随传播格局的变化,一些无法回避的传播困境也日渐突显:议程设置主体的位移、新媒体用户的对抗式解码信息解读方式加剧、对“塔西佗陷阱”的防范等。

(一)议程设置功能的位移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和媒体通过议程设置来决定新闻受众关注什么,讨论什么,议程设置成为政府和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并且只有政府和媒体才具有强有力的议程设置功能。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兴的媒体不断为用户赋权,使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话语权。议程设置的功能也不再为政府和媒体所特有,媒介用户开始自己设置议程,甚至决定媒体的议程,议程设置的主体产生了从“政府和媒体独有”到“和用户共有”的位移。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用户对话语权的掌握、对议程设置功能的行使,已经到了很高的程度。而这一点无疑为政府和媒体引导舆论、把握舆情增加了挑战,也为用户自身对媒体公信力的再审视提高了门槛。

(二)对抗式解码的加剧

英国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曾提出过编码与解码的理论,并提出了三种假想地位:第一种是主导——霸权的地位,这是一种“完全明晰传播”的理想状况;第二种地位是协调的地位,是一种既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的立场;第三种立场是对抗立场,“电视观众有可能完全理解话语赋予的字面和内涵意义的曲折变化,但以一种全然相反的方式去解码信息”。而这种对抗性的解码方式,在新媒体时代表现的更加突出。社交媒体的兴起,一方面带来了信息的相对对称性和透明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和精英阶层对信息渠道的垄断;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基于价值观的传播属性也使得一部分用户的对抗式解码力量形成合力,若这种合力得不到及时的引导与消解,就可能对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社会舆情的危机。

(三)“塔西佗陷阱”的警钟

“塔西佗陷阱”阐述的是这样一种规律:当政府失去公信力时,不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68]“塔西佗陷阱”揭示的是传播中最不利的一种境地,一旦陷入则任何应对举措都将失灵。“塔西佗陷阱”不单是政府需要特别警惕的,社交媒体如果不加强自身公信力建设,同样有陷入“塔西佗陷阱”的危险。以政务微博为例,社交媒体的出现,在强化人际传播的同时,也使得政府机构和政府公职人员的“媒介化”得以实现。政务微博的兴起,为我国各层级政府机构开展政治传播、与公众进行直接对话与沟通提供了新的社交传播平台。但实际上,我国的许多政务微博由于缺乏公共治理理念和新媒体运营观念,正在或多或少地遭受“塔西佗效应”的困扰。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提升公信力,避免陷入“塔西佗”困局,已成为我国众多政务微博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社交媒体的出现,对整个新闻传播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传播情境中的社交特色被不断强化,新媒体用户对信息的认知和加工方式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伴随传播格局的变化,一些无法回避的传播困境也日渐突显:议程设置主体的位移、新媒体用户的对抗式解码信息解读方式加剧、对“塔西佗陷阱”的防范等。社交媒体的革新作用不断加强,反映在社会信息流动过程中,就是对社会信息沟通和社会关系导向都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学界开始引入“价值观传播”和“社会资本”等创新观念来深化认识正在变革中的传播格局和社会形态。而国内关于公信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则继续围绕新的传播情境和用户视角两大路径进行探讨,如何更好地考察用户的个体差异性,以便从更深层次和更具象的角度来了解当前社交媒体传播情境下的用户认知状况,如何与时俱进地引入和开创适合的研究理念和模型成为近年来学界不断创新思维的关键节点。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公信力问题成为近年来媒体公信力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确立一套适用于当下社交媒体特性的公信力测评量表成为目前媒体公信力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注释】

[1]陆高峰.大众媒体公信力的多维视野[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2]刘琼.媒介可信度与媒介公信力概念辨析[J].东南传播,2010(7):11-12.

[3]江作苏,梁锋.媒介公信力研究概述[J].新闻战线,2009(12):53-55.

[4]刘学义,王一丽.媒介公信力的内涵界定与维度建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3):82-87.

[5]丁柏铨.新闻传媒公信力刍议[J].新闻爱好者,2005(12):10-12.

[6]ASNE,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

[7]GAZIANO,CECILIE,MCGRATH,KRISTIN.Measuring the Concept of Credibility[J].Journalism Quarterly,1986,63(3):451-462.

[8]MEYER P.Defining and Measuring Credibility of Newspapers:Developing an Index[J].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88,65(3):567-574.

[9]廖圣清,李晓静,张国良.中国大陆大众传媒公信力的实证研究[J].新闻大学,2005(1):19-27.

[10]廖圣清,李晓静,张国良.中国大陆大众传媒公信力的实证研究[J].新闻大学,2005(1):19-27.

[11]靳一.大众媒介公信力测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张洪忠.中国传媒公信力调查[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3]GAZIANO,CECILIE,MCGRATH,KRISTIN.Measuring the Concept of Credibility.[J].Journalism Quarterly,1986,63(3):451-462.

[14]CARTER R F,GREENBERG B S.Newspaper or Television:Which Do You Believe?[J].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65,42(1):29-34.

[15]詹骞.我国网络媒体可信度评测及影响因素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16]巢乃鹏.中国网络媒体可信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J].中国出版,2012(17):38-42.

[17]巢乃鹏.中国网络媒体可信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J].中国出版,2012(17):38-42.

[18]巢乃鹏.中国网络媒体可信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J].中国出版,2012(17):38-42.

[19]徐晖明.论媒介公信力指标研究中构成式测量与反映式测量的误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6).

[20]MAYFIELD A.What Is Social Media.Retrieved from Icrossing:http://www.icrossing.com/icrossingwhat-is-social-medi,2008a.

[21]赵云泽,张竞文,谢文静,等.“社会化媒体”还是“社交媒体”?——一组至关重要的概念的翻译和辨析[J].新闻记者,2015(6):63-66.

[22]曹博林.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兼谈当下对社交媒体认识的模糊之处[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65-69.

[23]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J].新闻界,2012(16):3-8.

[24]肖琳,徐升华,王琪.社交媒体发展与研究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2016(14):13-16.

[25]郭淑娟.论社会性媒体的概念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新闻界,2011(3).

[26]李晓静,张国良.社会化媒体可信度研究: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J].新闻大学,2012(06):105-114.

[27]金永生,王丹凤,李静.社交媒体平台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4):1-8.

[28]朱炜,郑大庆,王文灿,等.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微信和微博的对比研究——以高校人群为例[J].情报杂志,2014(6):138-143.

[29]朱高侠,王琦,崔振锋,等.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读研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以社会资本为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1):61-69.

[30]宋之杰,刘绍山,石蕊,等.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突发事件微博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7,36(01):101-107.

[31]王一华.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6,36(12):164-169.(www.chuimin.cn)

[32]蓝燕玲.媒体公信力的多元内涵解析[J].新闻界,2012(20):30-33.

[33]蒋颖.新闻媒体公信力缺失与新闻道德建设[J].新闻界,2011(2):3-7.

[34]王海涌.影响媒体公信力的因素及公信力缺失的原因[J].西部广播电视,2017(21):84-85.

[35]张力文.浅析舆情反转事件对媒体公信力的侵蚀——以“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5):61-62.

[36]雷跃捷,沈浩,薛宝琴.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公信力的受众认知调查与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5):20-25.

[37]李晓静.中国大众媒介可信度指标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38]兰敏.受众对传统媒体信任度的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39]李正良,王君予.人格特质如何影响媒体信任和网络公共事件参与[J].新闻界,2016(19):36-42.

[40]李金城.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的评估策略与影响因素[J].情报杂志,2017,36(1):181-186.

[41]金永生,王丹凤,李静.社交媒体平台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4):1-8.

[42]鄂璠.2017媒体公信力调查:新媒体比你印象中的“靠谱”吗[J].小康,2017(22):61-64.

[43]张洪忠.转型期的中国传媒公信力南京[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4]李晓静,张国良.社会化媒体可信度研究: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J].新闻大学,2012(06):105-114.

[45]尤蕾.2014媒体公信力调查:三成人越来越不信任媒体[J].小康,2014(10):63-65.

[46]尤蕾.2015媒体公信力调查:主流媒体公信力更高[J].小康,2015(15):64-66.

[47]张洪忠.正确处理社交媒体舆情[J].中国信息安全,2014(8):112-112.

[48]鄂璠.2017媒体公信力调查:新媒体比你印象中的“靠谱”吗[J].小康,2017(22):61-64.

[49]薛传业,夏志杰,张志花,等.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4):12-16.

[50]黄清.不同消息源在社交媒体中的风险传播策略及其可信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51]钱文霞.从反转新闻看媒体公信力危机[J].新闻战线,2016(18):15-16.

[52]李晓静,张国良.社会化媒体可信度研究: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J].新闻大学,2012(6):105-114.

[53]薛可,王丽丽,余明阳.自然灾难报道中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信任度对比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2(4):88-95.

[54]张洪忠,何苑,马思源.官方与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信任度对社会信心影响的中介效应比较研究[J].新闻大学,2018,150(04):103-112,159-160.

[55]樊茗玥,王若楠,覃睿,等.基于MAIN模型的社会化媒体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J].情报科学,2017(07):103-108.

[56]王新根.财经新媒体公信力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57]颜艳.政务微博的公信力问题探析[D].南京:南京大学,2013.

[58]张洪忠.社交媒体的关系重构:从社会属性传播到价值观传播[J].教育传媒研究,2016(03):28-30.

[59]KRISHNA A.Active Social Capital:Tracing the Roots of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2.

[60]PUTNAM R D.Bowling Alone: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J].Journal of Democracy,1995,6(1):65-78.

[61]张洪忠,官璐,朱蕗鋆.社交媒体的社会资本研究模式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11):42-46.

[62]赵曙光.社交媒体的使用效果:社会资本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4(7):146-159.

[63]彭兰.眼动研究方法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应用[J].国际新闻界,2010(12):97-104.

[64]葛岩,郑雪梅.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网页可用性测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2):106-111.

[65]喻国明,丁汉青.电视广告视觉注意模型建构:基于眼动实验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3(6):112-122.

[66]宋之杰,刘绍山,石蕊,王娜,陈海强.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突发事件微博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7,36(01):101-107.

[67]李晓静.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加工与信任判断——基于眼动追踪的实验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10):49-67.

[68]塔西佗.塔西佗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