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生态补偿计算模型-生态补偿与流域生态共建共享

生态补偿计算模型-生态补偿与流域生态共建共享

【摘要】:上游地区黄山市和绩溪县作为新安江流域共建区在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工作中的直接投入成本DC 与间接投入成本IC 共同构成了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的总成本C,以此作为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补偿计算的依据。因此,引入水质修正系数KE,对下游利用上游水量所分担的投入进行修正,最终得到下游生态共享区对上游地区生态建设总投入的补偿标准,按照式计算,该式即为水资源补偿计算模型的基本公式。

上游地区黄山市和绩溪县作为新安江流域共建区在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工作中的直接投入成本DC 与间接投入成本IC 共同构成了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的总成本C,以此作为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补偿计算的依据。

上游地区的黄山市和绩溪县是新安江流域的生态共建区,它们在共建区内作出的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成本的投入,在整个新安江流域共享区内发挥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下游地区作为流域生态共享区,同样利用了由上游地区生态保护投入而创造的生态价值。因此,按照全流域生态共建共享的理念,作为共享区的下游地区应该对共建区内的生态建设投入进行分担和补偿。水是生态中最活跃的因子,也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最密切的因素,因而本研究主要从水量和水质两个指标考虑,对同样作为流域生态共享区的上下游地区对于流域共建区内的水源涵养与生态建设投入进行分摊和修正。

首先,引入水量分摊系数KQ,下游对上游的生态保护投入的分担量Cdq可用以下公式计算(www.chuimin.cn)

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水质的优劣同样能够影响用水效益,上游地区供给下游水量的水质越好,其发挥的效益越大。当前新安江由皖浙省界的街口断面进入下游的河流水质优于Ⅲ类水,大多数时间达到Ⅱ类水标准。因此,引入水质修正系数KE,对下游利用上游水量所分担的投入进行修正,最终得到下游生态共享区对上游地区生态建设总投入的补偿标准,按照式(12-7)计算,该式即为水资源补偿计算模型的基本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