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生态补偿成本构成-补偿

生态补偿成本构成-补偿

【摘要】:12.4.1.1直接成本通过调查收集历年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的各种直接投入 ,包括水源涵养区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投入、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治理投入 、水源涵养区污染防治投入等,进行分析计算。

分析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补偿成本构成,从涵养与保护投入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分别论述。直接成本考虑的是进行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所开展各项措施的直接发生的投入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直接投入;间接成本则是为保护新安江水源涵养区的水源涵养与生态维护功能,当地所采取的限制部分行业发展,关、停、并、转原有的部分企业,为此水源涵养保护地所遭受的潜在发展损失。此外还考虑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所涉及的移民安置项目投入成本。

12.4.1.1 直接成本

通过调查收集历年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的各种直接投入 (DCt),包括水源涵养区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投入(DFCt)、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治理投入 (DSCt)、水源涵养区污染防治投入(DPCt)等,进行分析计算。

对于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历年的各项直接累计投入的费用并不是各年投资的简单累积而应当考虑资金的时间效应。这是因为,如果资金不投在这里,而投入社会其他生产领域或是存入银行,它将获得合理的盈利或利息。所以,为水源保护工作的进行,社会为此付出的全部代价或费用即为投资及其盈利或利息之和,即:

式中:Ct为第t年投入的费用;T 为连续投入费用的累计年数;is为社会折现率或资本的机会成本。

分析确定的投资回收年限为T0,则水源区每年需摊销或补偿的费用即为

作为费用的合理回收年限T0,可以根据当地水资源储量及其供求情况分析确定。一般说来,水资源储量相对贫乏和供求矛盾相对尖锐的地区,T0可以定的短一些,反之则可相对长一些。一般以10~15年为宜。

由此,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的各种直接投入每年需摊销或补偿的费用分别为

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投入费用年摊销:

水土流失治理投入费用年摊销:

污染防治投入费用年摊销:

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的各种直接投入费用总年摊销为各项年摊销之和(www.chuimin.cn)

这里,考虑各种保护投入对水源保护贡献系数,即式中α、β、γ分别为各类直接投入对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的分摊比例。

12.4.1.2 间接成本

通过调查收集历年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的各种间接投入(ICt),包括调查水源涵养区发展节水的投入(ISCt)、调查新安江库区生态移民安置投入(IICt)、调查计算水源涵养区限制产业发展而遭受的经济损失量(IECt)等。

同理,各年的间接投入同样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效应,分析结果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的各种间接投入每年需摊销或补偿的费用分别为节水的投入费用年摊销:

新安江库区生态移民安置投入费用年摊销:

水源涵养区限制产业发展而遭受的经济损失量年摊销:

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的各种间接投入费用总年摊销为各项年摊销之和为

式中:α′、β′、γ′分别为考虑各种保护投入对水源保护贡献系数,即各类间接投入对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的分摊比例。

其中,如果直接计算水源涵养区限制产业发展而遭受的经济损失量有困难,可以采用间接方式进行分析计算,计算思路如下:选取与水源区自然条件相近但未受涵养水源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区,作为参照对象,比较两者之间的经济差异。近似地将两者之间的差异作为评价水源保护经济损失补偿成本的基础依据

式中:IECt为水源保护经济损失量;gdp无为无涵养水源限制的相近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限为涵养水源限制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N限为涵养水源限制地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