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预测

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预测

【摘要】:本节内容参照有关规划,根据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一般规律,估算了要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的条件下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所需作出的各项投入。

本节内容参照有关规划,根据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一般规律,估算了要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的条件下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所需作出的各项投入。根据“黄山生态市建设规划”、“安徽省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等规划内容对林业建设、水土流失治理、节水和移民这四项投入进行了估算;以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一般规律为基础,分析了污染防治投入与限制产业发展损失的变化趋势。

12.3.3.1 林业建设与保护所需投入估算

新安江流域目前的退耕还林工程全部为国家投入,公益林建设国家仅补贴4.5元/亩。目前黄山市公益林面积已经达到397万亩,需要得到永久保护,实际公益林保护年投入应达到50~100元/亩才能保证公益林建设得到有效实施,按此标准,公益林保护的年投入应达到1.99 亿~3.98 亿元/年,其中国家按目前补贴0.18 亿元/年计算,地方需投入1.81亿~3.80亿元/年。

12.3.3.2 水土流失治理所需投入估算

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黄山生态市建设规划”指出:黄山市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根治水土流失是黄山市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生态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规划近期2007年治理程度达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0%以上,重点地区25°以下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新建一批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工程,减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在中度和强度流失区建立预防检测和保护体系;中期目标到2015年,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市90%以上的水土流失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南乡及横江片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治理程度达到80%,使强度流失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良好恢复;远期目标到2020年,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水源得到充分涵养。

根据“安徽省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的“水土保持规划”,近期 (2010年)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包括预防和综合治理两个方面。根据目前水土保持工作从单纯采取治理措施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向转轨的指导方针,规划近期在屯溪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和绩溪县各建一个水土保持监测监督中心,初步形成流域内的监测网络,同时以小流域为单元,结合面上防治措施,在横江流域、练江流域和昌源河流域3个重点防治区实施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治理措施为坡改梯地5500hm2,坝地种植600hm2,水土保持造林10193hm2,种植经果林6955hm2,种草2175hm2,封禁治理82740hm2,保土耕作3800hm2,修谷坊2153 座,塘坝1384 座,拦沙坝607 座,蓄水池1401 个,沟头防护1019处,截水沟935km,排水沟112km。

本次规划新安江流域水土保持总投资为37930万元,其中实施上述近期 (2010年)各项预防和治理措施需投资21080万元(含各区县水土保持监测监督中心建设投资),年均水土流失治理投入1622万元。

12.3.3.3 发展节水所需投入估算

随着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用于工农业节水的投入将呈现增加趋势,但研究区域处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水资源供需方面的矛盾并不突出,因而工农业节水投入仍将远远小于污染防治和林业建设等其他几项投入。

12.3.3.4 移民安置所需投入估算

一直以来,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的移民安置工作主要集中在水库移民上面。当前,除继续做好水库移民工作之外,新安江流域注意有计划地开展生态移民工作,减轻山区人口对自然生态的压力,因而未来年份的移民投入主要集中在生态移民投入方面。经黄山市环保局测算,目前黄山市拟移出生态移民约20万人,采取分阶段、分区域、分步骤地方式予以实施,拟在20年内完成生态移民工作,年均移民人口8000人,按每人4万元的标准对生态移民进行补偿,则平均每年生态移民投入为3.2亿元。

12.3.3.5 污染防治所需投入和限制产业发展损失的变化趋势分析(www.chuimin.cn)

污染防治所需投入和限制产业发展损失变化趋势的分析以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一般规律为基础。经济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通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描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由美国学者Grossman and Krueger和Shafik and Bandyopadhyay于1991年根据经验数据最先提出来的,它是目前描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演替关系的计量模型,如图12-9。用横轴表示经济增长 (GDP或其人均量),纵轴表示污染指标,那么水环境污染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 “倒U 形”关系,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KEC,这条曲线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时期所普遍适用的,如美国、西欧、日本和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的经验分析均符合这条曲线的特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含义是:在进入现代经济增长之前,人口总量不大,经济增长速度很低,开发合理用资源的能力有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大,在现代经济增长最初阶段,主要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和采用污染型技术,加上人口增长显著加快和过于强调经济增长,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造资本进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清洁型技术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环境污染又逐渐减轻。

图12-9 环境污染随经济发展变化的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一种必然,在某个阶段,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能是倒U 形的,也可能是水平状的,甚至是弯曲的。其形状的影响因素除了收入水平之外,还有社会、自然等其他因素,特别是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政策、经济活动的水平和规模、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环境投资及其效果以及公众的环境意识等人类活动因素。人为活动对环境越亲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最高点就会出现得越早,最高点出现时的污染水平也越低,反之亦然。所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可以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转折点早日到来,少走或不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新型发展道路,促使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 “双赢”。具体地说:一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污染防治,减少排污总量;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升级,减少污染产生量;三是实行清洁生产,实现末端治理到过程治理的转换;四是政府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

如图12-10所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污染防治、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升级,将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最高点降低,出现时间提前,即由曲线1变化到曲线2。曲线1和曲线2之间的部分代表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结构调整等措施所削减的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的污染物排放量越多,需要进行污染防治投入和限制产业发展损失也越多,因此图12-10间接地反映出:第一,要实现少走或不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污染防治投入和结构调整等措施造成的经济成本也呈现一个先增长后趋于稳定下降的过程;第二,对于整个生态共建区的建设而言,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就采取措施控制环境污染,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重视生态建设,这样的发展道路中采取环保措施的所需的投入会远远小于 “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所需进行的环保投入和环境污染代价。

图12-10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环保措施下的变化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将逐步发展为生态农业、高新技术和黄山旅游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格局。根据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应从较低的收入水平时就注意加强污染防治投入,同时需要调整经济结构,停止或转移污染产业,否定污染项目,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样既有利于降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峰值和曲率,又可以从总体上将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的环保措施投入和环境污染损失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上,以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不致恶化。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流域所需进行的污染防治投入和限制产业发展损失的增长也会逐渐趋缓,达到研究认为的维护流域生态不致恶化的相持与稳定阶段的投入水平。粗略分析黄山市治污投入和限制产业发展损失的变化趋势,预计上游地区在人均GDP达到3000~3500美元的时候限制产业发展损失和治污投入将先后达到稳定状态的投入水平。由于其他几项投入较为稳定,因而在理论上未来上游地区所需的生态建设总投入将呈现一个先逐渐增长随后达到一个稳定水平的过程。预计2010年所需生态建设和保护各项总投入为8.27亿元,到2020年总投入9.43亿元,达到维护流域生态不致恶化的相持与稳定阶段的投入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水平年的投入仅仅是一个大概的估算,在流域生态共建共享机制建立之后,应上下游共同核算流域生态建设项目所需投入,作为生态共享机制中需分担的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