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成效:最新进展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成效:最新进展

【摘要】:1990~2000年,全国共关闭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 “十五小”企业8.4万家;2001~2004年,全国共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3万多家;2005年关停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钢铁、水泥、炼焦、造纸、纺织、印染等企业2600多家,有效减轻了工业污染。

自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中国政府也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每年召开一次全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座谈会,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公众参与,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在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7.1.2.1 加强环保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已制定或修订了环境保护方面法律9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法律15部,国务院行政法规50多项,部门性和地方性法规、规章660多部,内容覆盖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放射性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食品安全、饮水安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

7.1.2.2 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1996~2004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累计投入9523亿元,占同期GDP 的1.0%,比“八五”期间提高0.3个百分点。1996年以来,全国基本建设累计总投资27万亿元,其中用于环保方面的投资为1.23万亿元,占4.56%。从2006年开始,环境保护支出科目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

7.1.2.3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1)林业资源保护。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目前全国森林总面积已达1.75亿hm2,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16.5%提高到2005年的18.21%。

(2)草地资源保护。2000~2005年,中央财政共投入90多亿元资金用于天然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实施了退牧还草、人工种草、草原围栏、饲草料基地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截至2005年底,全国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1300万hm2,草原围栏3300万hm2,有20%的可利用草原面积实行了禁牧、休牧、轮牧制度。

(3)水土保持与防沙治沙。2001~2005年,全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km2,综合治理小流域1.15万多条,修建各类水土保持工程350多万座 (处),修建淤地坝7000多座,营造各类水土保持林1500多万hm2。“十五”以来,我国通过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和一批防沙治沙重点工程,有效遏制了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趋势,2001~2004年,荒漠化面积已从267.4万km2减少到263.6万km2,净减少3.8万km2,在荒漠化总面积中,重度和极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了24.6万km2;沙化面积从174.64万km2减少到174万km2,净减少0.64万km2,土地沙化面积从过去每年增加3400多km2转变为每年减少1300多km2

(4)海洋环境保护。通过制定和实施海洋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我国不断加大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的力度,2005年启动了长江口、珠江口及其毗邻海域河海统筹、陆海兼顾的污染防治和环境监测工作,初步建立了海洋灾害应急机制。截至2004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20多处。

(5)自然生态保护区。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49处,总面积150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5%以上。全国有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天然植物群落类型和85%的野生动物种群都得到了保护。

全国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900处 (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27处),国家地质公园85处,风景名胜区677个 (其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湿地自然保护区473 处(其中列入国际湿地名录30处),总面积43.5万km2

全国共建立野生动物拯救繁殖基地250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或基因保存中心400多处,建立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67 个,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得到实质性进展。

7.1.2.4 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www.chuimin.cn)

(1)工业污染防治。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战略已逐步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和全过程防治转变,污染物排放从单一的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转变,从单个企业的点源控制向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转变。1990~2000年,全国共关闭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 “十五小”企业8.4万家;2001~2004年,全国共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3万多家;2005年关停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钢铁、水泥、炼焦、造纸、纺织、印染等企业2600多家,有效减轻了工业污染。1995~2004年,全国平均万元GDP排放的工业废水、COD、SO2、烟尘和粉尘量分别下降了58%、72%、42%、55%和39%。

目前,全国已建立17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工业园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已确定试点企业82个)。全国已有5000多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120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 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截至2004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从2000年的36%提高到41.76%,城镇人口已增加到5.4亿人,保护城市环境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1997年以来,国家按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设施完善、环境改善”的要求,广泛开展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活动。许多城市实施“工业入园、集中治污”的原则,把旧城改造与调整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推广清洁能源和集中供暖,严格控制建筑扬尘和噪声,加快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改变了过去的脏、乱、差的面貌,促进了城市的绿化、美化、净化。

截至2004年底,全国平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已从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4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2%,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31.66%。全国从2000年起停止销售和使用含铅汽油,每年可减少铅排放量1500t。

(3)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我国有近8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我国始终坚持了“以人为本”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防治水污染、保障饮水安全为前提,以防治禽畜鱼养殖污染、化肥农药面源污染、燃烧柴薪秸秆大气污染、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为重点,大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通过实施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保障广大农民的饮水安全;通过实施沼气工程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为广大农民提供清洁能源;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技术,减轻化肥、农药、农膜等面源污染,保护水土资源、保障食品安全;通过农村住宅、道路、园林统一规划布局,实施改厕改灶和绿化美化,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目前全国已建立生态农业建设县400多个:(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县102个),国家生态示范区233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600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县100个。

截至2005年底,全国农村沼气用户已达1700多万户,年产沼气65亿m3,年处理禽畜粪便6000多万t,秸秆气化处理集中供气设施500多处,推广省柴灶1.89亿户,太阳能热水器2850万m2

7.1.2.5 环保产业和公众参与

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基本形成门类齐全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环保产业体系,年销售收入200万元规模以上的各类环保企业已达1.16万家,从业人员160万人,年收入4572亿元。

公众参与是做好我国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社会基础,民间组织和环保志愿者是推动公众参与的重要力量。2006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公众参与的范围、程序和组织形式。目前,全国环保领域共有非政府组织1000余家。

环境信息公开是动员公众参与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和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开展了重点流域水质监测,发布十大流域水质月报和水质自动监测日报;定期发布113个环保重点城市集中式水源地水质监测月报及重点饮用水供水水库的水质公报。通过环保信息公开、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形成 “人人参与,共建绿色家园”的社会氛围。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是公众参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4个直辖市、312个地级市、374个县级市、677个县开通了环保举报、投诉热线电话,约占全国县以上行政区的70%。2003~2005年,全国各级环保部门共受理各类举报或投诉电话近115 万件,结案率97%,主要城市的环境投诉满意率达到80%左右。2001~2005年,各级环保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253件,群众来访近60万人次,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与建议近1200件,其中许多提案和建议得到高层领导人的关注和重视,对促进我国环保事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