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地搜集、分析与新知识有关的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探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认为,建构主义反对教师对知识的简单呈现和传递,教师应从知识的呈现者和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2025-09-30
6.4.3.1 EKC的合理之处
(1)在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时,污染物排放或环境影响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称为规模效应,传统的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就基于此。在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变化使更多的生产活动集中在信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其经济增长速度较慢,由于加强环境管理和环保投资,污染物削减能力就超出了规模效应的作用,所以环境影响将逐步下降。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速度较快,技术水平和环境治理投资都滞后于发达国家,规模效应起主要作用,环境影响随经济发展不断加重。
(2)以不同国家的数据作为样本来研究EKC,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的污染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结果。在一个国家内部,也有发达地区的污染企业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情况。
(3)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污染治理技术、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也逐步提高,从而产生的污染物也相应减少,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
(4)随着人们文化教育水平提高,环境意识增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增加对环境治理的投资,环境质量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6.4.3.2 EKC的不足之处
目前的实证研究表明,只有部分污染物服从EKC 分布,并不是所有的污染物都有这种关系,总结起来EKC有如下的不足之处:
(1)假设当前和未来环境恶化没有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即经济的发展始终是可持续的。(https://www.chuimin.cn)
(2)假设所有国家或地区都服从 “同质的EKC”,忽略了各国的经济结构、资源分配、政治体制、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
(3)某些物质如碳的排放,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服从倒U 形关系,但在全球范围内却不存在这种关系。
(4)环境压力和经济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计量经济模型。例如,对同一样本数据,分别采用简单线形、对数线形、对数平方以及对数立方多项式等方程进行回归,会得到诸如N 形、单调上升、单调下降等不规则形状的曲线。所以,不能对所有污染物找到一个通用的模型。
(5)经济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人口、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等,而环境质量除了受经济活动直接影响外,还受到公民环保意识、文化传统等因素的间接影响。目前,虽然有学者在研究EKC时考虑了其中的部分因素,将其作为虚拟变量加入到计量经济模型中,但并没有得到理想的倒U 形曲线。
(6)目前还不能将环境质量用单一综合指标来描述,使环境质量与经济收入之间的关系更简单明了,得出更有意义的结论。
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演变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复杂过程,它们都处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大系统中,不能孤立对待。所以,在用环境库兹涅茨理论研究一个地区的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不能仅局限于环境污染,更应该从整个系统演化的角度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定量化的加入模型中,从而使两者之间的关系简单化、明朗化和真实化。
相关文章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地搜集、分析与新知识有关的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探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认为,建构主义反对教师对知识的简单呈现和传递,教师应从知识的呈现者和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2025-09-30
从地质环境抵抗干扰的能力、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撑能力两方面来开展城镇化进程中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能力研究。开展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确定城镇各地质环境功能区的人类活动强度,为减少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协调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衡量的依据。......
2025-09-30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产生的是绿色能源,是应用太阳能发电,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发展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可以“节能减排”。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物造价较高。太阳能光伏发电不稳定,受天气影响大,有波动性。......
2025-09-29
液压传动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1)液压传动可方便地实现大范围内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可达1000∶1;调速功能不受功率大小的限制。2)与电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惯性小、响应快等突出优点。液压传动的缺点是:1)液压系统如果出现泄漏,会对环境保护产生不利影响。4)液压传动要求有单独的能源,不像电源那样可以公用。......
2025-09-29
在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既面临着老城镇已存在的急需解决的地质灾害及地质环境问题,又有如何防范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新的地质环境问题。新型城镇化首先是科学规划,必须回答城镇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城镇人类活动的适应能力这个最基本问题,目前,尚缺乏基于风险理念,面向新型城镇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还没有地质环境安全的评价技术方法及其相应的评价标准。......
2025-09-30
城镇用地功能优化布局的主要原则如下。必须把地质环境对城镇不同功能用地的影响作为一个主题,合理规划不同功能建设用地,并分析研究城镇不同功能在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在充分利用地质环境有利条件下开发区与中心城区的关系,使之有利于城镇空间结构的布局。要合理划分功能分区,使功能明确,避免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公共绿地是主要起灾害防治、美化环境、提供休闲场所、维护城镇生态平衡的功能用地。......
2025-09-30
在城镇建设、发展和运营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改造作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般而言,人为地质作用的速度比自然地质作用快得多。从城镇的功能与特点来看,城镇的类型与功能不同,其地质作用强度与特点也有所区别。这些作用的结果使城镇所在地的地质环境在许多方面已不同于其原有环境,形成一种叠加有城镇地质作用的次生地质环境。......
2025-09-30
5)在传递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液压传动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综上所述,液压传动的优点是十分突出的,其缺点将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得到克服。......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