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氢能的优势与开发潜力

氢能的优势与开发潜力

【摘要】:氢能属于洁净能源,燃烧产物只有水蒸气,而且氢能燃料电池的效率比内燃机高1倍,故建立氢能经济是未来的趋势。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氢能不仅可以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污染,而且其开发潜力巨大,均属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洁净能源。

面对现在的全球生态问题,需要通过调整现在的经济结构,减少对地球资源的索取量,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状况,把经济发展从原来的A 模式转变到B 模式,从而使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图6-1对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经行了比较,以传统经济为基础的A 模式将最终导致全球经济与环境发展的恶性循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B 模式是一种适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实行B模式将有利于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从A 模式转变到B模式,需要采取调整资源结构,建立实事求是的市场,对税制、补贴进行转移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变起巨大作用。

图6-1 A 模式与B模式的比较及转变措施

6.2.2.1 调整资源结构

这里的资源是指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能源。针对这三类资源,B模式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水的生产率。现在全球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十分严重,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从历史上看,应对水稀缺的通常对策是增加供水、修筑更多的水坝或挖凿更多的水井。但现在,在大多数国家里,这种潜力或已相当有限,或已不复存在。在河水干涸、地下水位下降的地方,唯一的选择是提高水的生产率和稳定人口从而降低对水需求的增长。

采用用水效率比较高的灌溉方式是提高水生产率的关键。灌溉农作物的方式有多种,包括漫灌、高架喷灌和滴灌等。漫灌传统上用于水稻的种植,现在正重新受到重视,因为近期的研究表明至少在某些条件下间歇性的漫灌可以与持续漫灌获得相同的产量,而用水量要小得多。高架喷灌系统从高压到低压的转变能够将灌溉效率从65%提高到87%。改用低能耗的精密喷灌系统则能将灌溉效率进一步提高到90%或更高。发源于以色列的滴灌技术是所有灌溉系统中效率最高的,在几个国家的调查显示,滴灌能减少用水量达30%~70%。此外,因为能够稳定提供适合于农作物需要的水分,滴灌还能使产量提高20%~90%。用水量的减少和产量的提高相结合就能把水的生产力提高1倍。另一个提高水的生产力的办法是改种用水效率比较高的作物。除此之外,实事求是地制定水价,在不严重影响低收入者的情况下鼓励高效利用水资源、收集雨水、扩大水的供应来源、提高非农业的用水生产率、建立综合循环水处理系统、改造冲洗设备等都是有利于提高水生产率的措施。

(2)提高土地生产力。目前全球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土壤侵蚀,土地沙化现象严重,全球的粮食生产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使全球的粮食产量满足需求以及保护土地资源,防止沙漠化,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大复种面积,提高粮食的亩产量;饲养饲料转化效率高的牲畜;将农产品的残留物(稻草、麦秸和玉米秆)饲养反刍动物,以获得人类需要的肉类和奶品;保护土壤和耕地,种植防护林带。推行条播(每年交替地在一条土地上种植小麦,让相邻的另一条土地休耕)从而减小风速,积累水分;也可以采取免耕法和最少量耕作法,从而减少受扰动土壤,既抵制了水蚀也抵制了风蚀;实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更有效的防止沙漠扩张和新沙漠形成。

(3)开发新能源。全世界正面临着能源危机以及由于煤炭石油等能源所造成的环境危机。面对如此的危机,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开发其他洁净能源。风能异常丰富,是用之不竭、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大力开发风能不仅可以解决当今的能源问题,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太阳能同样也是洁净能源,但开发利用的成本较高。随着人们对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提高,据工业专家估计,太阳能电池的累计产量每翻一番,价格就会下降约20%。地球本身也是一种热能资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其热量可以通过温泉和间歇泉传导到地球表面。只要对合理利用地热,地热能就是持续的、用之不竭的能源。氢能属于洁净能源,燃烧产物只有水蒸气,而且氢能燃料电池的效率比内燃机高1倍,故建立氢能经济是未来的趋势。

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氢能不仅可以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污染,而且其开发潜力巨大,均属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洁净能源。人类现在已经逐步开发了以上能源,相信通过努力,在采用以上能源的情况下可以逐步改善现在的环境。(www.chuimin.cn)

6.2.2.2 建立生态经济型的市场

人类的行为影响生态环境,而人类的行为又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所以建立起生态经济型的市场,即建立起反映生态真理的市场对保护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市场有优点也有缺点,它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中央计划体制无法比拟的效率,可以调节供求平衡,通过市场价格反映供求。然而市场价格并没有反映提供商品或服务的间接成本,也没有评估自然界所提供服务的价值,还没有重视自然体系(如渔场、森林、牧场、地下蓄水层等)的可持续产出的有限性。20世纪的后半叶,在世界经济规模扩大了6倍的情况下,并没有妥善处理市场的弱点,由此产生了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对市场进行调整,建立反映生态真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市场。

目前所创造的经济繁荣是来自对地球丰富资产 (森林、牧场、渔场、土壤、蓄水层)的耗用,也来自对地球稳定气候的破坏。然而在过去计算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的时候并没有计算这部分成本。应该将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全部成本进行计算,即加入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成本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成本。除此之外,还需要承认和尊重自然界提供的服务,认识到自然界对人类的巨大作用。在以上前提下,通过调整税项将耗用资源和破坏环境这些成本纳入市场价格体系,则可以建立生态经济型的市场,这样的市场可以反映生态真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6.2.2.3 税制、补贴转移

税制转移是指降低所得税,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提高征税额。补贴转移是指取消或削减那些鼓励破坏气候的补贴,而将补贴用于不危害或少危害气候的行为上。进行税制转移和补贴转移已是经济学家普遍认识到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有效办法。

执行新的税制需要削减所得税,减少的部分通过向有害于环境的活动征税来弥补。在一些欧洲国家中,被列入征税范围的活动包括排放含碳气体、排放重金属以及生成废弃物、开车造成交通拥堵等。这些税制的实施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如芬兰从1990年开始向碳排放活动征税,到1998年其排放量降低了7%。伦敦从2003年开始征收交通拥堵税,这一举措的实施立即使行车数量降低了24%,使交通变得较为畅通,同时也减少了污染与噪声。

除税制需要转移外,补贴也需要转移。取消对使用化石燃料、超采地下水、砍伐森林、过度捕捞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支付补贴,对风能、太阳能、地热能、铁路建设等对环境危害小的行为支付补贴。德国将与煤有关的补贴从1989年的54亿美元减至2002年的28亿美元,从而将煤的用量降低了46%。我国对煤业的补贴从1993年的7.5亿美元减至1995年的2.4亿美元,还对高硫煤加征税金。这两项政策使我国在经济能力增强1/3的情况下,用煤量减少了5%。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全世界面临财政赤字困扰之际,税制和补贴转移将对平衡收支、解救环境有利。它既改进经济效益,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形成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