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调减木材产量共1991万m3,调减幅度为62.1%。另有48万离退休人员将纳入所在地养老保险社会统筹。......
2023-11-21
天然林保护工程从1998年开始试点,工程主要为天然林管护、造林以及为林场职工提供有关资金补偿。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目的是要通过解决以天然林砍伐为主要生产方式和谋生手段的林场职工的问题,彻底、有效地实现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具体而言,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是保护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东北、内蒙古等地的天然林。
200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整个工程的规划期到2010年。方案确定的补偿标准为:
(1)森林资源管护,按每人管护5700亩,每年补助1万元。
(2)生态公益林建设,飞播造林每亩补助50元;封山育林每亩每年14元连续补助5年;人工造林长江流域每亩补助200元,黄河流域每亩补助300元。
(3)森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按在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标准予以补助,因各省情况不同,补助比例有所差异。(www.chuimin.cn)
(4)森工企业社会性支出,教育经费每人每年补助1.2万元;公检法司经费每年补助1.5万元;医疗卫生经费,长江黄河流域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每人每年补助2500元。
(5)森工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补助,按各省(区、市)规定的标准执行。
(6)森工企业下岗职工一次性安置,原则上按不超过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3倍,发放一次性补助,并通过法律解除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不再享受失业保险。
有关生态补偿与流域生态共建共享的文章
8.1.3.2退牧还草的基本做法总结从已经开始实施退牧还草的省份来看,由于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在实施休牧、禁牧过程中具体要求不尽相同、做法各异,归纳起来,主要做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2023-11-21
影子工程法,又称替代工程法,是恢复费用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影子工程法是在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代替原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用建造新工程的费用来估计生态系统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种方法 。用于评价生态系统固碳价值的造林成本法也属于影子工程法,它是将生态系统固定CO2的量乘以单位森林蓄积的平均造林成本,而估算出生态系统固定CO2价值的一种方法。因此,影子工程不能完全替代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的服务。......
2023-11-2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消除外部性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上下游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针对流域生态保护外部性的现象,在国内和国外已有许多先例。因此,目前解决流域生态保护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制度,而非产权,即建立流域生态共建共享机制。......
2023-11-21
上游地区黄山市和绩溪县作为新安江流域共建区在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工作中的直接投入成本DC 与间接投入成本IC 共同构成了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的总成本C,以此作为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补偿计算的依据。因此,引入水质修正系数KE,对下游利用上游水量所分担的投入进行修正,最终得到下游生态共享区对上游地区生态建设总投入的补偿标准,按照式计算,该式即为水资源补偿计算模型的基本公式。......
2023-11-21
让受益地区、受益者向水环境保护区、流域上游提供生态保护经济补偿,资金主要用于上游地区政府组织实施并经市环保局审批或报备的水资源保护建设项目。......
2023-11-21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各项政策的设计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补偿问题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来总体调度,使得各项政策的互补作用和实施效果不够理想。立法落后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发展,对新的生态问题和生态补偿机制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