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佛岭后板龙灯舞:淳安传统舞蹈卷,历史悠久

佛岭后板龙灯舞:淳安传统舞蹈卷,历史悠久

【摘要】:据传,屏门乡佛岭后村的板龙灯是郑氏家族于清初从河南传入的,距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佛岭后板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和灯笼四部分组成。佛岭后村每隔年举办一次板龙灯舞活动,时间定在元宵节。盘龙表演结束后,板龙灯队仍巡游回郑氏宗祠拆龙。佛岭后板龙灯自清初舞起,世代相传,仅在“文革”期间一度中断,后得以恢复。

据传,屏门乡佛岭后村的板龙灯是郑氏家族于清初从河南传入的,距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舞板龙灯,是郑氏家族用来祈祷来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祛病、人人安康的一项传统民间舞蹈。

佛岭后板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和灯笼四部分组成。龙头、龙尾用竹蔑和铁丝扎制,再用五彩纸剪贴糊成,后改彩布蒙,龙嘴内装八角龙球灯,龙眼装灯,龙须绕耳,整个制作须由传承人亲自操刀。龙身由一户一板形似长凳的板条相接组成,每条长约五尺,宽约尺余,两头各按一根长约三尺许的木柄,每板板面上各装三盏灯笼。龙身长度一般有60-80板,最多的年份竟有150板左右。灯笼呈长方形,糊上五彩纸,贴上花草、人物图案,灯内点蜡烛,灯罩上插有三角彩旗。

佛岭后村每隔年举办一次板龙灯舞活动,时间定在元宵节。

佛岭后板龙灯舞

元宵日下午四时,佛岭后的村民早早吃过团圆饭,穿上统一的舞龙服,扛着制作好的板凳龙身到郑氏宗祠(敦睦堂)集中接龙。龙头由本村客姓(以示尊重之意)五至六个壮劳力撑,龙尾由郑氏二个后生舞,龙身由每户的青壮年撑。到五时左右,整条长龙灯已接好,龙头、龙尾和龙身上的所有灯笼内都点起了蜡烛,整装待发。至五时十八分,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一长串灯火通明的金龙从郑氏宗祠门口出发了。(www.chuimin.cn)

板龙灯队在两面大幡旗的引领下由祠堂门口启程,穿村过巷,从村头到村脚绕整个村庄巡游一圈。巡游时,沿街农户爆竹迎送,围观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板龙灯队绕村巡游一圈后,再选择村中比较开阔的地方进行盘龙表演。盘龙表演的阵式有:盘龙头、盘龙尾、盘八字等。在夜幕下舞板龙灯,尤为壮观。

盘龙表演结束后,板龙灯队仍巡游回郑氏宗祠拆龙。龙头、龙尾置于祠内,龙身段的板灯各自扛回家置于上横头。

佛岭后板龙灯自清初舞起,世代相传,仅在“文革”期间一度中断,后得以恢复。1984年建国35周年大庆时,佛岭后板龙灯曾应邀到县城千岛湖镇表演;2003年9月,又亮相于中国·杭州第二届千岛湖秀水节大型文化踩街活动;2017年5月,又在“屏门睦剧文化节”上作助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