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方宅桥烛龙-淳安传统舞蹈卷

方宅桥烛龙-淳安传统舞蹈卷

【摘要】:方宅桥烛龙,是威坪方宅村的民间传统舞蹈,据传是为纪念方腊农民起义而举行的,至今约三百年历史,旧时称“拖桥烛”。而方宅村的桥烛与众不同,拖的是双龙,代表方氏两大支族。旧时舞桥烛龙,无服饰要求。所幸的是,201 5年方宅村借新建村文化礼堂,重新恢复了“方宅桥烛龙”这一传统舞蹈,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调整与改进,增添了现代元素,使其更具观赏性,也使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重放异彩。

方宅桥烛龙,是威坪方宅村的民间传统舞蹈,据传是为纪念方腊农民起义而举行的,至今约三百年历史,旧时称“拖桥烛”。

方宅村旧属六都外半源的始新乡,距宋代方腊起义的碣村仅三公里,全村皆姓方。相传方腊农民起义失败后,与方腊同宗的方文忠、方文毅兄弟俩在里半源住不下去了,即从洞源村迁居方宅定居。后来,人丁兴旺,便形成了文忠公、文毅公两支方姓氏族。到清朝乾隆盛世时,两支方姓氏族人丁大增,居住逐渐分散,形成了上、中、下三个村落,逢年过节都要举办庙会,而每逢庙会必舞“拖桥烛”。

“拖桥烛”,是六都源的传统舞蹈,与普通的板凳龙舞相似,因板凳相接似桥,“桥”上灯内燃烛,故又称“拖桥烛”。而方宅村的桥烛与众不同,拖的是双龙,代表方氏两大支族。龙头、龙尾均为小型轻质,龙身由一家一条长约五尺的板凳相接而成,一般有100条左右。每条板凳前后两端各装一只灯笼,内燃蜡烛,中间装二至四个造型各异的历史、传说人物塑像,在众多的塑像中夹杂方腊、方百花等45员农民起义大小头领的塑像,借节庆日欢庆之机暗地纪念方腊。

桥烛龙的双龙龙头、龙尾和锣鼓、幡旗由宗族出资扎制或购置,板凳、灯笼、人物塑像由各家负责。旧时舞桥烛龙,无服饰要求。

桥烛龙表演时,先到方氏宗祠接龙,然后两条龙各拜各的始祖,拜毕,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地出发。双龙或一前一后,或齐头并进巡游,先在上、中、下各村落绕村巡游一圈,然后到田畈里表演盘龙。田畈里表演是桥烛龙巡游的高潮,在锣鼓的伴奏下,两条龙时而表演“双龙出海”、时而“双龙戏珠”,最后是“双龙合心”等高难度舞蹈动作。盘龙结束后,桥烛龙队拐回方氏宗祠,二龙再各拜完始祖即拆龙。(www.chuimin.cn)

方宅桥烛龙

遗憾的是,这项旨在纪念方腊的民间传统舞蹈——拖桥烛龙活动,至20世纪50年代初即中断。

所幸的是,201 5年方宅村借新建村文化礼堂,重新恢复了“方宅桥烛龙”这一传统舞蹈,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调整与改进,增添了现代元素,使其更具观赏性,也使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