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规范旅游统计工作的考虑,世界旅游组织从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国家或地区的视角,首先将全部旅行者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应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的旅游者,另一部分是不能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的旅行者。来访游客中分为两类。虽然世界旅游组织对旅行者的上述分类所直接针对的是国际旅行者,但对其中的内容做相应调整后,同样适用于国内旅行者的类别划分。图3-5旅行者的分类资料来源:根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改编。......
2023-11-21
一般地讲,旅游者对交通运输服务的要求,涉及安全、便利、快速、高效、舒适、经济等诸多层面。实际上,不同的旅行者对上述各个层面的强调程度或重点,往往会有顺序上的区别。这意味着,人们在外出旅行时,对旅行方式往往会有不同的选择。对于客运服务经营者来说,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了解影响人们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无疑很是重要。虽然影响人们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会有很多。但归纳起来讲,其中较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项。
1.旅行目的
在前面的第三章中,我们曾将旅游者划分为消遣型、因公差旅型和因私事务型三大类。因公差旅者的最大特点是,他们外出旅行的目的旨在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这不仅决定了他们不能随意更改外出旅行的目的地和动身出发的时间,而且决定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不大考虑旅行费用问题。对于外出旅行,除了安全因素之外,他们最为关心的往往是便利、快速和舒适。因此,他们所乐于选择的旅行方式通常是航空、铁路和小汽车旅行,一般很少乘坐长途汽车和轮船。
消遣型旅游者的外出目的是为了消遣或度假,在外出动身时间的安排上,不像因公差旅者那样严格受限,因而对不同旅行方式的选择性较大。由于这类消费者对价格敏感,所以他们可能会尽量选择那些运输价格较为低廉的旅行方式,有时甚至可能不使用商业性的运输服务,而采取诸如徒步、骑自行车、自驾车,乃至顺路免费搭车等方式外出旅行。但一般地讲,对于距离较短的旅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数消遣型旅游者都喜欢采取以自驾车的方式出行。在外出远程旅游、特别是出国旅游的情况下,乘坐飞机或火车则是其常会选用的旅行方式。总之,对于因消遣性目的而外出旅行的人来说,他们在选择旅游方式时,除了安全因素之外,所注重考虑的因素往往是经济和高效。
因私事务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虽然难以一概而论,但在以下两点上则具有共性:第一,出行目的地已确定,无法随意更改;第二,在动身出发的具体时间上,有某种程度的选择余地,既不像消遣型旅游者那样对出行时间有很大的选择自由,也不像因公差旅者那样在出发时间上几乎没有选择余地。所以,他们在选择旅行方式时所依据的标准,除了安全因素之外,一般都是既追求高效,又追求价廉。
2.运输价格
由于因公出差和旅费报销的缘故,差旅型旅游者在选择旅行方式时,对运输价格一般都不大敏感。与之相比,其他各类旅游者在选择旅行方式时,对运输价格普遍都很敏感。由于非差旅型旅游者在旅游市场中占绝大比重,所以对于交通运输公司来说,其客运服务价格稍有变动,都有可能导致营业量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客运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尤其更是如此。对于大多数旅游消费者来说,由于其家庭收入毕竟有限,因而在计划外出旅游时,往往都会考虑和比较各种可供选择的旅行方式的价格。甚至在选定了某一旅行方式之后,譬如在选定了航空旅行之后,还会就不同航空公司的服务价格进行比较,甚至还会考虑抵离机场的交通费用。(www.chuimin.cn)
3.旅行距离
旅行距离通常涉及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两个方面。一般地讲,空间距离越大,完成旅行所需的时间也就越多,旅费开支也就越高。对于大多数消遣旅游消费者来说,用于外出旅游的预算以及可用于外出旅游的时间都有其限度,特别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自己有限的度假时间,人们都会尽力缩短用于旅途的时间。所以,对于长距离的旅行,特别是1000公里以远的旅行,人们通常都会倾向于选择使用航空这种旅行方式,因为航空旅行不仅速度快,而且相对也比较经济。相比之下,对于中、短距离的外出旅行,人们则通常都比较倾向于选择乘坐汽车或火车,因为这不但比航空旅行经济,而且也相对便利。
4.个人偏好与经验
我们常会发现,在同时有多种旅行方式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即使是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人,对于所选用的旅行方式,不同的旅游消费者很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一情形的出现往往是因个人旅行偏好和经验的不同而导致的结果。
一般地讲,外出旅行者对特定旅行方式的偏好往往会受其个人人格或心理类型的影响。关于这一点,可参见第三章中的有关内容。例如,调研结果证实,依赖型人格或心理类型的人远不及冒险型人格或心理类型的人富有冒险精神。因而,在对旅行方式的选择方面,不论旅途远近,依赖型人格或心理类型的人往往都倾向于自驾车前往,而不愿、甚至惧怕乘坐飞机。而冒险型心理类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在外出作中远程旅行时,则喜欢乘坐飞机而不是自己驾车。除了个人人格或心理类型的影响之外,一个人对某种旅行方式的偏好,还往往会与自己先前的旅行经验有关。例如,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人们都不难发现,有些人外出远程旅行时之所以宁愿多花时间乘坐火车也不肯选择航空旅行,是因为他们自己过去的旅行经验使其深信,乘火车旅行要比乘飞机安全,尽管很多统计数据都表明航空旅行的安全系数实际上很高。
当然,除上述因素之外,有可能会影响人们选择旅行方式的其他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天气、旅伴、目的地的地理位置特点,等等。实际上,所有各种因素在决定人们对旅行方式的选择时,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综合起作用。因此,我们只能在假定其他因素不起作用的前提下,讨论某一因素的影响作用。不论一个人对某种旅行方式如何偏好、其依赖型的心理类型多么典型、其外出旅行的距离多么遥远,如果他不具备足够的支付能力,也不便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那一旅行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因素(运输价格或收入水平)也便成为影响其选择旅行方式的决定因素。反之,假定一个人经济条件十分宽裕,或者航空票价非常便宜,但他仍然倾向于选择乘火车而不是乘飞机,则往往是因为他个人认为火车运输的安全记录高,乘火车比乘飞机在安全方面更为保险。
有关旅游学概论(第7版)的文章
基于规范旅游统计工作的考虑,世界旅游组织从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国家或地区的视角,首先将全部旅行者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应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的旅游者,另一部分是不能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的旅行者。来访游客中分为两类。虽然世界旅游组织对旅行者的上述分类所直接针对的是国际旅行者,但对其中的内容做相应调整后,同样适用于国内旅行者的类别划分。图3-5旅行者的分类资料来源:根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改编。......
2023-11-21
实际上,一个人能否成为现实的旅游者,除了这两项条件之外,可能还会受到某些其他方面个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这些国家中,有色人种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之所以会低于白种人,实为受其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的结果,而非人种原因所致。据此推而广之,一个人的身体能力状况往往可构成影响其实现出游活动的一项客观因素。该项调研结果还显示,一个人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可构成影响其能否实现旅游需求的一个客观因素。......
2023-11-21
不过,这一语境下所说的“旅行”,由于只是全部旅游活动内容构成中的要素之一,因而其词义显然又会窄于“旅游”,即“旅行(活动)”<“旅游(活动)”。......
2023-11-21
在国内旅游方面,我国旅行社的批发业务也主要是组织团体包价旅游。对于诸如此类的部分包价安排,我国旅行社业内人士称之为“小包价”旅游。但是,与一般包价旅游有所不同的是,这里所要求旅行社提供的只是对全程各有关旅游服务项目的组合安排,而不是费用上的一揽子包价。目前我国旅行社针对散客旅游者开展......
2023-11-21
在前面一节中,我们讨论了旅游者的界定以及旅游统计工作中的有关统计口径。这一回答有其正确的一面,也有明显欠妥的问题。对于这一点,《马尼拉宣言》中已有明确而权威的阐释。所以,在世界各地的旅游研究中,人们在讨论影响旅游需求产生和实现的个人因素时,所针对的都是消遣性的旅游活动。......
2023-11-21
在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方面,对于旅游目的地管理者来说,核心关键在于了解该地的旅游承载力,并据此行使有效的管理。这主要是因为,对于环境质量下降到何种程度方为“不可接受”,以及对于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下降将于何时发生等问题,实际上分别是由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和旅游者来决定。......
2023-11-21
对于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对重点目标客源市场的选择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对重点国际客源国的选择方面,所需考虑的因素可能会有很多。在旅游研究中,消费者收入水平通常是指某客源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或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由于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该客源国居民出国旅游的潜在规模,所以我们不妨使用市场潜力或者潜在市场规模这一概念作为Y的代表内容,即Y=MV。......
2023-11-21
很多调查结果都显示,当一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尚不足以满足购买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时,该家庭很少会外出旅游。然而,一旦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超过这一临界点,该家庭外出旅游度假的可能性便会大大增加。也就是说,当家庭可支配收入超过上述临界水平之后,每增加一定比例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旅游度假的消费额便会以更大的比例增加。......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