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毁谤自外来的虽圣人如何免得?人只贵于自修,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纵然人都毁他,也说他不着;却若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若自己是个象恭色庄、不坚不介的,纵然没一个人说他,他的恶慝②终须一日发露。所以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③。毁誉在外的,安能避得,只要自修何如尔。”......
2023-11-21
九川问曰:“伊川说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处,门人已说是泄天机①。先生‘致知’之说,莫亦泄天机太甚否?”
先生曰:“圣人已指以示人,只为后人掩匿,我发明耳,何故说泄?此是人人自有的,觉来甚不打紧一般。然与不用实功人说,亦甚轻忽,可惜彼此无益。与实用功而不得其要者,提撕之,甚沛然得力。”
①“伊川”三句:出自《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和靖尝以《易传序》请问,曰:‘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莫不泄露天机否?’伊川曰:‘如此分明说破,犹自人不解语。’”
九川问:“当程颐先生说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时候,这个弟子就已经说他是泄露天机了。那先生‘致知’的学说,岂不是泄露了太多的天机了吗?”(www.chuimin.cn)
先生说:“圣人早就已经把致良知的学说告诉世人了,只是被后人遮蔽了,我只不过是让它重新显现出来罢了,怎么能说是泄露天机呢?良知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只是觉察到了也觉得无关紧要。但如果我和那些不切实用功的人说这个,他们也只会轻视这个,这样对彼此都没有什么好处。如果和那些切实用功但还把握不住要领的人谈‘致知’,他们就会感到受益匪浅。”
明代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观点。“致良知”是王阳明一生中最为得意的理论发明,也是他对自己政治实践的理论总结。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圣人早就昭示世人的,而且是人与生俱来的,他只是发掘人固有的良知让它放出光明而已,因此不存在泄露天机之说。
有关传习录的文章
先生曰:“毁谤自外来的虽圣人如何免得?人只贵于自修,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纵然人都毁他,也说他不着;却若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若自己是个象恭色庄、不坚不介的,纵然没一个人说他,他的恶慝②终须一日发露。所以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③。毁誉在外的,安能避得,只要自修何如尔。”......
2023-11-21
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悦者,致其真知而行之也。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简且易哉!他认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是因为他得了圣法的缘故。尧、舜、三王之所以能治理天下并保证其政治活动的正当性,其实道理非常简易,那就是本着良知而言行。上下一致,圣凡同心,天下便可得而治也。......
2023-11-21
王阳明将心明比喻为明镜,以镜照物,事理无有不明。世事变化多端,但如果心明如镜,就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圣人的应变建立在“察时、明德”上,就如以明镜照物一样,没有镜、没有物,物之形都不可能在镜中显现。自己的内心不明不能照物反而被事物所牵引、蒙蔽,这种人即使能活千年,也无法穷尽现实,不但不能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还会被外物所支配。......
2023-11-21
本体如阳光,是虚,是明,是自然;七情是云,是雾。良知具有普照万物的廓然大公胸襟,它可以使七情自然流行,可以觉察七情之不正,并可使不正归之于正,但却不能认七情为良知本体。......
2023-11-21
先认圣人气象,昔人尝有是言矣,然亦欠有头脑,圣人气象自是圣人的,我从何处识认?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先认识圣人气象,过去的人有这样说过的,然而也是欠缺要领,圣人的气象自然是圣人的,我们从何处能够体认到呢?但是各人引以为鉴的心态却各有区分,如果学者只是“先认圣人气象”而不把握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就等于没有把握住要领。......
2023-11-21
①子入太庙每事问:出自《论语·八佾》。②“虽知”二句:出自朱熹《论语集注》引伊和靖之语“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天下万物,不计其数。如果事事知晓,这是不现实的。圣人心中唯有一个“天理”在,天理即是良知,所以圣人无所不知。君子的学问,进入耳、目,明通于心,融贯全身,表现于行。事事知道其天理所在,就自然去尽良知。......
2023-11-21
圣人教育人历来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使每个人都有一样的行为方式,而是因人而异,使每个人的特性都表现出来。王阳明也认为,只要学生们都保存有内心的良知,行为如何表现并不重要。对狂者、狷者都可以从发挥其优势之处而成就他。......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