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之时,天下之尊信杨、墨,当不下于今日之崇尚朱之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益于己者,己必喜之;损于己者,己必恶之。孟子所处的时代,杨朱、墨子的学问在天下盛行,杨、墨的学说被天下人推崇的程度,应当不亚于当下人们推崇朱熹的学说的程度。圣道,是天下的公道,圣学,是天下共有的学,并非朱熹或是孔子能够私自有的。......
2023-11-21
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证惓倦。此情何可当也?已期二三同志,更处静地,扳留旬日,少效其鄙见,以求切之益,而公期俗绊,势有不能。别去极怏怏,如有所失。忽承笺惠,反复千余言,读之无任浣慰。中间推许太过,盖亦奖掖之盛心,而规砺真切,思欲纳之于贤圣之域,又托诸崇一以致其勤勤恳恳之怀。此非深交笃爱,何以及是?知感知愧,且惧其无以堪之也。虽然,仆亦何敢不自鞭勉,而徒以感愧辞让为乎哉?
其谓“思、孟、周、程无意相遭于千载之下,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道固自在,学亦自在,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者,斯固君子“不见是而无闷”①之心。岂世之谫谫屑屑者知足以及之乎?乃仆之情,则有大不得已者存乎其间,而非以计人之信与不信也。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古之人所以能见善不啻若己出,见恶不啻若己人,视民之饥溺犹己之饥溺,而一夫不获若己推而纳诸沟中者②,非故为是而以蕲天下之信己也,务致其良知求自慊而已矣。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悦者,致其真知而行之也。是以其民熙熙,杀之不怨,利之不庸③。施及蛮貊,而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为其良知之同也。呜呼!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简且易哉!
①不见是而无闷:意为不被肯定有不烦闷。出自《周易·乾卦·文言》:“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②“一夫不获”句:指伊尹认为如果有一个人生活没有着落,就好像是自己把他推到了沟中去似的。
③“杀之不怨”二句:出自《孟子·尽心上》“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意为圣王的百姓心情舒畅,被杀了也不怨恨,得到好处也不认为应该酬谢,天天向好的方面发展也不知道谁使他如此。(www.chuimin.cn)
春天劳烦您绕远道来光临寒舍,不知疲倦地问辩求证。此情耿耿,我哪里敢当?我已经与两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约好了时间,再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逗留十来天,稍微探讨一下我的观点,以便在互相切磋的过程中能够获益,但是你正好公务缠身,势必不能来到。你离开之后,我心中郁郁,怅然似有所失。突然得到你的来信,前后数千字,读了之后我心中感到特别欣慰。信上你对我推许和赞赏太过了,大概也是你的鼓舞提携之情,当中的砥砺与规劝如此真切,想让我慢慢达到圣贤的境界。另外,你又让崇一转达你对我的殷切关怀。如果不深交厚爱,怎么会做到这样?我既感动又羞愧,生怕会承受不了你的厚爱。像这样,我岂敢不自加勉励,而仅仅是感激、羞愧、推辞呢?
你说,“子思、孟子、周敦颐、程颢不会期望能够传名千载,与其被天下人都相信,倒不如让一个人真正地理解自己。圣道固然会自然存在,圣学也固然会自然存在,即天下人全都相信,也不会算多,而只有一个人理解,也不会算少”。这就是所谓的君子的“不见是而无闷”。但是世上琐碎浅薄的人又怎么会理解这个呢?在我看来,是将许多迫不得已存留在心里,并不是要去斤斤计较别人是否相信自己。
人,是天地的心,天地万物,原本就与我是同为一体的。百姓生活困苦、遭到残害,哪一件不是我自己身上的切肤之痛?不了解自己的痛苦,是没有是非之心的人。是非之心,不用思考就会感知到,不用学习就会具备,它就是所谓的良知。不论是圣人和傻瓜,从古到今,良知都自然存在人的心里。世上的君子,只要致力于良知之上,便自然能判别是非与好恶,待人如待己,爱国如爱家,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这样的话,想不让国家得到好的治理都不可能。古人看见善事或者坏事,就好像是自己做的;看到百姓饥饿痛苦,就像自己也饥饿痛苦;有一个人还没有安顿好,就像是自己把他推进了沟里,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获得天下人的信任,而是一心致其良知以求自己内心的满足罢了。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他们说的话天下百姓没有不相信的,因为那是他们致良知之后才说的话;他们做的事百姓没有不高兴的,因为他们是致自己的良知之后才做的事。因此他们的百姓和平安乐,即使被处死也不会怨恨,他们得到好处,圣人们也不会邀功。把这些推及到了蛮荒之地,凡是有血气的人无不孝敬父母,因为他们的良知都是一样的。唉!圣人治理天下,多么简单容易呀!
王阳明在这里先是说了些谦和之言,随后阐述了致良知的重大意义。他认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是因为他得了圣法的缘故。尧、舜、三王之所以能治理天下并保证其政治活动的正当性,其实道理非常简易,那就是本着良知而言行。政治家作为掌握政治资源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治理的一方,如果按照良知处理政治事务,必然符合民众的愿望,因为不管是政治人物还是一般民众,在所具有的良知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上下一致,圣凡同心,天下便可得而治也。这个境界,便是王阳明梦寐以求的社会大同。
有关传习录的文章
孟子之时,天下之尊信杨、墨,当不下于今日之崇尚朱之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益于己者,己必喜之;损于己者,己必恶之。孟子所处的时代,杨朱、墨子的学问在天下盛行,杨、墨的学说被天下人推崇的程度,应当不亚于当下人们推崇朱熹的学说的程度。圣道,是天下的公道,圣学,是天下共有的学,并非朱熹或是孔子能够私自有的。......
2023-11-21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③,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不思善、不思恶时认识本来面目”,这是佛家为那些还没有认识到本来面目的人设的简便方法。“本来面目”就是圣学里所说的良知。陆澄以为随物而格之功夫不易实施,以及此功夫与佛家不思善恶、本来面目之说有所不同。......
2023-11-21
王阳明在这里再次阐发了人类最高可能的平等性,以及人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王阳明指出了人们真正应该追求的是学做圣人,无论是谁,只要真心实意这么追求了,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以致“人人自有,个个圆成。”......
2023-11-21
王阳明37岁之后,思想上又经过了三次大的飞跃。首先是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说;继而提出了“致良知”之说;最后是超狂入圣,主张要成圣,先要成为狂者,然后才能悟道入圣。王阳明悟得的是良知真谛,了悟之后自然通达,通达之后不免狂放。......
2023-11-21
不仅如此,墨家要求君子必须履行天下主义义务还深刻体现在,要求他们自始至终贯彻“不亏害人”的公义原则,将其作为为政者应当奉行的第一原则,将不亏害他人作为优先于包括某一国或某一家的荣誉、富足在内的诸种善的先决条件,明确反对为了某一家、某一国的利益而亏害他人。墨家以公义原则为参照对许多以亏害他人为代价的行为进行了谴责。......
2023-11-16
“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看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此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煅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
2023-11-21
[18]如果说《大学》三纲领引导了曾国藩对德性即内圣的修养,那么他为官一生则致力于如何由内圣开外王之道。一言以蔽之,为了由内圣开外王,即“其所知而力行之……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19]。纵观曾国藩一生,他确实不是为立德而立德,立德是为开外王。可以这样说,这是曾国藩一生由内圣开外王的得意之举,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