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妙行无住分第四》佛陀彻悟之后致力于点化弟子,普度众生,因而佛典中存有大量的有关如何传授智慧与掌握真谛的精彩论述。佛陀向弟子须菩提道出了真谛之所在,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无住”。在佛看来,一个真正伟大的智者应该毫无保留地积极行善,行善的结果自然是给世界带来福祥,而且必须在行善者的心中完全达到行于当行、纯净无私、不沾沾自喜、不谋求回报的精神境界。......
2023-08-14
来书云:“《大学》以心有好乐、忿、忧患、恐惧为不得其正,而程子亦谓‘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①’。所谓有者,《传习录》中以病疟譬之,极精切矣。若程子之言,则是圣人之情不生于心而生于物也,何谓耶?且事感而情应,则是是非非可以就格。事或未感时,谓之有则未形也,谓之无则病根在。有无之间,何以致吾知乎?学务无情,累虽轻,而出儒入佛矣,可乎?”
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住而生其心”②,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病疟之喻,既已见其精切,则此节所问可以释然。病疟之人,疟虽未发,而病根自在,则亦安可以其疟之未发,而遂忘其服药调理之功乎?若必待疟发而后服药调理,则既晚矣。致知之功,无间于有事无事,而岂论于病之已发未发邪?大抵原静所疑,前后虽若不一,然皆起于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崇。此根一去,则前后所疑,自将冰消雾释,有不待于问辨者矣。
①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意为圣人的情感顺应事物而生发,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出自《河南程氏文集·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
②无所住而生其心:意为不执著,让心境处于自然的状态。出自《金刚经》:“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www.chuimin.cn)
来信中说:“《大学》中认为,心中有好乐、愤怒、忧患、恐惧等情感,便不能达到中正。程颢先生也说:‘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所谓有情,《传习录》里用疟疾来比喻它,十分精辟。如果像程颢先生所说,圣人的情感便是不从心里产生而是在事物上产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随着遇到的事而产生了相应的情,那么,其中的是非对错可以去格了。没有感觉到事物的时候,说它有情呢,情又还没有显现;要说它没有情呢,情根又是潜在的。在这有无之间,它怎么来致知呢?如果学习务必要无情,虽然牵累少了,却又进入了佛家的学说了,这样行吗?”
圣人致知的功夫是至诚不息的。圣人的良知,像明镜一样皎洁,没有丝毫的纤尘沾染,在镜子里,美丑自现,而明镜则不曾丝毫沾染,这就是所谓的“情顺万事而无情”。“无所住而生其心”,佛家曾经这样说,这句话并没有错。明镜照物,美就美,丑就丑,一照便能看出真实面目,也就是“生其心”。美就美,丑就丑,过后在镜子里没有留下什么,这就是“无所住”。既然你已经看到了疟疾的比喻的精辟,那么这里的问题也就能容易解决了。得了疟疾的人,虽然暂时没有发病,但是病根还是在的,怎么能安于暂时没有发病的状态,便忘了吃药调理呢?如果一定等到疟疾复发才开始吃药调理,那就晚了。致知的功夫,不分有事无事,怎么能和病是否发作相比较呢?大概你的疑问,前后虽然不统一,但都起源于自私自利、刻意追求这一弊端。除掉了这一弊端,那你的疑惑,自然会冰消云散,再也不用去问辨了。
在王阳明那里,“良知”是本体,“一物不留”与“一照皆真”只是“良知”的功用,这就等于说,“无所住”与“生其心”也被视为“良知”的功用,两者是并行的“用用”关系。
有关传习录的文章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妙行无住分第四》佛陀彻悟之后致力于点化弟子,普度众生,因而佛典中存有大量的有关如何传授智慧与掌握真谛的精彩论述。佛陀向弟子须菩提道出了真谛之所在,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无住”。在佛看来,一个真正伟大的智者应该毫无保留地积极行善,行善的结果自然是给世界带来福祥,而且必须在行善者的心中完全达到行于当行、纯净无私、不沾沾自喜、不谋求回报的精神境界。......
2023-08-14
儒学为了生活而存在黄玉顺研究“生活儒学”。但他不认为冠以“生活”之名是为了讨巧,“我有一个基本命题:一切皆源于生活而归于生活”。因此,黄玉顺认为,儒学需要重建,不仅是形而下的制度规范,还包括形而上的根基。除了“生活”,黄玉顺还借用海德格尔的术语“存在”。在儒家的资源中,黄玉顺找到了对应于“存在”的概念,如“爱”与“诚”。一些儒者认为,当前农村的凋敝是因为失落了儒家的规范。......
2024-10-23
不做嗜酒如命的“酒君子”“瘾君子”为何嗜酒如命这几年来,志刚因为事业不顺,经常借酒消愁,渐渐染上了酗酒的恶习,沦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酒君子”。经检查,志刚被确诊为“酒精中毒精神狂想症”,系智力三级残疾,属于精神类疾病的一种。经法医鉴定,结论为:志刚因酒精中毒而死亡。世界各地都有为数众多的像志刚这样的“酒鬼”。端正饮酒的态度不同国家对饮酒有不同的态度。......
2023-12-01
跳脱虚荣的华丽樊篱虚荣心理,一种扭曲的自尊心心理学认为,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通过满足自己的自尊,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与嫉妒心一样,虚荣心也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性格弱点。虚荣心在女性中具有普遍的倾向,是众多女性的通病。虚荣心需要正确面对。如果能够让虚荣心成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而不是任其盲目膨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023-12-01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贺子由生第四孙》一诗中,发出了“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的感叹,这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天才文学家的自慰。接着,他劝慰道:“爸爸,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您现在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2002年8月26日,夫人刘高伟患了脑中风,先后多次住院治疗。这个倡议得到了襄阳市、枣阳市、襄阳五中和枣阳一中的响应和支持,基金会与两市、两校签订了协议书,三方各出资25万元,设立了刘道玉创造教育奖励基金。......
2023-11-23
原来,赵凯的前妻叫孙芳,是他的高中同学。刘杰已经猜到了是赵凯前妻的电话,浪漫的二人世界就这么被打破了。刘杰这段时间还发现,前妻每次打电话来,赵凯都很耐心照办,语气也很温和,这哪儿像已经离了婚的夫妻?不过,每次刘杰知道赵凯去前妻那就会怒火中烧,嫉妒心发作让她展开了无数联想,想象着赵凯和前妻亲密的样子。......
2023-07-06
美国在1988年针对婚外情所作的调查发现,现代少妇婚后背叛丈夫要比以往的快。据东方有关专家就外遇问题对2 000多名妇女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女性发生婚外情的平均年龄为30岁,这个结果与西方如“美国婚姻与家庭协会”所作的调查结果基本相同,他们发现妇女发生外遇的平均年龄是31岁。......
2023-08-08
走出孤独的心理空间孤独心理产生的根源《圣经创世纪》中说:“人不应该孤独。”孤独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超越孤独贝尔太太是一位有钱的贵妇人,她在亚特兰大城外修了一座花园。贝尔太太只好让她的仆人前去阻拦,结果发生争执,有人竟拆走了花园的篱笆墙。孤独、寂寞的贝尔太太独守着她的大花园,默默地看着远方的日出日落,偶尔也会怀念那些曾经在园子里留下欢笑的人群。......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