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③,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不思善、不思恶时认识本来面目”,这是佛家为那些还没有认识到本来面目的人设的简便方法。“本来面目”就是圣学里所说的良知。陆澄以为随物而格之功夫不易实施,以及此功夫与佛家不思善恶、本来面目之说有所不同。......
2023-11-21
希渊①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②。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入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此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③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煅炼之功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煅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④,及其成功则一。”
“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看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此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煅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
时曰仁在旁,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后学。”
先生又曰:“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①希渊:蔡宗兖,字希渊,号我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王阳明的得意弟子。
②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为二十四两。
③人皆可以为尧舜:出自《孟子·告子下》:“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www.chuimin.cn)
④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出自《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蔡希渊问:“圣人的境界通过学习固然能够达到,但是伯夷、伊尹和孔子比较起来,他们的才能是有所不同的,但孟子统称他们为圣人,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说:“圣人能够叫作圣人,是因为他们有一颗纯然合乎天理而没有丝毫人欲掺杂其中的心。就像纯金之所以是纯金,也只是因为它没有掺杂任何铜、铅等杂质,成色很足。人纯然合乎天理才是圣人,成色饱足的金才是纯金。圣人的才力有大小之分就好比金的分量有轻重。尧、舜就好比是万镒的纯金,文王、孔子好比是九千镒,禹、汤、武王像七八千镒的纯金,伯夷、伊尹则像四五千镒的纯金。他们的心都是同样纯然合乎天理的,虽然才力不尽相同,也都可以算作是圣人。就好像是金,只要成色十足,即使分量不同,也都可以算作纯金了。把五千镒的纯金溶入万镒的纯金里面,成色还是一样的;把伯夷、伊尹安置在唐尧、孔子当中,他们的心都同样合乎天理。所以纯金的界定,是因为成色而非分量;圣人的界定,也是因为他们的心合乎天理而非因为他们的才智。因此,即便是普通人,只要愿意做学问,让他们的心纯然合乎天理,是同样能够成为圣人的。就像是一两重的金子,相比于万镒重的金子,虽然分量相差很远,但在成色上,是不会有差的。因此,孟子才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学者学习圣人,不过是去人欲、存天理罢了,好比炼金求成色充足。金的成色相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省下许多功夫,炼成纯金比较容易。成色越差,冶炼也就越难。人的气质也会有清有浊,有中等以上、中等以下的差别,对于圣道,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并且自然就能去实践,有的人则需通过学习才知道并实践,这样的人,就必须用别人百倍千倍的努力,等到最后,取得的成就还是一样的。
“后世的人只专门在知识、才能上努力学习做圣人,认为圣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自己只需要把圣人的知识才能一一学会就行了,哪里知道做圣人的根本在于让心合乎天理?他们不从天理上下功夫,而是费尽精力钻研书本、考寻名物、推理形迹。这样,知识越渊博的人私欲越是滋长,才能越高,天理反而越被遮蔽。这就像看见别人拥有万镒的纯金,自己只妄想在分量上赶超别人,把锡、铅、铜、铁等杂质都掺杂进金子里去,却不肯冶炼自己的成色。虽然增加了分量,成色却更加低下,到最后,有的就不是真金了。”
这时在一旁的徐爱说道:“先生的这个比喻,足以解决世儒们学问支离破碎的困惑,对学生们大有裨益。”
先生又说:“我们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能减去一份私欲,就会得到一份天理,这样是多么轻快洒脱,多么简单啊!”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圣人?评判圣人的标准是什么?常人片面地认为,圣人是才能万能,知识渊博,其实不然。王阳明在这里说得很清楚,圣人的标志不在外在的才能和学问,而在于内心纯正,时时的心念都持守在天理上,心无杂念,目不斜视,行为端正。这就是圣人人格的标志,常人本来也能达到,可惜常人的心向外求,脱离了天理的轨迹。这就是圣人与常人的根本区别。
有关传习录的文章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③,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不思善、不思恶时认识本来面目”,这是佛家为那些还没有认识到本来面目的人设的简便方法。“本来面目”就是圣学里所说的良知。陆澄以为随物而格之功夫不易实施,以及此功夫与佛家不思善恶、本来面目之说有所不同。......
2023-11-21
王阳明37岁之后,思想上又经过了三次大的飞跃。首先是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说;继而提出了“致良知”之说;最后是超狂入圣,主张要成圣,先要成为狂者,然后才能悟道入圣。王阳明悟得的是良知真谛,了悟之后自然通达,通达之后不免狂放。......
2023-11-21
①子入太庙每事问:出自《论语·八佾》。②“虽知”二句:出自朱熹《论语集注》引伊和靖之语“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天下万物,不计其数。如果事事知晓,这是不现实的。圣人心中唯有一个“天理”在,天理即是良知,所以圣人无所不知。君子的学问,进入耳、目,明通于心,融贯全身,表现于行。事事知道其天理所在,就自然去尽良知。......
2023-11-21
■广结善缘,才能广结善果俗话说:“同德为朋,同类为友。”为了共同的“合伙事业”,恩格斯毅然放弃了职业从事理论研究的选择,放弃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的领域,承担起了为马克思一家谋求生活来源的后勤保障责任。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友谊,才能万古长青,经得起任何考验。......
2023-12-03
一个优秀的人,如果不会表现自己,人们就不能看到他存在的价值。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敢于表现自己,吸引对方的注意,才有可能得到机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才华,而且勇敢地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你就会接近成功。毕业于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费雯丽,当即决定争取出演郝斯佳这一十分诱人的角色。把自己的美展示给别人,从而赢得机遇的青睐,仅仅需要一些胆识。......
2023-12-02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他反对先知了再去行,认为知与行不过是一个过程的两面。如果只知不行,就是悬空思索;只行不知,就是盲目冥行。......
2023-11-21
12个具体目标,是从五大支柱的角度出发的:◆目标一,到2020年前,所有国家建立全方位、多部门的国家道路安全行动计划,并制定具有时限性的目标。◆目标二,到2030年之前所有国家加入至少一项与道路交通安全的联合国法律文件或者公约。◆目标五,到2030年之前,所有新、旧交通工具符合高质量安全标准,比如推荐的联合国重点条例《全球技术条例》,或同等公认的国家绩效要求。......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