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阳明那里,良知人人本有,但并非人人都能致良知。“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依良知所知而实落行之即是致良知。圣人也要做功夫,只不过圣人良知精明,做起来较易而已,而常人则蔽锢深,做起来困难一些罢了。......
2023-11-21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漆雕开①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③子曰:‘贼夫人之子。’④曾点⑤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
①漆雕开:鲁国人,字子若,孔子的学生。
②吾斯之未能信:出自《论语·公治长》:“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③子路:仲由(前542~前480),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的学生。子羔:齐国人,姓高,名柴,孔子的学生。
④贼夫人之子:意为危害人家的孩子。出自《论语·先进》。⑤曾点:曾晳,鲁国人,孔子的学生。(www.chuimin.cn)
先生说:“认识是实践的起点,实践是认识的成果。圣人的学问只是一个功夫,认识和实践不能当作两回事。”
先生说:“漆雕开对孔子说:‘对于做官,我没有自信。’孔子听了这话,心里很高兴。子路让子羔在费地担任地方官员,孔子说:‘陷害别人的孩子。’曾点对孔子讲自己的志向,孔子表示赞许。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心意。”
王阳明认为,知行不可分,行需要知的认识做指导,而知只有经过行的实践才能实现或完成。他反对先知了再去行,认为知与行不过是一个过程的两面。如果只知不行,就是悬空思索;只行不知,就是盲目冥行。
有关传习录的文章
在王阳明那里,良知人人本有,但并非人人都能致良知。“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依良知所知而实落行之即是致良知。圣人也要做功夫,只不过圣人良知精明,做起来较易而已,而常人则蔽锢深,做起来困难一些罢了。......
2023-11-21
后儒尝以数子者尚皆是气质用事,未免于行不著,习不察,此亦未为过论。所谓生知安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知行”二字更宜精察。与周公共同辅佐成王。所谓“知学”,只是要学习专门用功在遵循良知上。后世儒生们曾经认为几位先生成就事业都仅是凭天资,评价他们是“行不著”“习不察”,恐怕一点都不会过分。“知行”这两个字,还值得精心体察。所以,王阳明一再强调在“知行”上下功夫,认真体察知行的本体。......
2023-11-21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③,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不思善、不思恶时认识本来面目”,这是佛家为那些还没有认识到本来面目的人设的简便方法。“本来面目”就是圣学里所说的良知。陆澄以为随物而格之功夫不易实施,以及此功夫与佛家不思善恶、本来面目之说有所不同。......
2023-11-21
在这段对话里,王阳明将“知”与“行”表述为在空间上共居、在时间上并存的矛盾统一体中不可须臾分离的两个方面,将“知行”关系从本体与功夫相统一的角度作了解读。......
2023-11-21
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末有学而不行者也。此区区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所以异于后世之说者,正在于是。今吾子特举学、问、思、辨以穷天下之理,而不及笃行,是专以学、问、思、辨为知,而谓穷理为无行也已。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②,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这段宏论围绕着学、问、思、辨、行,反复比拟、论证,最终还是落实在一个“知行合一”上。......
2023-11-21
王阳明37岁之后,思想上又经过了三次大的飞跃。首先是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说;继而提出了“致良知”之说;最后是超狂入圣,主张要成圣,先要成为狂者,然后才能悟道入圣。王阳明悟得的是良知真谛,了悟之后自然通达,通达之后不免狂放。......
2023-11-21
“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看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此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煅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
2023-11-21
子夏说,应尽到人伦,“敦伦尽分”,敦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到自己的本分义务。“学之为道何以加此”,伦常之外,没有其他的学问。为仁之本就是孝悌,治国之本就是敬信,圣贤学问之根本就是忠信而已。以贤德为重,不仅是仰慕圣贤,更要步步趋向贤德,念念成就自己的贤德,这是学之根本。......
2023-08-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