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学会委婉的拒绝学会拒绝是人生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唯有恰当地拒绝一些不必要的干扰,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完成更为重要的事情。有时还会习惯性地认为,拒绝别人的要求是一种不良的习惯。但是过于直率地拒绝每一个问题,永远说“不”,很容易得罪人,不利于待人接物。学会委婉的拒绝,恰当地说“不”并不是一件难事。拒绝既要有力度又要不伤人,是很难让人把握的。因此对人说“不”的时候,意思一定要明确,防止不必要的误解。......
2023-12-04
爱曰:“著述亦有不可缺者,如《春秋》一经,若无《左传》,恐亦难晓。”
先生曰:“《春秋》必待《传》①而后明,是歇后谜语矣,圣人何苦为此艰深隐晦之词?《左传》多是鲁史旧文,若《春秋》须此而后明,孔子何必削之?”
爱曰:“伊川亦云:‘《传》是案,《经》是断。’如书某君,伐某国,若不明其事,恐亦难断。”
先生曰:“伊川此言恐亦是相沿世儒之说,未得圣人作经之意。如书‘君’,即君便是罪,何必更问其君之详?征伐当自天子出②,书‘伐国’,即伐国便是罪,何必更问其伐国之详?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于存天理去人欲之事,则尝言之,或因人请问,各随分量而说,亦不肯多道,恐人专求之言语,故曰‘予欲无言’。若是一切纵人欲、灭天理的事,又安肯详以示人?是长乱导奸也。故孟子云:‘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此便是孔门家法。世儒只讲得一个伯者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如何思量得通!”
因叹曰:“此非达天德③者,未易与言此也!”
又曰:“孔子云:‘吾犹及史之阙文也。’④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⑤孔子删书,于唐虞夏四五百年间,不过数篇。岂更无一事,而所述止此?圣人之意可知矣。圣人只是要删去繁文,后儒却只要添上。”
①《传》:指解释《春秋》的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②征伐当自天子出:出自《论语·季氏》:“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③天德:与天同德,意为道德极其高尚。出自《中庸》:“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④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出自《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www.chuimin.cn)
⑤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出自《孟子·尽心下》。《武成》为《尚书》中篇名,记载武王灭商后,与大臣商量怎样治理商地等。
徐爱说:“后世文人的一些著书阐述也是必要的,以《春秋》为例,假如没有《左传》作为它的注解,后人恐怕难以读懂。”
先生说:“如果必须有《左传》为《春秋》注解,众人才会明晓,那岂不是像歇后语一样了?圣人为什么要写如此隐晦难懂的文章呢?《左传》的文章大多来自鲁国旧史书,如果《春秋》必须有《左传》作注才能看得明白,那么孔子又何苦费神将鲁史删改为《春秋》呢?”
徐爱说:“程颐先生也曾说过:‘《传》是案,《经》是断。’比如《春秋》中记载弑某君、伐某国,如果不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恐怕对这件事也难以判断。”
先生说:“程颐先生说这句话,恐怕也是沿袭了世俗儒生的说法,而没有明白圣人作这些经书的本意。既然《春秋》记载了‘弑君’,就是说弑君本身就是大罪,他杀害国君的细节又何足多言?征讨本就应该由天子授权,书中写伐国,那伐国本来就是犯罪,便无需多言伐国的详细情况。圣人阐述《六经》,只是为了正人心,存天理,去人欲。关于这些,孔子也是在有人请教的情况下才因人因时酌情作些解说,但也绝不会说太多,害怕人们会拘泥于辞藻。因此他对子贡说‘我不想说什么了’。圣人绝不肯把一些放纵私欲、毁灭天理的事详细地告诉人们,因为那会助长混乱、引导奸邪的。所以孟子说‘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这是孔门的家法。后世儒生只研究霸道的学问,所以他们就要懂得许多阴谋诡计,这纯粹是功利之心,与圣人作出经书的目的正好相反,怎么可能理解《春秋》一书呢?”
说到这里,先生慨叹道:“如果不是通达天理的人,和他们也很难谈到这个!”
先生又说:“孔子说:‘我还遇到过史书里有疑点的地方。’孟子说:‘全然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武成》这篇文章里我只取两三节罢了。’孔子删改《尚书》,即使是尧、舜、夏朝四五百年的历史,也存留不过仅有的几篇。难道再没有一件事可写了吗?但他就阐述了仅有的这几篇,圣人的用意显而易见了。实际上圣人是要去繁就简,但是后世儒生却硬要往里添加繁文。”
王阳明认为,治经旨在明道正人心。他认为圣人是诚达天德的人,他们著述的六经,是为了教化民众,淳朴人心,反归天理的。而后世注经解经者附加在儒家经典上面的大量浮词虚语,妨碍了人们对经典原意的探求和贯彻实行,违背了治经读经的根本目的。他提出治经的原则“敦本尚实,返朴还淳”,就是清除浮词虚语,探求本意,抑制虚意浮躁之风,注重实行。
有关传习录的文章
10.学会委婉的拒绝学会拒绝是人生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唯有恰当地拒绝一些不必要的干扰,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完成更为重要的事情。有时还会习惯性地认为,拒绝别人的要求是一种不良的习惯。但是过于直率地拒绝每一个问题,永远说“不”,很容易得罪人,不利于待人接物。学会委婉的拒绝,恰当地说“不”并不是一件难事。拒绝既要有力度又要不伤人,是很难让人把握的。因此对人说“不”的时候,意思一定要明确,防止不必要的误解。......
2023-12-04
税收管理权限按大类可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第二,依法赋予地方适当的地方税收立法权。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收管理的程序法的法律制度构成了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2024-01-31
网络上的“自杀游戏”被称为网络精神强制,利用很多青少年的好奇心或者轻生意念,形成了一整套类似于邪教或传销的“洗脑机制”,让诸多青少年相互感染。“自杀游戏”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控制青少年首先是心理控制。“自杀游戏”假借“游戏”“挑战”或“赌博”的名义,刻意在社交网站上将其包装为集趣味性、刺激性以及神秘性于一体的“游戏”,从而弱化了“教唆自杀”的根本目的。......
2023-11-26
1944年11月15日,延安《解放日报》出版了《邹韬奋先生逝世纪念特刊》,发表了毛泽东特意为悼念邹韬奋所作的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邹韬奋出狱后,继续为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而辛勤奔忙。邹韬奋追悼大会如期在延安隆重举行。邹韬奋的一生,是从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真正共产党人的一生,是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2023-11-27
故事中的道德矛盾的类型之一就是道德上的虚伪,比如刚刚对某件事情表示了道德上的谴责,然后却马上就去做同样的事。如果他的列表既指导道德判断也指导道德行为,他在道德上将会是一致的。将他的列表清单从一个笔记本变成一个放在他身体中某个位置的微型硬盘,这样我们的机器人就有了一个能够让他大致保持一致性的微型道德处理器。毫无疑问的是,人们明确认可的道德原则并没有指导他们的行为,或者至少不是指导他们行为的唯一动力。......
2024-03-04
第八章真诚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太死心眼其实“直言直语”本来是人性中一种很可爱、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质,因为惟有这种直言直语的人,才能让是非得以分明,让正义邪恶得以分明,让美和丑得以分明,让人的优缺点得以分明。实话固然是实话,但不久后却隐约有人传言,某甲惯于在上级面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教育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如果善用美好的谎言鼓励学生,学生则会树立信心,并且真正有所进步。......
2023-12-01
从青春期男孩自身角度考虑,无论与谁打交道,要想活得快乐,就要懂得分享。实际上,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尤其是父母的溺爱,让很多青少年阶段的男孩变得自私自利,不愿意与人分享,这对男孩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是极为不利的。在现实生活中,自私、不愿意与人分享的孩子并不少见。......
2023-11-19
都道初心不可负,而初心是何物?这些“不变”,都是经过实践检验、得到众人认可的理念,反映社会基本操守,奠定社会基调,是整个社会的“初心”。在变化的繁华世事中,如何保持一颗不变的“初心”非常重要。对个人来说,摆脱面对生活变化时的陌生感和无力感,“初心”是最有力的武器。不忘初心,才会找对人生的方向,才会坚定我们的追求,抵达自己的初衷。世事变迁,勿忘初心!......
2023-07-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