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试验结果与分析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试验结果与分析

【摘要】:加载至第3级荷载时,边柱左侧中部出现一条裂缝,宽度为0.048mm,长度为41.0cm。图5-58第10级荷载下裂缝分布加载至第10级荷载时分三个阶段卸载。结合面裂缝最大宽度变为0.122mm。卸载12h后,裂缝进一步收缩,所有主梁跨中底部结构性裂缝基本不可见,裂缝宽度小于0.081mm。除上述裂缝发展历程外,根据挠度观测结果,可得观测点挠度值与荷载之间的关系。对应测点的挠度对比结果显示:主、次梁的实际挠度实测值均小于设计值。

加载至第2级荷载时,边柱(3-4轴/E-13轴)右侧中部出现一条竖直裂缝,裂缝宽度为0.038mm,长度为31.0cm。

加载至第3级荷载时,边柱(3-4轴/E-13轴)左侧中部出现一条裂缝,宽度为0.048mm,长度为41.0cm。E-13轴横向主梁跨中左侧底部出现一条裂缝,宽度为0.068mm,长度为4.5cm。

加载至第5级荷载时,3-4轴纵向主梁的裂缝宽度未有明显增加,但裂缝长度向下贯通到梁底部。角柱(3-4轴/E-11轴)左侧下部出现一条竖直裂缝,宽度为0.095mm,长度为18.7cm。E-13轴横向主梁跨中左侧底部裂缝贯通梁底面,裂缝宽度为0.108mm,长度为60.3cm。

加载至第8级荷载时,3-4轴纵向主梁裂缝宽度略有增加,最大裂缝宽度为0.135mm,最大裂缝长度为56.5cm。E-13轴横向主梁侧面和底面均出现裂缝,最大裂缝宽度为0.149mm。并且,侧面裂缝向上延伸,底面裂缝贯通。

加载至第9级荷载时,3-4轴纵向主梁的裂缝宽度和长度基本不变,无新裂缝产生。E-13轴横向主梁跨中预制节点底部出现了第一条贯穿的结构性裂缝,裂缝宽度为0.041mm。

加载至第10级荷载时,E-13轴横向主梁跨中底部增加了几条微小裂缝,但没有贯穿梁底,最大裂缝宽度为0.149mm。其他主梁跨中未见结构性裂缝。

根据上述裂缝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裂缝主要集中在3-4轴纵向主梁侧面、E-13 轴横向主梁侧面和底面这几个区域。当加载至第10级荷载时,这些区域的裂缝分布如图5-58所示。

图5-58 第10级荷载下裂缝分布

加载至第10级荷载时分三个阶段卸载。三个阶段均发现所有裂缝都有明显收缩。卸载完成后,E-13轴横向主梁底部裂缝最大宽度变为0.081mm。结合面裂缝最大宽度变为0.122mm。卸载12h后,裂缝进一步收缩,所有主梁跨中底部结构性裂缝基本不可见,裂缝宽度小于0.081mm。

除上述裂缝发展历程外,根据挠度观测结果,可得观测点挠度值与荷载之间的关系。根据理论计算,10级加载对应的观测点挠度值及最大裂缝值详见表5-10所列。而现场堆载试验测得的10级加载对应的观测点挠度值详见表5-11所列。对应测点的挠度对比结果显示:主、次梁的实际挠度实测值均小于设计值。(www.chuimin.cn)

表5-10 各级荷载下理论计算的挠度值

表5-11 各级荷载下实测挠度值

由表5-11中的数据可知,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试验梁的最大挠度为跨度的1/939,远小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和《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2012)的规定。其中,D 点的挠度发展曲线如图5-59所示。可以看出:

(1)曲线整体趋势接近直线,试验构件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2)实测值均小于设计值,表明预制构件的挠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图5-59 测点D 荷载-挠度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