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改造方法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改造方法

【摘要】:表4-3跳仓法中水泥的选用注:所用水泥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入水泥储仓温度不宜大于60℃。因此,跳仓法施工的混凝土可掺加部分粉煤灰,并辅以少量矿粉。

4.3.1.1 材料选用

根据4.2.2小节的阐述,跳仓法中选用的水泥宜满足表4-3所列的参数要求。

混凝土的细骨料应为细度模数在2.3~3.0的中粗砂,含泥量(重量比)小于3%。粗骨料选用质地坚硬、不含杂质、低吸水率的非碱活性碎石,石子含泥量应小于1%,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8%。地下室底板、内外墙、地下室梁板宜选用5~31.5mm 粒径的碎石,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 500kg/m3,空隙率小于40%。

表4-3 跳仓法中水泥的选用

注:所用水泥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入水泥储仓温度不宜大于60℃。

混凝土掺加粉煤灰可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缓早强速率,减少混凝土早期裂缝。因此,跳仓法施工的混凝土可掺加部分粉煤灰,并辅以少量矿粉。其中,掺合料的总量占胶凝材料总量的30%~50%,矿粉占胶凝材料总量的15%以内。粉煤灰等级宜采用F类Ⅰ级或Ⅱ级。对进厂的粉煤灰除按规定进行复检外,还应通过看颜色、闻气味,必要时用显微镜观察辨别真伪,同时应做“安定性”检验或直接加水搅拌并观察其有无膨胀。矿渣粉宜选用S95级,比表面积小于420m2/kg。

根据4.2.2.4小节的阐述,跳仓施工混凝土优先选用减缩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于抗冻性能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

4.3.1.2 配合比设计

在4.3.1.1小节的基础上,跳仓法中的混凝土配合比可根据表4-4中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

表4-4 跳仓法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续表)

注:浆骨比为水泥浆体与骨料的质量比。

4.3.1.3 跳仓方案

对于基础底板,仓块划分应以有利于应力释放和易于流水作业为基本原则。根据基础筏板面积大小沿纵向和横向进行棋盘式分仓,仓格间距不宜大于40m。如经验成熟,并且经过可靠受力计算分析,可以放宽到60m 左右。为方便施工,底板、楼板(顶板)及外墙的施工缝位置可以错开。如图4-9所示,分仓施工缝按“品”状跳仓浇筑混凝土,间隔7d后,再进行倒“品”状填仓浇筑混凝土。

图4-9 棋盘式跳仓施工顺序示意(www.chuimin.cn)

由于楼板和外墙的厚度较小,收缩较底板更为显著且约束更强,收缩应力开裂风险往往高于底板。因此,楼板和外墙的仓格间距不应超过40m,各层顶板分仓与基础底板分仓不必在同仓格内,外墙的跳仓施工缝可设置在任何位置。此外,为尽量减小收缩,地下室的回填土应及时回填,地下室外墙高出室外地面部分也应及时保温隔热。

4.3.1.4 节点处理措施

底板与外墙、底板与底板和有回填土的地下室顶板施工缝应采取钢板止水带。底板施工缝处采用φ6或φ8双向方格(80mm×80mm)骨架,在先浇侧用20目钢丝网封堵混凝土。设止水钢板时骨架及钢板网上下断开,保持止水钢板的连续贯通。外墙止水钢板开口指向迎水面以增加渗水半径。底板止水钢板上翘,防止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气泡积聚形成缺陷。对于每区块水平结构预埋管线的密集部位,宜在预埋管线的上层面布置间距为200~300mm 的φ8~φ12钢筋或宽度600~800mm 的钢筋网片带作为抗裂构造措施。

图4-10 跳仓法施工缝构造

①—已浇混凝土;②—上翘止水钢板;③—φ6或φ8双向方格骨架

4.3.1.5 浇筑养护

混凝土按照分层布料、分层振捣和斜坡推进的顺序进行建筑。在浇筑基础底板时,应防止在振捣中出现泌水问题。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应分散开,在初凝之后、终凝之前可用木抹子进行多次压实。

混凝土底板浇筑完毕且初凝喷雾养护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布)覆盖。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养护宜采用墙顶铺长管随时浇水或喷雾等措施。带模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3d,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保温覆盖层的去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方可全部去除。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现场监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应调整保温养护措施。

4.3.1.6 温控及监测

在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和环境温度的测试,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应少于2次。测温周期不少于28d。在温度检测中,应着重关注如下指标:

(1)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2℃;

(2)在覆盖养护或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3)结束覆盖养护或拆模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50mm 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0℃;

(4)混凝土浇筑体内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5)混凝土内部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当混凝土结构表面以内50mm 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0℃时,可停止测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