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方案无要求时,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连接处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较大值。......
2023-11-21
4.3.1.1 材料选用
根据4.2.2小节的阐述,跳仓法中选用的水泥宜满足表4-3所列的参数要求。
混凝土的细骨料应为细度模数在2.3~3.0的中粗砂,含泥量(重量比)小于3%。粗骨料选用质地坚硬、不含杂质、低吸水率的非碱活性碎石,石子含泥量应小于1%,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8%。地下室底板、内外墙、地下室梁板宜选用5~31.5mm 粒径的碎石,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 500kg/m3,空隙率小于40%。
表4-3 跳仓法中水泥的选用
注:所用水泥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入水泥储仓温度不宜大于60℃。
混凝土掺加粉煤灰可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缓早强速率,减少混凝土早期裂缝。因此,跳仓法施工的混凝土可掺加部分粉煤灰,并辅以少量矿粉。其中,掺合料的总量占胶凝材料总量的30%~50%,矿粉占胶凝材料总量的15%以内。粉煤灰等级宜采用F类Ⅰ级或Ⅱ级。对进厂的粉煤灰除按规定进行复检外,还应通过看颜色、闻气味,必要时用显微镜观察辨别真伪,同时应做“安定性”检验或直接加水搅拌并观察其有无膨胀。矿渣粉宜选用S95级,比表面积小于420m2/kg。
根据4.2.2.4小节的阐述,跳仓施工混凝土优先选用减缩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于抗冻性能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
4.3.1.2 配合比设计
在4.3.1.1小节的基础上,跳仓法中的混凝土配合比可根据表4-4中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
表4-4 跳仓法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续表)
注:浆骨比为水泥浆体与骨料的质量比。
4.3.1.3 跳仓方案
对于基础底板,仓块划分应以有利于应力释放和易于流水作业为基本原则。根据基础筏板面积大小沿纵向和横向进行棋盘式分仓,仓格间距不宜大于40m。如经验成熟,并且经过可靠受力计算分析,可以放宽到60m 左右。为方便施工,底板、楼板(顶板)及外墙的施工缝位置可以错开。如图4-9所示,分仓施工缝按“品”状跳仓浇筑混凝土,间隔7d后,再进行倒“品”状填仓浇筑混凝土。
图4-9 棋盘式跳仓施工顺序示意(www.chuimin.cn)
由于楼板和外墙的厚度较小,收缩较底板更为显著且约束更强,收缩应力开裂风险往往高于底板。因此,楼板和外墙的仓格间距不应超过40m,各层顶板分仓与基础底板分仓不必在同仓格内,外墙的跳仓施工缝可设置在任何位置。此外,为尽量减小收缩,地下室的回填土应及时回填,地下室外墙高出室外地面部分也应及时保温隔热。
4.3.1.4 节点处理措施
底板与外墙、底板与底板和有回填土的地下室顶板施工缝应采取钢板止水带。底板施工缝处采用φ6或φ8双向方格(80mm×80mm)骨架,在先浇侧用20目钢丝网封堵混凝土。设止水钢板时骨架及钢板网上下断开,保持止水钢板的连续贯通。外墙止水钢板开口指向迎水面以增加渗水半径。底板止水钢板上翘,防止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气泡积聚形成缺陷。对于每区块水平结构预埋管线的密集部位,宜在预埋管线的上层面布置间距为200~300mm 的φ8~φ12钢筋或宽度600~800mm 的钢筋网片带作为抗裂构造措施。
图4-10 跳仓法施工缝构造
①—已浇混凝土;②—上翘止水钢板;③—φ6或φ8双向方格骨架
4.3.1.5 浇筑养护
混凝土按照分层布料、分层振捣和斜坡推进的顺序进行建筑。在浇筑基础底板时,应防止在振捣中出现泌水问题。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应分散开,在初凝之后、终凝之前可用木抹子进行多次压实。
混凝土底板浇筑完毕且初凝喷雾养护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布)覆盖。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养护宜采用墙顶铺长管随时浇水或喷雾等措施。带模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3d,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保温覆盖层的去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方可全部去除。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现场监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应调整保温养护措施。
4.3.1.6 温控及监测
在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和环境温度的测试,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应少于2次。测温周期不少于28d。在温度检测中,应着重关注如下指标:
(1)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2℃;
(2)在覆盖养护或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3)结束覆盖养护或拆模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50mm 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0℃;
(4)混凝土浇筑体内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5)混凝土内部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当混凝土结构表面以内50mm 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0℃时,可停止测温。
有关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构筑物设计与施工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的文章
1.3.1.3污水厂现状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经过升级改造工程、扩建工程、扩建二期工程、污泥处理处置工程、污泥应急工程等建设,已基本形成了四大区域,如图1-12 所示。......
2023-11-21
为了进一步提升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对该厂实施了提标工程,设计规模280万m3/d,采用减量达标的方式。本书主要介绍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西北地块全地下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施工及建设管理情况。......
2023-11-21
由此形成大范围放坡与双排桩结合的基坑围护方案。同时在第一级坡外侧5m 处设置16m 长3φ850@1200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保证边坡水位在基坑开挖阶段低于放坡底部。图3-15开挖深度12.8m 的基坑剖面图3-16开挖深度14.5m 的基坑剖面3.3.2.2双排桩结构设计图3-17开挖深度15.8m 的基坑典型剖面本基坑开挖深度存在12.8m、14.5m 及15.8m 三种。......
2023-11-21
图5-20预制节点施工流程图5-21预制板施工流程5.3.1.4施工部署本工程施工现场在场地西侧开设施工车辆通行大门(1号门)。......
2023-11-21
监测数据包括三个方面:①围护墙顶垂直位移;②围护墙顶水平位移;③围护墙体深层水平位移(倾斜)。可以看出,在基坑降水、表层土开挖初期,围护墙顶水平位移向基坑内位移趋势明显。在后续底板、结构施工阶段,围护墙顶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呈缓慢收敛趋势,而后逐渐趋于稳定状态。......
2023-11-21
1949年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来自工业和国防。1990年以来,全球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而1990—2000年期间,我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7.73%,是世界年均增长率的2.9倍。但中国的污水处理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且处理设施的负荷率低。......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