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7喷浆搅拌提升2.4.3.3刚性桩施工技术本工程劲性复合桩的刚性桩采用的是T-PHC-D500-460预应力混凝土异性桩。......
2023-11-21
2.5.1.1 试验目的
为了本工程的桩基施工质量,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分析劲性复合桩的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开展了现场监测试验。基于工地的实际情况,在距离工程桩2.5m(1倍桩径)至30m(12倍桩径)范围内布置了若干观测孔,如图2-29所示。通过预埋的设备对压桩过程进行了现场跟踪监测。基于监测数据,对柔刚劲性复合桩施工工艺引起的挤土位移、土体分层沉降和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图2-29 观测孔布置(单位:m)
2.5.1.2 监测方法
1.土体测斜
采用北京通联四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L-06C 测斜仪测量土体的倾斜,仪器分辨率为0.02mm。测量前首先采用钻孔法埋设测斜管,孔深45m。测斜管采用直径70mm 的PVC塑料管,钻好孔后吊入测斜管,并利用泥球充填。待测斜管埋设完毕,回填中粗砂。
测试时,测斜管管顶位移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布网进行测定。管内由测斜探头滑轮沿测斜导槽逐渐下放至管底,配以伺服加速度式测斜仪。自上而下每隔0.5m 测定该点的偏移角。然后将探头旋转180°,在同一导槽内再测量一次,形成一个测回。根据一个测回的结果,通过叠加推算各点的位移值。为确定各个测点的初始值,当测斜管埋设稳定后,在开挖前进行两个测回的观测。其平均值作为测点的初始值。施工过程中的日常监测值与初始值的差为累计水平位移量,本次值与前次值的差值为本次位移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 ΔXi——i深度的累计位移(精确至0.1mm);
Xi——i深度的本次坐标(mm);
Xi0——i深度的初始坐标(mm);
Aj——仪器在0°方向的读数;
Bj——仪器在180°方向的读数;
C——探头的标定系数;
L——探头的长度(mm);
αj——倾角。
2.超孔隙水压力
超孔隙水压力监测点布置在水压力变化影响深度范围内。每个监测点安装两个振弦式超孔隙水压力计。超孔隙水压力计埋设的钻孔直径宜为100~130mm,并且保持钻孔圆直、干净。观测段内应回填透水填料,并用膨润土球或注浆封孔。当单个孔内埋设多个超孔隙水压力计时,其间隔不应小于1.0m,并采取措施确保各个元件间的封闭隔离。压力计的埋设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单孔中埋设多个压力计,主要步骤如下:
(1)钻孔到设计深度;
(2)放入第一个超孔隙水压力计,可采用压入法至要求深度;
(3)回填膨润土泥球至第二个超孔隙水压力计位置以上0.5m;
(4)放入第二个超孔隙水压力计,并压入至要求深度;
(5)回填膨润土泥球。
以此反复,直到最后一个压力计。
另一种是一个钻孔中只埋设一个压力计,主要步骤与第一种方法类似。该方法的优点是埋设质量容易控制,缺点是钻孔数量多,比较适合于能提供监测场地或对监测点平面要求不高的工程。
压力计埋设结束后宜逐日定时连续量测一周,取3次稳定测值的平均值作为初始超孔隙水压力的测试频率。振弦式孔隙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P——被测超孔隙水压力值(MPa);
K——仪器标定系数(MPa/Hz2);
f0——超孔隙水压力计初始(安装前)频率(Hz);
fi——超孔隙水压力计实时频率(Hz);
b——超孔隙水压力计(带测温)的温度修正系数(MPa/℃);(www.chuimin.cn)
Ti——超孔隙水压力计的实时温度(℃);
T0——超孔隙水压力计的初始(安装前)温度(℃)。
3.土体分层沉降
土体分层沉降的测量系统包括两个部分:①地下材料埋入部分,由沉降导管和底盖、沉降磁环组成;②地面接收仪器(钢尺沉降仪),由测头、钢尺电缆、接收系统和绕线盘等部分组成,如图2-30所示。系统的安装方法为:
图2-30 土体分层沉降测量系统
(1)用φ108钻头钻孔,为了使管子顺利地放到底,钻孔应比最下面一个磁环深1.0m;
(2)钻至预定位置后,将泵接到清水里向下灌清水,直至泥浆水变成清浑水为止;
(3)按照设计要求,在沉降管的预定位置安装具有倒刺钢片的磁环,要求磁环可在两个接头之间自由滑动,但不能穿过接头;
(4)将装配好的沉降管放入钻孔中,用力将沉降管压到孔底,并将沉降管向上拔出1m,确保所有磁环均安装到设计高程,且位于各段沉降管的中间位置;
(5)抓住沉降管使之不会下沉,然后开始回填,回填过程中应适当加水,使磁环与孔壁土体的连接更加牢固;
(6)回填结束后待稳定一段时间,首先测出管口(管底)高程,然后从管口(管底)用沉降仪进行首次观测,首次测试应进行2~3次,取这几次的平均值确定磁环的初始高程。
土体分层沉降测量原理如图2-31所示。测量时,拧松绕线盘后面的止紧螺丝,让绕线盘转动自由,按下电源按钮(电源指示灯亮)。把测头放入沉降管内,手拿钢尺电缆,让测头缓慢地向下移动。当测头接触到土层中的磁环时,接收系统的音响器便会发出连续不断的蜂鸣声。此时读出钢尺电缆在管口处的深度尺寸,并逐步测量到孔底。这一过程称为进程测读。进程测读完成后,在导管内慢慢收回钢尺电缆。当通过土层中的磁环时,接收系统的音响器同样发出音响,此时读出测量电缆在管口处的深度尺寸,并逐步测量到孔底。这一过程称为回程测读。根据进程和回程的读数,该孔各磁环在土层中的实际深度可用式(2-7)计算:
图2-31 土体分层沉降测量示意
式中 i——孔中测读的点数,即土层中磁环个数;
Si——i测点距管口的实际深度(mm);
Ji——i测点在进程测读时距管口的深度(mm);
Hi——i测点在回程测读时距管口的深度(mm)。
2.5.1.3 数据分析
1.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数据分析及结论
图2-29中的1号、4号和7号测点的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检测结果如图2-32所示。可以看出,1号测点的水平位移最大,4号次之,而7号测点的水平位移最小。因此,测点的水平位移值随着单桩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综合其他孔位数据可知,产生位移的土体深度为地下8~30m 段,压桩引起的土体位移在压桩结束的24h内有较大回弹,且在接下来的静置期间继续缓慢回弹。距离压桩10m 以外的孔在整个压桩过程中位移变化不大,并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回弹。
图2-32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累积值
2.土层分层沉降分析及结论
图2-29中的1号、4号和7号测点的土层分层沉降累积值如图2-33所示。可以看出,1号和4号测点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沉降,而7号测点基本没有出现沉降。因此,与水平位移的结论类似,土层分层沉降值也随着单桩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综合其他孔位数值可知,在压桩结束后,距离压桩位置2.5 m 处埋深5m 的孔发生最大沉降为40mm,且在压桩结束后整体情况趋于平稳。劲性复合桩施工引起的土体沉降在压桩之后的24h内达到最大。
3.超孔隙水压力监测结论分析
图2-33 土体分层沉降累积值
图2-34 超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
图2-29中的1号、4号和7号测点的超孔隙水压力监测结果如图2-34所示。可以看出,单桩压桩完成当日,不同埋深处超孔隙水压力均产生较大变化。通过对比各孔15m 和30m 埋深处的压力传感器可以看出,30m 埋深处压力变化均大于15m 埋深处。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劲性复合桩施工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越来越小。
有关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构筑物设计与施工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的文章
图2-17喷浆搅拌提升2.4.3.3刚性桩施工技术本工程劲性复合桩的刚性桩采用的是T-PHC-D500-460预应力混凝土异性桩。......
2023-11-21
劲性复合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地基加固的成效,从而进一步影响上部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图2-25刚性桩进场检查表2-8刚性桩外观质量要求表2-9刚性桩尺寸允许偏差2.沉桩控制刚性桩桩身定位主要依赖于上道工序中的搅拌桩定位。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刚性桩的沉桩作业。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0.5%,首节沉桩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0.3%。送桩后,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封堵桩孔措施,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2023-11-21
图2-4劲性复合桩总流程图2-5劲性复合桩施工工艺流程劲性复合桩施工过程主要涉及场地平整、设备进场验收、测量定位、柔性搅拌桩施工和刚性预应力桩施工等过程。根据现有的场地情况,本工程劲性复合桩的施工需要首先利用搅拌桩机进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随后利用静压桩机进行预应力管桩施工。表2-4刚性桩施工参数图2-6劲性复合桩施工工艺流程现场......
2023-11-21
表3-3本工程基坑围护施工概况3.4.2.2钻孔灌注桩施工双排桩支护体系采用钻孔灌注桩的形式,其施工流程如图3-22和图3-23所示。基点应做特殊专门保护,不得损坏。钢筋笼安装完毕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立即浇筑水下混凝土。......
2023-11-21
1949年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来自工业和国防。1990年以来,全球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而1990—2000年期间,我国污水处理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7.73%,是世界年均增长率的2.9倍。但中国的污水处理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且处理设施的负荷率低。......
2023-11-21
根据这一简化,经有限元计算后得到的温度和正应力时变曲线如图4-7所示。可见,在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底板截面中部在浇筑22h后达到最高温度30.4℃。而本工程中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因此混凝土的应力水平低于抗拉强度。结果表明,跳仓施工过程和最终状态温度应力均未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进一步论证了跳仓方案的可行性。......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