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探寻围棋文化

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探寻围棋文化

【摘要】:范西屏晚年客居扬州,著有《桃花泉弈谱》二卷。《桃花泉弈谱》是棋圣范西屏的扛鼎之作,是他留给后世棋坛的宝贵遗产,被棋家视为古代星定式的经典之作。

1.范西屏的生平

范西屏(1709—1769),名世勋,字西屏,浙江海宁人。他的父亲痴迷于围棋,不管家业,以致家道破落,而棋艺却始终不高。范西屏耳濡目染,对围棋颇有兴趣,三岁时,父亲与人对弈,就在一旁哑哑指画了。儿子喜欢围棋,范西屏非常高兴,就送他拜乡里名手张良臣为师学棋,后来又送他拜山阴著名棋手俞长侯为师。俞长侯棋艺三品,经名师指导,范西屏长进更快,12岁就与俞长侯齐名了。范西屏曾经受先与俞长侯对弈七局,俞长侯连败,从此他不再和范西屏下棋。范西屏16岁就成为闻名天下的第一国手。

范西屏和施襄夏是同乡,同在俞长侯门下学棋,两人相继成为国手后,便分道扬镳。但两人曾一同游历京城,鲍鼎《国弈初刊序》谓范西屏和施襄夏曾在京城对弈十局,施襄夏输了七局。乾隆四年(1739),范西屏和施襄夏同时受当湖士大夫张永年的邀请,前往教授棋艺,张永年请两位名手对局作为示范,于是产生了著名的“当湖十局”。

范西屏成名后,国手名家纷纷找他对弈,但大多成为他的手下败将。当时的棋坛高手梁魏今、程兰如、韩学元、黄及侣、胡肇麟(一作兆麟,人称“胡铁头”)等,都纷纷败在他的手下。

当时能与范西屏抗衡的,只有施襄夏。不过,据各种史料记载来看,施襄夏思维不如范西屏敏捷灵活,棋路没有范西屏明晰清楚。两人对弈时,施襄夏常沉思不语,半天下不了一子;范西屏却轻松自如,随手落子,似乎不把棋局放在心上,甚至应子之后便去睡觉。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云:“本朝弈国手首称范西屏世勋,施襄夏绍暗次之,皆海宁人。”

范西屏晚年客居扬州,著有《桃花泉弈谱》二卷。卞立言《弈萃自叙》谓自己曾把施襄夏的《弈理指归》“与西屏范先生参阅,范先生拣择变化,即著《桃花泉谱》(即《桃花泉弈谱》)”,说明《桃花泉弈谱》的写作参考了《弈理指归》。乾隆三十年(1765),两淮巡盐御史高恒出资刊印,因盐御史署中有“桃花泉井”,遂取书名为《桃花泉弈谱》。

范西屏是我国古代围棋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他的棋艺达到了古代围棋的最高水平。后人称范西屏、施襄夏为“棋圣”“棋中李杜”。钱保塘《范施十局序》云:“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邓元鏸《范施十局序》云:“国朝名手如林,海宁范西屏、施定庵两先生尤为杰出。……论者方之诗中李杜,洵为至当。”(www.chuimin.cn)

2.《桃花泉弈谱》的主要内容

范西屏《桃花泉弈谱序》说:自己少年时就爱学习前代名家的棋谱,无不潜心研究,明代名手的棋谱,大都钻研过;晚年不顾浅陋,就自己弈棋的心得,写成《桃花泉弈谱》。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主要研究以座子为中心的边角变化,选取前人的边角局部战术,从全局观念出发,用通盘打算的弈棋理论为基础,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星定式的各种手法和各种变化。《桃花泉弈谱序》谓“为格二十,局二百一十有奇,变八百有奇”,也就是以20种战术手段为单元,列200余图,共达800余种变化,每种变化都有简练的解说。

3.《桃花泉弈谱》的价值

范西屏在《桃花泉弈谱序》中说自己这部棋谱“戛戛独造,不袭前贤”,颇为自信。确实,此书多有创见,推衍变化之多,而且令人信服,对星定式研究之深入,远胜前人。

《桃花泉弈谱》是棋圣范西屏的扛鼎之作,是他留给后世棋坛的宝贵遗产,被棋家视为古代星定式的经典之作。此书刊行之后,风行一时,清代棋手“奉为法律”,称之为“弈家第一切要之书,犹医家之《素问》《灵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