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周《棋经》:揭秘敦煌围棋文化

北周《棋经》:揭秘敦煌围棋文化

【摘要】:据成恩元的《敦煌棋经笺证》考证,此《棋经》系北周时期的写本,故称“敦煌写本北周《棋经》”。

1.敦煌写本北周《棋经》的书名和作者

这本《棋经》的原书名和作者都已不详,发现于敦煌卷子中,为“斯5574”号写卷,原件现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据成恩元的《敦煌棋经笺证》考证,此《棋经》系北周时期的写本,故称“敦煌写本北周《棋经》”。这本《棋经》共一卷,卷首略有残缺,卷尾完整,现存159行2443字,全书有正文七篇和附录。这是我国现知最早的一部棋经。

作者在《部帙篇第七》中自述:“余志修棋法,性好手谈,薄学之能,微寻之巧。”可知作者是一位棋艺专家。从整本《棋经》来看,修辞用字朴实无华,多用鄙俗俚语,甚至还有不少错别字,据此可以推断,作者的文字水平不高。作者在第一篇中也自称“虽复文词寡拙,物理可依,据斯行者,保全无失”,说明作者不重文辞而重实用。

2.敦煌写本北周《棋经》的主要内容

《棋经》的第一篇,由于卷首残缺,篇名不详,从残存的文字看,主要阐述弈棋的基本要领和法则。作者认为对弈之道,“不以实心为善,还须巧诈为能”,并提出了声东击西、舍子得利等战法。《诱征篇第二》专论征子的方法,对征子的操作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势用篇第三》主要讲述“势”在行棋时的具体运用,这里所说的“势”,是指具体的死活图形和对杀图形。《像名篇第四》主要是对特定的棋形赋予形象的名称,还涉及对棋盘角、边、中央运用的论述。《释图势篇第五》论述图与势的关系,以及复图打谱的重要性,强调打谱、熟悉图势是提高棋艺的重要途径。《棋制篇第六》叙述弈棋的规划和计算输赢的方法,涉及“筹”“获筹”“取局”等古代围棋的一些专门术语。《部帙篇第七》阐述棋势四部及分部的标准和内容。(www.chuimin.cn)

在《部帙篇第七》之后,附录有《棋病法》和梁武帝《棋评要略》。

3.敦煌写本北周《棋经》的价值

敦煌写本北周《棋经》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一部棋艺经典著作,是唐以前围棋棋艺发展水平的大总结。作者高度重视魏晋六朝的棋艺,记载了晋代的棋坛掌故,六朝名家创制的褚胤悬炮、檀公斫覆棋势、车厢井栏式、玉壶神杯定式等,辑录了梁武帝的棋论专著《棋评要略》,还引录了北齐王子冲的征法。

敦煌写本北周《棋经》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保留了若干极为重要的古代弈棋制度和规则,还使我们得以了解古代棋谱、图势的收集和流传情况,如书中提到的著名的汉图一十三势、吴图二十四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