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是一项体育运动,双方用黑白棋子在棋盘上对垒,互相吃掉对方棋子,占据其位,占位多者为胜,故名“围棋”。围棋蕴含丰富,故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围棋称为“弈”。《烂柯图》南朝以后,围棋又被称为“烂柯”。围棋又被称为“河洛”。“河洛”本是黄河与洛水的并称,也是“河图洛书”的简称。诗中的“吴图”,有人认为也是围棋的别称,这是不正确的。......
2023-11-21
汉译佛经中有把围棋和其他游戏一起加以排斥、禁戒的内容。《大般涅槃经》云:“除供养佛,樗蒲,围棋,波罗塞戏,狮子象斗,弹棋,六博,拍鞠,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一切戏笑,悉不观作。”把围棋和樗蒲、六博、投壶等赌博活动列在一起加以禁止。《佛说长阿含经》明确禁止僧众“棋局博弈”。《佛说梵志阿颰经》中有“不得樗蒲、博弈、观郊诸戏”的戒规。汉译佛经中还有博弈丧财的观点,甚至把博弈与酒色相提并论。《别译杂阿含经》就说:“博弈相侵欺,损丧钱财尽。”《杂阿含经》指出博弈与酒色“费丧于财物”。《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还说要去其他地方经商营利的商人,“有其三患,所谓博弈以及酒色”。
汉译佛经中也有对围棋、博弈持认可、宽容态度的内容。《莲华面经》云:“复有比丘,围棋六博,以自活命。”意谓又有和尚以围棋、六博修养性命,可见《莲华面经》认为围棋可以修身养性。《维摩诘经》云:“若在博弈戏乐,辄以度人。”意谓如果用六博、弈棋娱乐,就以之度人。汉译佛经中还有棋艺具有智慧的观点,以及佛陀释迦牟尼会博弈诸技的记载。《佛本行集经》记载释迦牟尼为太子时,“博弈樗蒲,围棋双六,握槊投壶,掷绝跳坑,种种诸技,皆悉备现。如是技能,所试之者,而一切处,太子皆胜”。《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也记载释迦牟尼为太子时,“善解博弈、歌舞、戏乐,乃至一切世间工巧技艺,无不悉解”。谓释迦太子不但会局戏、围棋、唱歌、跳舞等,而且世间一切工巧技艺,无一不懂。这当然带有夸大、神化的成分。由此可见,汉译佛经对围棋、博弈的态度,是双重的、矛盾的。(www.chuimin.cn)
有关围棋文化的文章
围棋是一项体育运动,双方用黑白棋子在棋盘上对垒,互相吃掉对方棋子,占据其位,占位多者为胜,故名“围棋”。围棋蕴含丰富,故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围棋称为“弈”。《烂柯图》南朝以后,围棋又被称为“烂柯”。围棋又被称为“河洛”。“河洛”本是黄河与洛水的并称,也是“河图洛书”的简称。诗中的“吴图”,有人认为也是围棋的别称,这是不正确的。......
2023-11-21
自从《诗经》创立比兴手法以来,历代诗人大多继承这一传统手法,屈原发展为“香草美人”手法,唐宋诗词作家也多用比兴寄托手法表情达意,中国古代的围棋诗词也不例外。古代诗人常用多变的棋局形势来比喻变化纷纭的人世。古代诗人常用大地、田亩来比喻棋盘。用乌鸦、白鹭来比喻黑白棋子,大约始于宋徽宗赵佶,其《念奴娇》就用“寒鸦游鹭”比喻黑白棋子。......
2023-11-21
围棋棋局与“河图”“洛书”的图案十分相似,加之围棋弈法玄妙莫测,与《易》理颇有相通,因此,古人也把围棋称为“河洛”。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以及《周易》联系在一起,南宋理学家朱熹更是把“河图”“洛书”置于《易》学著作卷首,大加推崇。《河图》《洛书》《周易·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元代弈论家晏天章认为围棋与“河图”“洛书”之数同样机巧。......
2023-11-21
平安时代,不论宫廷、民间,围棋活动都较为活跃。平安时代,中日两国国手首次对战,开启了最早的围棋国际比赛。平安时代,菅原道真创作出颇有影响的围棋诗,这与围棋的普及、发展有关。7世纪到室町时代的七百多年,是日本围棋的迅速发展时期。......
2023-11-21
棋手既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又形成了平等竞争的氛围,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围棋的繁荣,日本围棋发展到了古代的最高峰。日本围棋界一般认为,由江户时代开始,日本围棋的水平已经超过中国。本因坊一共世袭了二十一世,江户时代的围棋名人共有10位,本因坊就有7位,足见其围棋水平之高、影响之大。这一时期,围棋的最高段位九段只能有一人,即为“名人”“棋所”。......
2023-11-21
围棋具有竞技性,弈棋就会产生输赢胜负,而输赢胜负靠的是弈棋者的智慧谋略、机心诡计,古代诗人对弈棋的计谋、输赢有不同的看法。意谓围棋是用黑白棋子来比赛、竞胜的,生死即输赢靠的是运用的机智权谋。然而,也有不少诗人对围棋运用机谋颇为不满,甚至用儒家的“仁”“义”思想给予批评。弈棋有输赢,希望赢棋而不想输棋是人之常情,但是古代诗人却能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下棋,并不过分看重输赢。......
2023-11-21
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袁枚好弈,与棋圣范西屏颇有交谊。他对范西屏特别喜欢,其《范西屏墓志铭》谓“有清弈国手曰范西屏”“余不嗜弈而嗜西屏”,并把范西屏与孔子的高徒颜回、曾参并称。范、施二人曾于此对弈十三局,留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著有小说《镜花缘》。李汝珍编有《受子谱》二卷,收让子谱250局。《受子谱》刊行后,深受文人以及弈界的推崇。......
2023-11-21
唐宋时期喜好围棋的僧人不少,其中也不乏高手,有的高手还与著名诗人有交谊,这些诗人有诗记录其弈棋活动。唐代的贯休和子兰,既是棋僧又是诗僧,两人都有诗写到弈棋活动。文同称赞僧人惟照的棋艺与国手相当,可以当他的围棋老师,可见惟照的棋技之高。可见野雪的棋艺超过当时的第一棋手吴嗣仙。大约经过两个时辰,大局初定,某生通盘计算,将要输棋。某生恍然大悟,连夜返回杭州,第二天中午到家,僧人已经在棋社了。......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