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立象尽意”而以卦象表达,围棋“以象达意”而以棋形表达。围棋的思维方式本质上也是象的思维,即以象达意。围棋的“以有象传无形”,正与《周易》“象”的思维相契合。棋盘上还有被称为“星”的9个小黑点,四角各一,四边各一,一个居中为“天元”,区域正与古人按星相图把中国分为九州相应。以《周易》象的思维方式来观察、理解棋局的展开,棋局中任何一个变化都是道之流行、变化的呈现。......
2023-11-21
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又称为“平安京时代”,相当于我国中晚唐至南宋末期。平安时代,围棋在日本社会各阶层开始流行,但主要还是流行于贵族阶层和僧侣阶层。平安时代的日本棋坛发生了很多重要事件,如中日围棋出现了国际比赛,日本出现了第一位围棋棋圣,还产生了专门的围棋诗歌和棋艺著作。这是日本围棋的大发展时期。
平安时代,不论宫廷、民间,围棋活动都较为活跃。公元894年,日本看到唐王朝逐渐衰落,文化丧失了先进性,于是废止遣唐使,开始发展自己独特的国风文化。对日本围棋来说,作为文化活动的一个部分,遂从学习、模仿中国棋艺转而变为自己独立发展。这个时期,日本围棋除了在贵族、僧侣阶层流行,还受到上流社会妇女的青睐。从日本广泛流传的《源氏物语》《枕草子》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围棋在当时的贵族和僧侣阶层的流行程度。僧侣喜好围棋,后来在日本围棋界,有很多著名棋手出自僧侣。
平安时代,中日两国国手首次对战,开启了最早的围棋国际比赛。据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记载,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日本王子与唐朝棋待诏顾师言对弈,至三十三手后,顾师言下出镇神头之着,日本王子主动认输。对于这段记载,一些日本围棋史家出于“围棋上国”意识而不愿承认,但是《旧唐书·宣宗本纪》也有记载:“大中二年三月己酉,日本国王子入朝,贡方物。王子善棋,帝令待诏顾师言与之对手。”
平安时代,菅原道真创作出颇有影响的围棋诗,这与围棋的普及、发展有关。菅原道真(845—903)是一个以博学多才著称的公卿,公元894年,被任命为遣唐大使,但是他建议终止遣唐使团并得到天皇的同意,于是持续了二百余年的遣唐使历史至此告终。菅原道真曾用汉文写有围棋诗,《菅家文草》中收有他创作的四首,分别作于青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其中的《山家晚秋》写他与友人对弈,并称围棋为“坐隐”;《围棋》一首,运用了“烂柯”的典故;《观王度围棋》一首,提到唐代著名棋待诏王积薪,并谓王积薪是王度的本家。由此可见,我国围棋文化对日本的巨大影响。
平安时代的醍醐天皇(897—930在位)时期,日本出现了一位有名的棋圣宽莲。这位棋圣就是剃头匠出身的橘良利,后来在仁和寺出家为僧,法名宽莲。宽莲最初对围棋仅略知一二,当了和尚之后,每天除了诵经念佛,无所事事,遂潜心钻研围棋,棋技迅速提高,后来全国上下无一人能和他下对子棋,日本棋界人士都推崇他是第一位棋圣。
醍醐天皇喜好围棋,听说宽莲大名,便召他进宫较量棋艺。陪侍天皇下棋是一种荣耀,然而宽莲却不太在意,偏要让天皇二子。但他在行棋时,又有意下成细棋,最后只赢一目。这一来,天皇虽然输了,却还有面子。天皇高兴之下,便赐给他一个御用的金枕头,又暗中让侍卫拦住他检查,把金枕头收回来。又一次下棋时,宽莲预先制作了一个大小相仿的木枕头,外边贴以金箔,藏在身上。天皇果然又赐金枕头,他就真假对换,真枕贴身藏着,捧着假枕慢慢走出来。侍卫又来没收时,他装作气愤的样子,将假枕头丢到旁边的一口枯井里,趁侍卫打捞之时溜出宫中。回去之后,他立即把金枕头打碎卖了,用卖的钱在仁和寺旁边修建了一座弥勒寺,并自任方丈。醍醐天皇对宽莲的行为也不计较,仍然经常召他进宫对弈。后来,在宽莲的悉心指导下,醍醐天皇棋艺进步,真正达到了宽莲授先二子的水平。(www.chuimin.cn)
延喜十三年(913),宽莲写成围棋理论著作《棋式》一书,并献给醍醐天皇。这是日本最早的一本棋著,可惜没有流传下来,《群书类丛》里辑录了散佚的一些内容。
2.镰仓至室町时代围棋的持续发展
日本镰仓时代(1185—1333,相当于我国南宋末期到元朝晚期),围棋在社会上持续发展,并在武士中传播开来。在紧张的战争空隙,武士们也迷恋黑白棋子,通常要下下围棋,用以放松情绪,拓展思维。这大概也是围棋的思维方法与战争的战略战术相通的缘故吧。
公元1199年,日本棋圣玄尊法师编写成《围棋式》一卷,浅近易懂,为围棋在日本的普及开辟了道路。《围棋式》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完整棋书,在日本围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日本室町时代(1336—1573,相当于我国元代晚期到明代中期),围棋在日本各个阶层广泛流行,技艺高超的棋手备受人们尊重,围棋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和发展。
7世纪到室町时代的七百多年,是日本围棋的迅速发展时期。从7世纪围棋传入日本到因涉赌被禁,再到奈良时代围棋在宫廷的盛行,然后到平安至室町时代的普及与飞跃发展,尤其是终止遣唐使之后围棋走向独立发展并形成全国性的活动,其间虽然有波折,但是为日本围棋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关围棋文化的文章
《周易》“立象尽意”而以卦象表达,围棋“以象达意”而以棋形表达。围棋的思维方式本质上也是象的思维,即以象达意。围棋的“以有象传无形”,正与《周易》“象”的思维相契合。棋盘上还有被称为“星”的9个小黑点,四角各一,四边各一,一个居中为“天元”,区域正与古人按星相图把中国分为九州相应。以《周易》象的思维方式来观察、理解棋局的展开,棋局中任何一个变化都是道之流行、变化的呈现。......
2023-11-21
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袁枚好弈,与棋圣范西屏颇有交谊。他对范西屏特别喜欢,其《范西屏墓志铭》谓“有清弈国手曰范西屏”“余不嗜弈而嗜西屏”,并把范西屏与孔子的高徒颜回、曾参并称。范、施二人曾于此对弈十三局,留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著有小说《镜花缘》。李汝珍编有《受子谱》二卷,收让子谱250局。《受子谱》刊行后,深受文人以及弈界的推崇。......
2023-11-21
围棋之道与兵家之道颇为相通。古代的学者、弈论家大多认为围棋与兵法相通。东汉经学家马融的《围棋赋》也说:“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敦煌写本北周《棋经》也沿袭以兵法解棋的路数,如“兵书云‘全军第一’,棋之大体,本拟全局”,意谓兵书说保全军队的实力为第一,弈棋的要旨本来也是保全大局。《隋书·经籍志》将围棋方面的著作列入兵家部中,可见史家也认为围棋与兵法相通。......
2023-11-21
道家是我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以“道”为核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古人认为,弈棋之道与神秘玄妙、变化莫测的道家之“道”颇有相通之处。弈棋又称“手谈”,讲究于无声之中知晓局中奥妙,进而明了胜负。围棋作为“坐隐”“忘忧”之物,能让人精神愉悦,契合道家的人生追求,所以古代的仙家、隐士大多喜欢围棋,通过弈棋达到精神的逍遥游。......
2023-11-21
有的棋手喜欢拿一道具在手中把玩,用以调整心情和对局节奏,较为常见的是扇子,这也成了围棋文化的一种常见元素。中国有些棋手还喜欢带风油精。(五)坐姿与仪表中国人讲究“站有站样,坐有坐样”,下棋时也是一样。对弈中应节制吸烟。这既是围棋规则,又是下棋礼仪。当双方同意终止棋局后,应共同将棋子收拾干净并装入棋盒中。......
2023-11-21
邯郸淳《艺经·棋品》以一品“入神”为最高级别、以九品“守拙”为最低级别,而日本围棋段位则以九段为最高级别。日本围棋在段下还分九级,一级最高,九级最低。一级的水平接近一段,九级的水平则相当于完全了解围棋的游戏规则。日本全国的围棋爱好者号称1000万,获得段位的约有15万。日本棋院在院生之间举行选拔赛,相当于段位赛,叫大手合。日本棋院原规定各级院生均需通过大手合赛获得段位资格证书。......
2023-11-21
唐宋时期喜好围棋的僧人不少,其中也不乏高手,有的高手还与著名诗人有交谊,这些诗人有诗记录其弈棋活动。唐代的贯休和子兰,既是棋僧又是诗僧,两人都有诗写到弈棋活动。文同称赞僧人惟照的棋艺与国手相当,可以当他的围棋老师,可见惟照的棋技之高。可见野雪的棋艺超过当时的第一棋手吴嗣仙。大约经过两个时辰,大局初定,某生通盘计算,将要输棋。某生恍然大悟,连夜返回杭州,第二天中午到家,僧人已经在棋社了。......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