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懒予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始终掌握住先手而不丢失。汪汉年,其名不详,安徽歙县人。顺治十六年,周东侯、汪汉年与国手盛大有、程仲容于杭州棋会对弈,汪汉年的《眉山墅隐》收有对局全谱。擅画,棋名甚高,《白鹤外史》谓“盛大有年,吴下弈手第一”。生长于围棋之乡,以擅弈闻名。......
2023-11-21
从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到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李氏朝鲜,或者简称为李朝(公元1392—1910年,相当于我国明代洪武二十五年至辛亥革命时期)。李朝是朝鲜半岛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围棋成为士大夫及贵族阶层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棋手还不是一种专门的职业。这一时期,朝鲜半岛的围棋水平逐渐下降,甚至一度落于日本之下。到了李朝后期,由于中日两国均开始闭关锁国,李朝与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中断,只有前往北京的“燕行使”与前往日本江户的“通信使”等少数使者与国外存在围棋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半岛的围棋活动陷入无法与外界交流的境地,国内的围棋水平也停滞不前。
李朝时期的贵族以讲究繁文缛节著称,这种风气自然影响到作为贵族娱乐活动的围棋,由此形成了朝鲜半岛流行的“巡将围棋”。到了20世纪,朝鲜半岛仍然保留着围棋的“巡将制度”,它的棋规与中日围棋有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座子。即双方在对弈之前要先摆放座子,而“巡将围棋”的座子多达17个,其中黑子九个,白子八个,然后由白方开局,黑方随后。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木画紫檀棋局”,一般认为是唐玄宗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礼物,但也有人根据圣武天皇记录礼品的簿册“奉货账”,认为当是李朝贡品,因为这个紫檀棋局在十九道棋盘上镶有17个星位。这种座子制度与当时的中日围棋都不相同,中国传统围棋的座子,黑白两方各在对角线上放置二子,共有四子,而日本则大约在16世纪永禄年间(1558—1570)已经废除了“座子”制度。李朝“巡将围棋”过多的座子,严重束缚了棋手的思考和限制了边角变化,这导致了李朝围棋在近代的衰落。(www.chuimin.cn)
二是胜负计算法也有独特之处。李朝围棋沿用中国数目法,却又规定终局后双方所围地域内的冗子均要取走,再比较目数的多少。这样一来,单劫的价值有可能大大增加,单官也可能有目。
有关围棋文化的文章
周懒予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始终掌握住先手而不丢失。汪汉年,其名不详,安徽歙县人。顺治十六年,周东侯、汪汉年与国手盛大有、程仲容于杭州棋会对弈,汪汉年的《眉山墅隐》收有对局全谱。擅画,棋名甚高,《白鹤外史》谓“盛大有年,吴下弈手第一”。生长于围棋之乡,以擅弈闻名。......
2023-11-21
关于围棋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一直未有定论,还有待学术界继续探讨,但围棋的定型,应该是在春秋时期。根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围棋已经在社会上比较流行了。由此可知,下围棋在春秋时期已经很普遍了,而且下围棋的人颇看重其竞技性。这样的围棋国手,应该是层层决胜出来的,可见战国时期齐国境内围棋的盛行。......
2023-11-21
京师派的领袖是颜伦、李釜。颜伦,字子明,或说号橘园,是京师派的开创者,与永嘉派的鲍一中南北齐名,弈棋能预判输赢若干子。颜伦晚年惨败于二十岁游京师的余姚人岑乾之手。颜伦离去,李釜成为嘉靖至万历年间最负盛名的京师派国手。余姚人岑乾大胜京师派领袖颜伦,标志着全国弈坛三派鼎立的局面开始被打破,以余姚岑乾、扬州方新、福建蔡学海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少壮派开始渐次崛起,预示着一个群雄混战的时代即将到来。......
2023-11-21
不过武则天不管三七二十一,非要将其置于死地。恰好在洛阳发生了一起谋反案,此案由许敬宗负责审理。李治命许敬宗进一步审理此案。过了两天,许敬宗向李治上奏:“陛下,当事人一再承认与长孙无忌一同谋反,我也一再检查供词,情节属实,请陛下依法逮捕长孙无忌。”一旦她正式当上皇后之后,就开始独揽大权,李治反而受她摆布了。李治同意他的意见,命他起草废掉皇后的诏令。从此,武则天基本上完成了“清君侧”。......
2023-08-26
棋手既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又形成了平等竞争的氛围,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围棋的繁荣,日本围棋发展到了古代的最高峰。日本围棋界一般认为,由江户时代开始,日本围棋的水平已经超过中国。本因坊一共世袭了二十一世,江户时代的围棋名人共有10位,本因坊就有7位,足见其围棋水平之高、影响之大。这一时期,围棋的最高段位九段只能有一人,即为“名人”“棋所”。......
2023-11-21
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周武王听说后,就以朝鲜封给他,作为他的领地。但是,至迟在南朝刘宋末年之前,朝鲜半岛已经有围棋活动了。唐代史家编纂的史书中有对朝鲜半岛围棋的记载。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朝鲜半岛以百济的围棋风气最浓,而百济的围棋应该是南朝时从我国传入的。这些使者、学者的往来,应当有围棋的传播与交流。......
2023-11-21
道教风水观念讨论道教典籍中有众多风水术数内容,这充分说明汉魏六朝时期道教对民众风水信仰的关注和重视。不仅修道能够避开营建中的种种吉凶禁忌,而且道教还赋予其经文以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试图以此来取代种种风水术的具体吉凶推演原则。因此,道教对风水术的吸收、改葬和对民众风水信仰的引导、转化甚至禁止,都是出于其弘教的需要,这种看似矛盾的风水观念,真实地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民众生活中风水信仰的重要地位。......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