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李朝时期围棋与巡将制概述

李朝时期围棋与巡将制概述

【摘要】:到了李朝后期,由于中日两国均开始闭关锁国,李朝与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中断,只有前往北京的“燕行使”与前往日本江户的“通信使”等少数使者与国外存在围棋交流。李朝时期的贵族以讲究繁文缛节著称,这种风气自然影响到作为贵族娱乐活动的围棋,由此形成了朝鲜半岛流行的“巡将围棋”。

从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到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李氏朝鲜,或者简称为李朝(公元1392—1910年,相当于我国明代洪武二十五年至辛亥革命时期)。李朝是朝鲜半岛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围棋成为士大夫及贵族阶层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棋手还不是一种专门的职业。这一时期,朝鲜半岛的围棋水平逐渐下降,甚至一度落于日本之下。到了李朝后期,由于中日两国均开始闭关锁国,李朝与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中断,只有前往北京的“燕行使”与前往日本江户的“通信使”等少数使者与国外存在围棋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半岛的围棋活动陷入无法与外界交流的境地,国内的围棋水平也停滞不前。

李朝时期的贵族以讲究繁文缛节著称,这种风气自然影响到作为贵族娱乐活动的围棋,由此形成了朝鲜半岛流行的“巡将围棋”。到了20世纪,朝鲜半岛仍然保留着围棋的“巡将制度”,它的棋规与中日围棋有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座子。即双方在对弈之前要先摆放座子,而“巡将围棋”的座子多达17个,其中黑子九个,白子八个,然后由白方开局,黑方随后。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木画紫檀棋局”,一般认为是唐玄宗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礼物,但也有人根据圣武天皇记录礼品的簿册“奉货账”,认为当是李朝贡品,因为这个紫檀棋局在十九道棋盘上镶有17个星位。这种座子制度与当时的中日围棋都不相同,中国传统围棋的座子,黑白两方各在对角线上放置二子,共有四子,而日本则大约在16世纪永禄年间(1558—1570)已经废除了“座子”制度。李朝“巡将围棋”过多的座子,严重束缚了棋手的思考和限制了边角变化,这导致了李朝围棋在近代的衰落。(www.chuimin.cn)

二是胜负计算法也有独特之处。李朝围棋沿用中国数目法,却又规定终局后双方所围地域内的冗子均要取走,再比较目数的多少。这样一来,单劫的价值有可能大大增加,单官也可能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