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四位围棋大家: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与施襄夏

四位围棋大家: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与施襄夏

【摘要】:然而,若干年后,程兰如年纪大了,遂被范西屏和施襄夏击败。范西屏和施襄夏是同乡,年龄相近,未出名前,常在一起下棋。

1.同为“国弈”的梁魏今、程兰如

梁魏今、程兰如在四大家中年辈较长,成名于康熙后期,扬名于雍正乾隆初年。

梁魏今(约1680—?),一作会京、魏金,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回族。自幼学棋,年轻时曾与徐星友对弈数局,互有胜负,不相上下。程兰如击败徐星友驰名棋坛后,梁魏今和他对局尤多,现存棋谱30余局,邓元鏸从两人对局中辑出十四局,编入《四大家棋谱》,其中程胜十局,梁胜四局,但胜负的差距不大,有的仅半子之差。梁魏今对后辈范西屏和施襄夏都有过指导。他曾经带着施襄夏到过乌程(今浙江吴兴)的岘山,在泉边启发施襄夏的棋思,以流泉喻棋理云:“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任其自然而与物无竞,乃弈之道也。子锐意深求,则过犹不及,故三载未脱一先耳。”(施襄夏《弈理指归自序》)施襄夏心领神会,棋技大进,可以同许多先辈高手分先抗衡。施襄夏说:我少年时代就与梁、程二位前辈有了交往,他们让我先下,下过数局之后,感到收获颇大。邓元鏸在《弈评》中说:“梁魏今如鲁灵光殿,岿然独存。”并引吕耀先之语云:“梁魏今如幽燕老将,神完气壮。”鲍鼎《蜗簃弈录》云:“程、梁对局最为细腻风光,不必标新立异,而落落词高,令人有阳春白雪之叹。”梁魏今的棋风,以奇巧多变为最大特点。施襄夏《弈理指归序》云:“奇巧胜者梁魏今。”

程兰如(约1692—?),名慎诒,又名天桂,字纯根,新安(今安徽歙县)人。程兰如出生在围棋之乡,自幼喜好围棋,初拜当地棋手郑国任为师,不久就艺过其师,郑国任因此退出弈坛。壮年游京城,与前辈国手徐星友对弈10局,相传因主事者忌徐星友盛名,怂恿众国手暗中帮助程兰如,加之徐星友年过六旬,而程兰如正值壮年,徐星友屡败,遂退归武林(今浙江杭州)。程兰如胜徐星友后,棋艺独步一时,曾是范西屏、施襄夏最强劲的对手。龚炜《巢林笔谈》云:“有施生襄夏、范生西屏皆浙中年少,与新安程兰如鼎足,莫出其上者。”然而,若干年后,程兰如年纪大了,遂被范西屏和施襄夏击败。鲍鼎《国弈初刊序》记载有程兰如“争天下国手”而不敌范西屏之事:当初程兰如在某藩王府第与众多高手争夺“天下国手”之名,除程兰如外,同时还来了17人,范西屏最年轻。程兰如已经战胜了16人,最后轮到范西屏,一局棋下了两天没有下完。程兰如看了棋局形势,经过计算,发现自己最终要输半个子。由于范西屏是个穷士,程兰如对范西屏说,如果他让半个子,就送给他“五百金”,范西屏就答应了。程兰如就夺得了“天下大国手”的称号,那时的达官贵人,拿着钱财争相迎接程兰如,程兰如因此棋名显赫。范西屏后悔莫及,打算前往报复,程兰如听说范西屏要来,就立即躲避而前往他处,如果两人恰好遇到,程兰如则以年老推辞而不与对弈。

乾隆十九年(1754),程兰如年逾六旬,携新秀韩学元、黄及侣在扬州晚香亭对弈一月有余,他精选其中15局,评定为棋谱,用以记录那时的雅集,这就是《晚香亭弈谱》。施襄夏曾“盛推此谱与徐星友所著《兼山堂》同为弈学大宗”。

程兰如的棋博大深厚,棋路清晰,以着法浑厚见称。邓元鏸《弈评》云:“程兰如如齐楚大国,地广兵强。”施襄夏谓程兰如“以浑厚胜”。

程兰如象棋棋艺的造诣尤为精湛,李斗《扬州画舫录》云:“程兰如弈棋不及施、范,而象棋称国手。”可见,程兰如是继过百龄之后弈坛的又一位“双枪将”。

2.同为“棋圣”的范西屏和施襄夏

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和施襄夏四大家中,范西屏和施襄夏的成就最高,是雍正、乾隆弈坛的双子星座,被称为“棋中李杜”。两人同时同里同学,棋艺旗鼓相当,同享“棋圣”荣誉,同臻座子时代的绝境,达到了古代围棋的最高水平。邓元鏸有诗对两人评价颇高:“范施驰誉在雍乾,如日中天月正圆。棋圣古今推第一,后无来者亦无前。”

范西屏(1709—1769),名世勋,浙江海宁人。其父嗜弈,不理生计,以至家道败落。受父亲的影响,范西屏从小喜好围棋,并师从邑中名手张良臣学弈,随后又拜山阴名手俞长侯为师。俞长侯棋艺三品,范西屏12岁便与老师齐名,曾受先和俞长侯对弈七局,俞长侯连败,自知不是敌手,从此师徒不再对弈。范西屏“年十三即成国手”“十六岁以第一手名天下”。袁枚《范西屏墓志铭》记载说:雍正、乾隆年间,天下太平,士大夫闲暇时,争着备办彩色丝织品以作馈赠礼物,招来围棋高手与范西屏对弈较量,以之作为娱乐。毛祥龄《墨余录·弈艺》记载:乾隆初,朝中权贵热衷弈棋,因此四方的善弈之士,全部聚集京城,以海宁人范西屏最为杰出。邓元鏸《合刻〈弈理指归图〉〈桃花泉弈谱〉序》云:“范西屏先生复选择变化即其心得,著《桃花泉弈谱》,戛戛独造,不袭前贤。”

施襄夏(1710—1771),名绍暗,字襄夏,号定庵,浙江海宁人。幼年体弱多病,喜欢安静。范西屏师从俞长侯学弈,12岁即与其师齐名,让施襄夏十分羡慕,就也拜俞长侯为师学弈,一年后,便能与范西屏对子(对子即对局不让子)争先了。施襄夏曾向前辈国手徐星友请教,受三子对弈,徐星友赠以《兼山堂弈谱》,施襄夏深入钻研多年,获益良多。施襄夏游湖州,在知府唐敔堂的官署中遇到前辈国手梁魏今、程兰如,受先对弈,颇得辅导之益。施襄夏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名师。乾隆十七年(1752),施襄夏客居扬州,与棋手对弈并教授弟子,四年后写成《弈理指归》一书。乾隆三十二年(1767),施襄夏客居苏州,著《弈理指归续编》授门士李良。邓元鏸《合刻〈弈理指归图〉〈桃花泉弈谱〉序》说:海宁施襄夏先生所著《弈理指归》,博大深微,对于以前棋谱中重复出现的、务虚少实的,则删去不收录,围棋的义理,阐述得比较全面。(www.chuimin.cn)

范西屏和施襄夏是同乡,年龄相近,未出名前,常在一起下棋。杭世骏《海域杂吟》诗自注谓:范西屏、施襄夏两人,棋品都是海内第一手,林凤溪当海宁县令时,曾经邀请两人到官署一决胜负。林凤溪为海宁县令,时在雍正十一年至乾隆元年,范、施两人均是二十余岁。鲍鼎《国弈初刊序》说:施襄夏、范西屏年轻时,在京城对弈十局,施襄夏输了七局,就嫉妒范西屏,并闭口不谈此事。乾隆四年(1739),浙江平湖(别称当湖)士大夫张永年聘请范西屏、施襄夏到家中教棋,范、施二人在张家中对弈十三局,后人称为“当湖十局”。“当湖十局”是范西屏、施襄夏两人一生中最为精妙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对局中登峰造极之局,创造了清代围棋,也是整个中国古代围棋的最高峰。同代棋手对“当湖十局”评价很高,钱保塘《范施十局序》云:

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虽寥寥十局,妙绝千古。

施襄夏的棋艺比范西屏略逊一筹,陆以湉《冷庐杂识》云:

本朝弈国手首称范西屏世勋,施襄夏绍暗次之,皆海宁人。范著《桃花泉棋谱》,施著《弈理指归》,并行于世。

袁枚《范西屏墓志铭》记载两人对弈时的情状:施襄夏下棋时皱眉沉思,有时到太阳偏西未下一子;范西屏却游玩歌唱,落子后就睡觉打鼾。袁枚曾经看见过两人对弈,范西屏全局僵死,旁观者都推测无法挽救了。一会儿,往复提吃一子,则全盘皆活。袁枚还感叹:哎呀,范西屏之于围棋,可谓棋圣啊!

范西屏和施襄夏的棋艺、棋风各擅其妙。范西屏不拘常套,灵活变化,奇妙敏捷;施襄夏邃密精严,含蓄深厚,操算深远。邓元鏸《弈评》云:

施定庵如大海巨浸,含蓄深厚;范西屏如崇山峻岭,抱负高奇。

邓元鏸《范施十局序》云:

国朝名手如林,海宁范西屏、施定庵两先生尤为杰出。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定庵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论者方(比)之诗中李、杜,洵(诚然)为至当(最恰当)。

邓元鏸认为弈论家把棋中范西屏、施襄夏比喻为诗中李白、杜甫,确实是最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