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晚唐围棋的对外交流:围棋文化互通

晚唐围棋的对外交流:围棋文化互通

【摘要】:王子善围棋,宣宗敕令棋待诏顾师言与之对弈。顾师言与王子对局,下到第三十三子,胜负未决。田村孝雄的《细说围棋》认为:与顾师言对弈的不是日本王子,而是一个日本棋士,是第十二次日本遣唐使临时加插的成员——伴小胜雄,存心想来大唐显示日本棋士的威风。渡部义通的推测,符合“王子”身份,时间吻合,比较合理。诗歌赞扬朴球棋艺高超,对他回国后难觅敌手表示遗憾,也表达了对朴球的不舍之情。

1.棋待诏顾师言与日本王子的中日棋战

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日本国王子来朝,棋待诏顾师言奉命与之对弈,这应是最早的中日棋战,也应是最早的国际围棋比赛。唐人苏鹗的《杜阳杂编》记载:大中年间,日本国王子前来朝见,进献宝器、音乐,宣宗安排乐舞杂技和珍馐美馔接待。王子善围棋,宣宗敕令棋待诏顾师言与之对弈。王子献上苍青色玉石制的围棋盘,冷暖玉石制的围棋子,说:“本国东边三万里,有个集真岛,岛上有个凝霞台,台上有个手谈池,池中生玉棋子,天然形成,黑白分明,冬温夏冷,所以叫作冷暖玉。又出产如楸玉,形状类似楸木,雕琢成棋盘,光滑明亮,可以照物。”顾师言与王子对局,下到第三十三子,胜负未决。顾师言害怕辜负皇上的使命,非常紧张,以致手心出汗,经过凝神深思,才敢落子。顾师言下的“镇神头”,乃“解两征势也”。王子睁大眼睛,缩回手臂,表示服输,回头问鸿胪寺官员:“顾师言待诏是贵国第几手?”鸿胪寺官员撒谎说:“第三手。”其实,顾师言是第一手。王子说:“我希望与第一手对弈。”鸿胪寺官员说:“王子要胜了第三,才能见第二;胜了第二,才能见第一。现在急于见到第一,可能吗?”王子感叹说:“我们小国的第一,确实不如大国的第三。”如今的好事者还保存有“顾师言三十三镇神头图”。

顾师言和日本王子对弈之事,《旧唐书·宣宗本纪》也有记载:

大中二年三月己酉,日本国王子入朝,贡方物。王子善棋,帝令待诏顾师言与之对手。

日本王子是谁,日本学者有专门探讨。田村孝雄的《细说围棋》认为:与顾师言对弈的不是日本王子,而是一个日本棋士,是第十二次日本遣唐使临时加插的成员——伴小胜雄,存心想来大唐显示日本棋士的威风。但是伴小胜雄入唐是在桓武天皇延历二十三年,相当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他不可能在大唐滞留四十余年才与顾师言对局。日本历史学家渡部义通的《古代围棋逍遥》认为:“日本王子可能是高岳亲王(平城天皇的儿子)。高岳亲王于仁明朝承和二年(835)随第十三次遣唐使入唐,于阳成朝元庆四年(880)归国途中殁,前后在唐共45年,而大中年间(847—859)他当然在唐。”渡部义通的推测,符合“王子”身份,时间吻合,比较合理。

2.在唐朝充任棋待诏的新罗留学生朴球

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促使新罗派遣大批留学生到京城长安学习,有的留学生学会围棋后还成为棋待诏。在唐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留学生人数最多,仅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学成归国的就有一百多人。新罗留学生崔致远还在唐考中进士,并在唐做官,他的《桂苑笔耕集》还记录了盛唐国手、棋待诏王积薪的故事。新罗留学生朴球还以客卿身份在唐宫廷充任棋待诏多年,他归国时,晚唐诗人张乔还写有《送棋待诏朴球归新罗》:(www.chuimin.cn)

海东谁敌手,归去道应孤。

阙下传新势,船中复旧图。

穷荒回日月,积水载寰区。

故国多年别,桑田复在无。

首联谓朴球回到海东地带,弈棋就没有敌手,回国后应感到棋道孤单;颔联谓唐朝京城在流传新的棋谱,而朴球却在新罗船中重布旧棋图;颈联谓日月旋转,照耀边荒之地,积水成海,海上也有人间;尾联谓朴球离别故国多年,不知家乡植桑种粮的田地还在否?诗歌赞扬朴球棋艺高超,对他回国后难觅敌手表示遗憾,也表达了对朴球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