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时期,围棋活动进一步活跃,擅长围棋的文人士大夫增多,著名诗人杜甫、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都会围棋。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白居易表明对立功立名已不再关心,成天沉溺于弈棋赌酒。元稹,诗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也善围棋。其《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云:“茶炉依绿笋,棋局就红桃。”......
2023-11-21
唐代的文人士大夫,“琴棋书画”是必有的修养。晚唐人张彦远(815—907)《法书要录》卷三云:“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因而晚唐时期,文人士大夫能诗善弈,非常普遍,如著名诗人杜牧、李远、张乔、皮日休、司空图、韩偓等。
晚唐诗人杜牧有两首送别王逢的诗,让我们知道了王逢是唐文宗时的围棋国手。他的《送国棋王逢》云:“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浮生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从中可知,杜牧善棋,而与国手王逢对弈时,王逢要让他“一路”,杜牧希望以后经常和王逢弈棋以消磨时光。他的《重送绝句》赞扬王逢棋艺的高妙,表达对王逢别后的思念:
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
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复吴图。
喜好围棋的李远(?—860),字求古,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唐文宗太和五年(831)进士,历任杭州、忠州、岳州、江州刺史,官至御史中丞。他的好友温庭筠《寄岳州李外郎远》诗云“湖上残棋人散后,岳阳微雨鸟来迟。”李远诗中也多写自己弈棋,如“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而且还差点因为所写“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唯消一局棋”两句诗丢官。宋人赵令畤《侯鲭录》记载:“唐杭州缺刺史,欲除李远为守。宣宗曰:‘远诗云:“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唯消一局棋。”如此安能治民?’”好在有宰相令狐绹为李远辩解说:“诗人托此以遣兴耳,未必实然。”唐宣宗才答应说:“且令往试观之。”李远逝世后,其好友卢尚书写的哀悼诗《哭李远》也提到他喜好的围棋:“才收北浦一竿钓,未了西斋半局棋。”
常与棋待诏、僧侣棋友交游的诗人张乔,字伯达,池州(今属安徽贵池)人,生卒年不详。黄巢之乱,隐居九华山,与李昭象、顾云辈为方外友。他好棋善弈,写有《送棋待诏朴球归新罗》《赠棋僧侣》《咏棋子赠弈僧》等诗。其《赠棋僧侣》云:
机谋时未有,多向弈棋销。
已与山僧敌,无令海客饶。(www.chuimin.cn)
静驱云阵起,疏点雁行遥。
夜雨如相忆,松窗更见招。
诗中赞扬棋僧的计谋多在下棋时消除,棋技与山僧相当,不会令航海而来的棋手(似指新罗棋手)让一子。诗中还以战阵喻棋阵,“云阵”指军阵中一种蜿蜒曲折的横队,“雁行”指横列展开,似飞雁行列的阵势。末尾谓棋僧如果思念他,就召他去下棋。
皮日休喜好围棋,撰写有《原弈》一文,颇有影响。皮日休(834?—883?),字逸少,后改袭美,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襄阳鹿门山,自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鹿门子等。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为著作郎,迁太常博士。后出任毗陵副使。黄巢称帝,署为翰林学士。死因不明,或说为唐军所杀,或说为黄巢所杀。其《原弈》一文,探讨围棋的起源。针对“尧造围棋”的说法,指出围棋是“害”“诈”“争”“伪”之物,“不害则败,不诈则亡,不争则失,不伪则乱,是弈之必然也”,与奉行仁、义、礼、智、信的尧无关;认为围棋当出自战国纵横家之手,“则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岂曰尧哉!”皮日休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被元人虞集在《玄玄棋经序》中否定:“或者以为纵横之术者,非知道者也。”意思是说,认为围棋为纵横家所造者,不明棋道。
司空图晚年,弈棋炼丹成为主要生活内容。司空图(837—908),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十年(869)登进士第,历官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晚年隐居中条山王官谷。朱温篡唐,召为礼部尚书,不赴任;次年闻唐哀帝被弑,不食而卒。司空图的诗多写到围棋,其《下方》云:“细事当棋遣,衰容喜镜饶。”其《僧舍贻友》云:“竹上题幽梦,溪边约敌棋。”其《题休休亭》(一作《耐辱居士歌》)表现下围棋炼丹药,不问世事的晚年逸乐生活:“一局棋,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白日偏催快活人,黄金难买堪骑鹤。”
韩偓(842—923),字致尧,小名冬郎,号玉樵山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朱温专权,恨韩偓不依附自己,贬为濮州司马等职。后举家入闽依附闽王王审知而终。韩偓喜欢围棋,经常钻研棋技,其《安贫》诗云:“手风慵展一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说明他眼明时是常看围棋九局图的。他的棋技高超,明人陈继儒《珍珠船》记载:韩偓、姚洎都为翰林学士时,扈从唐昭宗到岐地。韩偓常与两个敕使下围棋,姚洎看见两敕使要输棋了,就以手扰乱棋局,使之难分输赢,韩偓就称姚洎为“白鹦鹉”。如果下棋时姚洎不在,两敕使将要输了,就大呼“白鹦鹉”,姚洎应声而至。所谓“白鹦鹉”,出自唐人郑处诲的《明皇杂录》:天宝年间,岭南进献白鹦鹉给朝廷,养在宫中,时间一长,驯服和顺,颇为聪慧,不仅洞晓言辞,还可讽诵诗词,唐玄宗和杨贵妃皆称呼它为“雪衣娘”。唐玄宗与“贵妃及诸王博戏,上稍不胜,左右呼‘雪衣娘’,必入局中鼓舞,以乱其行列,或啄嫔御及诸王手,使不能争道”。姚洎以手乱局,就像白鹦鹉飞入棋局扰乱棋阵,所以韩偓把姚洎呼为“白鹦鹉”。
有关围棋文化的文章
中唐时期,围棋活动进一步活跃,擅长围棋的文人士大夫增多,著名诗人杜甫、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都会围棋。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白居易表明对立功立名已不再关心,成天沉溺于弈棋赌酒。元稹,诗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也善围棋。其《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云:“茶炉依绿笋,棋局就红桃。”......
2023-11-21
王子善围棋,宣宗敕令棋待诏顾师言与之对弈。顾师言与王子对局,下到第三十三子,胜负未决。田村孝雄的《细说围棋》认为:与顾师言对弈的不是日本王子,而是一个日本棋士,是第十二次日本遣唐使临时加插的成员——伴小胜雄,存心想来大唐显示日本棋士的威风。渡部义通的推测,符合“王子”身份,时间吻合,比较合理。诗歌赞扬朴球棋艺高超,对他回国后难觅敌手表示遗憾,也表达了对朴球的不舍之情。......
2023-11-21
元朝国祚不长,围棋的成就不大,棋坛较为沉寂,没有出现像唐代王积薪、宋代刘仲甫那样的著名国手,喜好围棋的文人士大夫中,有名的有刘因、虞集、黄庚、叶颙等人。颔联描写棋盘上的黑白玉石棋子,就像天上敲碎的黑白云朵;中午时分窗前弈棋的落子声,多次惊破他人的睡梦。......
2023-11-21
明人冯元仲《弈旦评》云:山西洪洞广胜寺明应王殿西壁《弈棋图》正德之李文正、杨文襄、乔庄简,士大夫中之冠军也。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诗派领袖。......
2023-11-21
平安时代,不论宫廷、民间,围棋活动都较为活跃。平安时代,中日两国国手首次对战,开启了最早的围棋国际比赛。平安时代,菅原道真创作出颇有影响的围棋诗,这与围棋的普及、发展有关。7世纪到室町时代的七百多年,是日本围棋的迅速发展时期。......
2023-11-21
南宋的文人士大夫,受到统治者偏安享乐思想的影响,向往风雅清脱的生活,而弈棋正好成为忘忧遣闷,陶冶性情的生活方式。王十朋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不为所用,只好弈棋解忧。南宋人洪迈《夷坚志》谓“范元卿,以棋品著声于士大夫间”,经历过的庠序(指学校)、馆阁,无人不知。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也喜好围棋,所写诗歌涉及围棋的不少。宋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
2023-11-21
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袁枚好弈,与棋圣范西屏颇有交谊。他对范西屏特别喜欢,其《范西屏墓志铭》谓“有清弈国手曰范西屏”“余不嗜弈而嗜西屏”,并把范西屏与孔子的高徒颜回、曾参并称。范、施二人曾于此对弈十三局,留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著有小说《镜花缘》。李汝珍编有《受子谱》二卷,收让子谱250局。《受子谱》刊行后,深受文人以及弈界的推崇。......
2023-11-21
《周易》“立象尽意”而以卦象表达,围棋“以象达意”而以棋形表达。围棋的思维方式本质上也是象的思维,即以象达意。围棋的“以有象传无形”,正与《周易》“象”的思维相契合。棋盘上还有被称为“星”的9个小黑点,四角各一,四边各一,一个居中为“天元”,区域正与古人按星相图把中国分为九州相应。以《周易》象的思维方式来观察、理解棋局的展开,棋局中任何一个变化都是道之流行、变化的呈现。......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