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晋围棋活动:司马炎统一江南、宫廷争斗与士人之爱好

西晋围棋活动:司马炎统一江南、宫廷争斗与士人之爱好

【摘要】:据《晋书·杜预传》记载,司马炎统一了大部分地区,想进一步灭掉东吴时,朝廷大臣多数不同意,只有杜预、张华等少数人赞成。晋惠帝时,宫中弈棋还成为宫廷争斗的契机。在有名的羊氏家族中,棋艺超群。西晋士人,有的不但爱好围棋,而且还写有《围棋赋》。

1.西晋的宫廷弈棋

西晋时期,晋武帝司马炎喜好围棋,常和中书令张华、侍中王济对弈。据《晋书·杜预传》记载,司马炎统一了大部分地区,想进一步灭掉东吴时,朝廷大臣多数不同意,只有杜预、张华等少数人赞成。杜预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准备,上表给晋武帝,要求尽早征讨,但晋武帝仍然拿不定主意。杜预再次上表,当表文送到晋武帝面前时,他正和中书令张华下围棋,张华看见,立即推开棋局,拱手劝说:“陛下圣明神武,朝野清晏,国富兵强,号令如一。吴主荒淫骄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晋武帝被说服了,同意出兵伐吴。宋人李逸民编的《忘忧清乐集》保存有相传为司马炎和王济对弈的《晋武帝诏王武子弈棋局》。《晋书·王济传》记载:“王济,字武子,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棋艺过人的王济曾与棋技颇高的晋武帝对弈,不知不觉把脚伸到了棋桌下面,这在皇帝面前是非常无礼的举动,晋武帝就问在旁边观棋的东吴亡国之君孙皓:“你做皇帝时,为什么喜欢剥人的面皮?”孙皓看了看王济,故意说:“对君王无礼的人,就该剥他的面皮。”作为亡国之君的孙皓很无耻,降晋不觉得愧疚,反而借王济把脚伸到棋桌之下的过错以掩饰自己的暴行。后来“伸脚”一词遂有“讥刺不知亡国之耻者”的意思,意谓正应剥其面皮。

晋惠帝时,宫中弈棋还成为宫廷争斗的契机。惠帝在位,贾后专权,贾后的侄儿贾谧倚仗权势,常出入宫禁和非贾后所生的愍怀太子下围棋玩耍,还在弈棋时同太子争道。有一次,被成都王司马颖看见,司马颖怒斥贾谧无礼。贾谧就在贾后面前谗毁成都王和愍怀太子,贾后藉此达到了废除愍怀太子为庶人的目的,并逐成都王为平北将军。

2.西晋好棋的名士(www.chuimin.cn)

西晋著名书法家羊忱,因其既工书又善棋,在羊氏家族中特别著名。羊忱(260?—311),一名陶,字长和,泰山南城(今山东泰安)人,官至徐州太守。在有名的羊氏家族中,棋艺超群。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云:“羊长和博学工书,能骑射,善围棋。诸羊后多知书,而射、弈余艺莫逮。”

西晋士人,有的不但爱好围棋,而且还写有《围棋赋》。蔡洪,字叔开,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初仕吴,后仕晋,雅好围棋,撰有《围棋赋》描写对弈时的情状:面对棋局,一片寂静;棋子陈列,静默无声;奇思暗来,若有神助。曹摅(?—308),字颜远,谯国(今安徽亳州)人,博学有才藻,官至襄城太守,颇好围棋。作有《围棋赋》,序言谓自己“既好其事,而壮其辞”,赋文分为棋具、棋战、棋喻三段,描写棋战一段谓:双方对弈,棋子像星宿一样分布排列;像云一样汇聚中间,像网一样密布四边。四面包围出击作战,双方互相进攻征讨;用兵之象,有如六军的会合。张开两翼布设伏兵,挑动对手引诱敌方;纵然先锋失败,后队却要获胜。以棋局为战场,频繁对弈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