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龙江乡音首发碧桂园-龙江乡音

龙江乡音首发碧桂园-龙江乡音

【摘要】:我以镇文学会荣誉会长的名义与到会者分享《龙江印记》的编写历程。《龙江印记》是由本土文化研究者、爱好者以文章抒发情怀、以笔端缅怀往事故人。时任中共龙江镇党委书记为《龙江印记》撰写了序言:龙江,岭南重镇,千年名埠。首发式活动现场还为各嘉宾、各协会、各村居赠送了《龙江印记》新书。《龙江印记》书封

为促进龙江镇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2017年5月13日(星期六)上午在龙江碧桂园华府举行《龙江印记》首发——龙江文联系列活动暨碧桂园小萌龙龙蛋揭幕,活动由龙江镇宣传文体办公室主办、龙江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龙江镇党委委员、镇宣办主任赖朝辉,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副总干事、区文联秘书长俞虹,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宋庆发,镇文联主席张智超,以及镇相关领导、镇文联旗下各协会会长、村居代表等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齐聚各地文化界翘楚,印证了“锦屏山下多贤达,艺海持恒喜气融”,龙江拥有汇聚贤才的良好氛围。活动开始,首先由镇领导赖朝辉致辞,接着介绍《龙江印记》,该书是由精选出来的近年龙江本地文学人士作品汇编而成,标志着我镇文化事业工作者对“两龙文化”坚持不懈地发掘和创新,为群众带来更多的文化盛宴。下阶段镇委、镇政府将一如既往积极推动龙江文化事业发展。

随后,进行协会聘任仪式,由镇领导分别为镇集邮协会、镇文学会荣誉会长、会长及理事会成员等颁发聘书。

我以镇文学会荣誉会长的名义与到会者分享《龙江印记》的编写历程。

《龙江印记》是由本土文化研究者、爱好者以文章抒发情怀、以笔端缅怀往事故人。从采集民间故事、编辑文章到最终出版,历时三年多,由“沧桑岁月”“人文风采”“风土人情”和“诗情画意”四大部分组成。文人墨客以迥异文风,审视龙江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历程,又以散文、随笔、访谈、小小说、报告文学、诗词歌赋等不同题材增添故事观赏性。

时任中共龙江镇党委书记为《龙江印记》撰写了序言:(www.chuimin.cn)

龙江,岭南重镇,千年名埠。两江蜿蜒环绕,三峰遥相对峙。水若游龙,山若蟠龙,史称两龙。考古证实,早在3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在此刀耕鱼猎,始创文明。北宋时期始筑桑园堤围,蚕桑农业渐入佳境,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一船蚕丝去、一船白银回”的繁荣。20世纪70年代,桑基鱼塘被联合国称誉为自然生态农业典范。

经济兴而文风盛。唐开元年间,龙江出了第一位有史志可查的进士,及至近代,乃至当代,两龙人才辈出。事农经商、文治武功,均有不凡业绩和一批流芳万古人物。千百年的积淀和砺练,塑造了“崇文、厚生、守正、启新”的两龙人文特质。秉承这种人文特质,当代龙江人正在缔造新的辉煌。

本土一批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或探访山水、文章抒怀,或考究乡风民俗、缅怀往事故人,他们不同的审视角度,各异的文墨风格,汇成了颇具厚度和深度的《龙江印记》。品读此书,使我们又一次分享“两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邃智慧。

首发式活动现场还为各嘉宾、各协会、各村居赠送了《龙江印记》新书。碧桂园学校舞蹈队为与会者表演了精彩的歌舞节目。

《龙江印记》书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