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元代朱陆之学的发展趋势

元代朱陆之学的发展趋势

【摘要】:元代的道学发展呈现出地域不平衡的特点。这一做法反映了朱熹之后道学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理学在本体与工夫上力图综合心学的努力。元代道学不仅是朱熹理学的一枝独秀,心学一脉亦有所传承。《宋元学案·静明宝峰学案》叙赵偕和陈苑的生平及其言论精粹。总的来说,元代朱陆之学各有传承。此二极端,皆不能代表元代道学发展的趋势。不过,从元代道学发展的总趋势看,“和会朱陆”尽管难说成功,但毕竟开启了此种方向与可能性。

元代的道学发展呈现出地域不平衡的特点。就北方而言,自五代十国时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于辽始,南北声教不通,北方流传的儒学不过经生章句之学。赵复北上燕京之后,这一状况才渐渐发生改变。不过,这一过程也是缓慢地发生的。所以,许衡早岁所受的也不过是金“落第老儒”的“句读”。

赵复是将产生并兴盛于宋的道学传入北方的第一人。正是在赵复的影响下,杨惟中和姚枢谋建书院、宣传道学,影响了许衡、刘因、郝经、姚燧等一大批朱学的崇奉者。北方道学传衍中的这些代表人物,尽管在思想上比较相似,但在实践上却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待蒙元朝廷的态度上,同时也与他们亟欲“行道”和淡然“尊道”的现实选择密切相关。所以,许衡因其亟欲“行道”的现实选择,淡化夷夏之防,积极出仕,任国子监祭酒,进《时务五事》,推行汉法,使朱熹理学在北方得到发扬光大,并为元祐时期朱熹理学成为科举取士之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刘因则志在“尊道”,故对于仕元并无特别的兴趣,但也正因如此,刘因对道学在北方的传衍,做了更扎实、细致的工作,其思想(在本体论和工夫论上)也越过理学的藩篱,呈现出靠近心学的特点,而其影响可能也更为深入。

北宋时期本就有“道南”之说,此后,南方道学的风气日益浓厚。朱熹长期在南方讲论,门下弟子众多。其中,黄榦乃是得其真传者。从前文所引饶鲁的讲义中可知,深得成熟时期朱熹器重的黄榦提出了一个与《孟子集注》颇为不同的观点——“仁”就是“心”。这一做法反映了朱熹之后道学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理学在本体与工夫上力图综合心学的努力。或许,此种努力正反映了朱熹晚年的变化。此后,受到黄榦影响,饶鲁进一步凸显其“和会朱陆”的倾向;到饶鲁的再传弟子吴澄时,其以朱熹理学为据“和会朱陆”的倾向更加明显,无论在本体论还是在工夫论上,都可以见到朱熹理学和象山心学的影子。

元代道学不仅是朱熹理学的一枝独秀,心学一脉亦有所传承。元代象山心学的传人主要以陈苑(静明先生)和赵偕(宝峰先生)为代表。他们坚持陆学门墙,与朱熹理学(及其传承)敌垒。《宋元学案·静明宝峰学案》叙赵偕和陈苑的生平及其言论精粹。黄宗羲、全祖望认为,正是陈苑对陆学的传播,“人始知陆氏学”。当然,陈苑倡陆学,与其人格有一种良性的互动。黄宗羲、全祖望谓陈苑“生平刚方正大,于人情物理靡不通练。强御无所畏,奸慝无所逃,浮沈里巷之间,而毅然以昌明古道为己任。困苦终其身,而拳拳于学术异同之辨。无千金之产,一命之贵,而有忧天下后世之心。人之所是,不苟是也;人之所非,不苟非也”(150) ,可见其能挺立独立自主之人格,显见其与象山“先立乎其大”的学风相互呼应。至于赵偕,黄宗羲、全祖望谓其学“以静虚为宗,然其堕于禅门者,则慈湖之余习,要其立身行己,自可师也”(151) 。虽如此,黄宗羲、全祖望对静明、宝峰二先生亦有较高评价,说“若笃信而固守,以嗣槐堂之绪,静明、宝峰而已”

总的来说,元代朱陆之学各有传承。他们之间既有恪守各自门墙、相互敌垒者,亦有主张调和会通者。自元祐以朱学为科举取士标准之后,朱学大张,但其实际情况可能是,“士人但知有朱氏耳,然实非能知朱氏也,不过以科目为资,不得不从事焉”。宗朱者未必真知朱氏学,其攻讦陆学亦不免于意气,而宗陆者日益封闭和禅学化。此二极端,皆不能代表元代道学发展的趋势。与此相反,“和会朱陆”者虽然有不同的特点,如有援陆右朱者、有以朱补陆者,也有“出陆入朱”或“出朱入陆”的游龙走蛇者,却是元代道学发展的新趋向。不过,这些学者在“和会朱陆”的过程中,往往都未及体会朱、陆之间在本体论上的不同,而仅仅着眼于其“道问学”与“尊德性”、格物穷理与发明本心等为学宗旨或修养工夫上的争论,似乎仅靠这些显见的工夫论的差别,便足以区分朱、陆。因此,在朱、陆思想之边际未能厘清的情况下,他们“和会朱陆”的努力,很难说是成功的。不过,从元代道学发展的总趋势看,“和会朱陆”尽管难说成功,但毕竟开启了此种方向与可能性。更进一步,其时“和会朱陆”大体上是以陆学的本心论,兼取朱学的部分特点和理气论、理欲辨。从这个意义上讲,元代道学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心学之大张——最后即王阳明学说的兴起。因而,元代道学构成了宋、明之间的中介环节。

(1)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鲁斋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2995页。

(2) 参见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第6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不过,需要指出,我们虽在此处借鉴了侯外庐等先生的结论,但立论的基础有很大不同。

(3)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鲁斋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2994页。

(4)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鲁斋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3001页。亦可参见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第680页。

(5)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第680页。

(6) 同上书,第721—722页。

(7) 虞集:《送李扩序》,《道园学古录》卷五,第25页,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8)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草庐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3036页。

(9) 关于赵复的生卒年,侯外庐先生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主张他“大约生于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而卒年则在元大德十年(1306)以后,享年在八十岁以上”(见该书1997年人民出版社第二版之第683页)。但是,邱居里和魏崇武则分别指侯外庐等考证的赵复生卒年有误。他们认为,《宋明理学史》仅依据赵复《杨紫阳先生文集序》中的“遗稿”二字和杨奂卒于1255年,就断定该序中的“丙午”是公元1306年,证据不足。他们则根据赵复与杨奂、元好问、姚枢、郝经等人的交游状况,推测赵复的生年应该在1190年前后。而《杨紫阳先生文集》中的“丙午”,应当是杨奂去世前的1246年,所谓“遗稿”当是“兵火流离”中的遗稿,但关于赵复的卒年,二人则有较大的不同。此外,邱居里还考证姚燧的《序汉上赵先生死生》作于1289年,径称“其时赵复已死”。但是,姚燧在其中只是说“燧生也后,不及拜其履前”,据此得出赵复已死似乎证据不足(且姚燧生于1238年,三岁失怙,得伯父姚枢收养,由此可推测,姚燧所谓“生也后,不及拜其履前”或并不是生死暌违,而是因赵复隐居,不知所踪或不欲见人),而关于赵复生年仅以与其交游之人的相互称谓作判断,证据似也不足。总之,赵复的生卒年确实是一个谜题,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10) 《元史·赵复传》卷一八九,第431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但姚燧《牧庵集·序江汉先生死生》中记载的姚枢劝赵复的话有所不同。在《牧庵集·序江汉先生死生》中,姚枢是这样说的:“果天不君与,众已同祸。爰其全之,则上承千百年之统,而下垂千百世之洪绪者,将不在是身耶!徒死无义可。除君而北,无他也!”(姚燧:《序江汉先生死生》,《牧庵集》卷四)。

(11) ③④《元史·赵复传》卷一八九,第4314页。

(12) 李修生主编:《赵复·杨紫阳文集序》,《全元文》2,第203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13)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心学”,与后世称象山、阳明之“心学”不同。此“心学”乃是宋明道学所共享的“十六字心传”而为“学”。

(14) 李修生主编:《赵复·杨紫阳文集序》,《全元文》2,第203—204页。

(15) 所谓“三风十愆”,是指巫风“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淫风“殉于货、色”“恒于游、畋”和乱风“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等与统治者身份不相应的行为方式。

(16) 李修生主编:《赵复·杨紫阳文集序》,《全元文》2,第204页。

(17) 李修生主编:《赵复·杨紫阳文集序》,《全元文》2,第204页。句读和标点有所不同。

(18) 同上书,第205页。

(19) 《元史·赵复传》卷一八九,第4315页。标点有所改动。

(20)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第685—686页。

(21) 李修生主编:《郝经·与汉上赵先生论性书》,《全元文》4,第162—163页。

(22) 由于没有文献佐证,我们也只能推测赵复与郝经思想的差异所在。

(23) 《元史·赵复传》卷一八九,第4314页。

(24) 李修生主编:《郝经·送汉上赵先生序》,《全元文》4,第177页。

(25) 李修生主编:《虞集·跋济宁李璋所刻九经四书》,《全元文》26,第333页。

(26) 《元史·许衡传》卷一五八,第3717页。

(27)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鲁斋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2995页。

(28) 同上书,第3001页。

(29) 刘述先先生在《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中提出,朱子以“涵养”为小学工夫,以格物致知为大学工夫。这个观点与许衡的学说遥相呼应。

(30)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鲁斋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2997页。

(31) 载李修生主编:《许衡·稽古千文》,《全元文》2,第424页。其中“函三为一”句,《全元文》作“亟三为一”,也许是因为其所据古代各刻本《鲁斋遗书》中“函”字写成凾之故。此处依照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和字义、文意改为“函”字。

(32)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鲁斋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2998页。

(33) 许衡:《语录上》,《许衡集》,第3页,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34) 同上书,第2页。

(35) ②许衡:《语录上》,《许衡集》,第3页。

(36) 同上书,第26页。

(37) 但是,“天”在根本上实是把其所有的“理”赋予人,因此,天也就是性、就是理,就是道。在此,“天”就不再是那个与“地”相对的“自然之天”,而是本源的“义理之天”。

(38) 许衡:《语录下》,《许衡集》,第23页。

(39) 许衡:《语录下》,《许衡集》,第27页。

(40)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鲁斋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2996页。

(41) “爱”即是“情”,是“仁”或“理”的发用。因此,说“爱”是“情之发而理之用也”,大致可以理解为:爱,像“情”一样是“仁”的表现、理的“发用”。

(42) 许衡:《语录下》,《许衡集》,第28页。

(43) 许衡:《大学直解》,《许衡集》,第68页。

(44) 许衡:《语录下》,《许衡集》,第22页。

(45) 同上书,第26页。

(46) 许衡:《语录下》,《许衡集》,第24页。

(47) 同上书,第23页。

(48)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鲁斋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2996页。

(49)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鲁斋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2997页。

(50) 许衡:《语录下》,《许衡集》,第24—25页。

(51) ②许衡:《语录下》,《许衡集》,第25页。

(52)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鲁斋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2998页。

(53) 《元史·许衡传》卷一五八,第3117页。

(54) 许衡:《时务五事》,《许衡集》,第170页。

(55) ③④许衡:《时务五事》,《许衡集》,第171页。

(56) ⑤同上书,第172页。

(57) ⑦⑧同上书,第173页。

(58) ②许衡:《时务五事》,《许衡集》,第173页。

(59) 同上书,第174页。

(60) 同上书,第174—175页。

(61) ②③许衡:《时务五事》,《许衡集》,第181页。

(62)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鲁斋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2999页。

(63)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鲁斋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3000页。

(64) 许衡的理财,是国家之大利,不是聚敛财货。

(65) 许衡:《语录上》,《许衡集》,第8页。

(66)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补定:《静修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3022页。

(67) 刘因亦尝为元“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教近侍子弟”,但很快就“以母疾辞归”。后来,元廷再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征召刘因,后者“固辞不就”。前后算起来,刘因仕元的时间不过一年。因而,其态度总体上而言是不愿仕元。

(68) 《元史·刘因传》卷一七一,第4008页。

(69)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补定:《静修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3022页。

(70) 刘因:《河图辨》,《静修先生文集》,第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

(71) 刘因:《希圣解》,《静修先生文集》,第2页。

(72) ③刘因:《游高氏园记》,《静修先生文集》,第46页。

(73) 刘因:《宣化堂记》,《静修先生文集》,第36页。

(74) 刘因:《宣化堂记》,《静修先生文集》,第36—37页。(www.chuimin.cn)

(75) 刘因:《退斋记》,《静修先生文集》,第42页。

(76) 刘因:《退斋记》,《静修先生文集》,第42页。

(77) 刘因:《太极图后记》,《静修先生文集》,第15页。

(78) 刘因:《叙学》,《静修先生文集》,第3页。

(79) ⑤刘因:《宣化堂记》,《静修先生文集》,第37页。

(80) 刘因:《读药书漫记二条》,《静修先生文集》,第19页。

(81) 刘因:《驯鼠记》,《静修先生文集》,第39页。

(82) 刘因:《驯鼠记》,《静修先生文集》,第39页。

(83) 不过,仍然需要指出的是,侯外庐等先生主张的、刘因深受庄子的影响,“借庄子学说逃避现实”的判断仍然是有其合理性的。请参见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第680页,709—710页。

(84) ③刘因:《遂初亭说》,《静修先生文集》,第21页。

(85) 刘因:《希圣解》,《静修先生文集》,第1页。

(86) 同上书,第2页。

(87) 参见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第711—716页。

(88) ②刘因:《叙学》,《静修先生文集》,第3页。

(89) ②刘因:《叙学》,《静修先生文集》,第4页。

(90) 侯外庐等先生正是根据这一观点,概括出刘因“返求六经”的经学思想。

(91) 刘因:《叙学》,《静修先生文集》,第4页。

(92) ②刘因:《叙学》,《静修先生文集》,第5页。

(93) 同上书,第8页。

(94) 刘因:《叙学》,《静修先生文集》,第4—5页。

(95) 关于饶鲁的师承关系,冯兵和许家星曾经有过争论。冯兵认为,饶鲁或曾经问学于黄榦(勉斋先生),但其思想受黄幹(尚质先生)影响更深,因此,就师承关系而言,饶鲁师出尚质先生黄幹之门或更恰当。许家星则针锋相对地指出,饶鲁应该无疑问地师承黄勉斋先生。请参见冯兵《饶鲁师承渊源辨误》(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28日,第A05版)和许家星《饶鲁师承渊源再论》(载《光明日报》,2014年9月30日,第016版)。我们综合各家看法,仍坚持认为饶鲁师出黄勉斋先生之门。

(96) 关于饶鲁的生卒年,由于饶鲁《宋史》无传,因而缺乏官方正式数据的支持。过去,人们一般认为饶鲁的生卒年不可考。但近年来,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的“万年羽人”根据余干、万年县志和《宋元学案》撰写《万年师范学区八县历史杂考(二)·历史文化名人》之“饶鲁”条,其主张饶鲁生于1193年,卒于1264年。

(97)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孟子一》,《饶双峰讲义》卷一一,《四库未收书辑刊》第2辑,第15册,第440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98) 同上书,第441页。

(99)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孟子一》,《饶双峰讲义》卷一一,第441页。

(100)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论语二》,《饶双峰讲义》卷四,第375页。

(101)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附录·道》,《饶双峰讲义》卷一五,第468页。

(102)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中庸下》,《饶双峰讲义》卷一〇,第432页。

(103)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附录·道》,《饶双峰讲义》卷一五,第468页。

(104)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中庸下》,《饶双峰讲义》卷一〇,第432页。

(105) 同上书,第433页。

(106)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附录·西铭》,《饶双峰讲义》卷一五,第467页。

(107)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中庸下》,《饶双峰讲义》卷一〇,第427页。

(108)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孟子四》,《饶双峰讲义》卷一四,第464页。亦可参见许家星:《饶鲁对朱子〈孟子集注〉的批判性诠释及其意义》,《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109) 参见上注许家星《饶鲁对朱子〈孟子集注〉的批判性诠释及其意义》文。

(110)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孟子四》,《饶双峰讲义》卷一四,第465页。

(111)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双峰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2813页。

(112) 参见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以及杜保瑞为该书所写,发表于《哲学与文化月刊》(2004年第8期,总第363期)的书评

(113) ②③④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双峰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2813页。

(114)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中庸上》,《饶双峰讲义》卷九,第418—419页。

(115) 同上书,第419页。

(116) 同上书,第418页。

(117)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中庸上》,《饶双峰讲义》卷九,第418页。

(118) 同上书,第419页。

(119)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大学》,《饶双峰讲义》卷二,第356页。

(120)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附录·学》,《饶双峰讲义》卷一五,第468页。

(121) 饶鲁作为朱熹的再传弟子,其认同程朱的“居敬穷理”并不值得特别标明。但“立志”“反身”是有明确象山之学的特点,故特别标明此一工夫。

(122)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附录·学》,《饶双峰讲义》卷一五,第468页。

(123)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附录·学》,《饶双峰讲义》卷一五,第468页。

(124) 饶鲁著,王朝璩辑录:《孟子四》,《饶双峰讲义》卷一四,第465页。

(125) 周密著,吴企明点校:《续集上》,《癸辛杂识》,第11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

(126) 《元史·吴澄传》卷一七一,第4012页。

(127) 同上书,第4014页。

(128)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草庐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2849页。

(129) 同上书,第3042页。

(130) 同上书,第3045页。

(131)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草庐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3046页。

(132) “郛郭”,本义是外城,后泛指城郭、城市,引申为“屏障”。“心”为“性之郛郭”,就其本义而言,意思是,“心”是“性”的住宅或居所。但是,如果就“郛郭”的引申义来说,也可以说成是“心”是“性”的屏障或保障,心是“性”能表现、实现自己的根据。正因“郛郭”一词含义的多样性,吴澄所说的自北宋便传承下来的“心为性之郛郭”似乎也不能完全说成是朱熹理学的表达。这或许是吴澄以为“朱、陆二师之为教一也”的原因。他甚至追溯儒家的“心”及其传承,说“此一心也,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传之,以至于孔子,其道同。道之为道,具于心,岂有外心而求道哉。而孔子教人,未尝直言心体,盖日用事物,莫非此心之用,于其用处,各当其理,而心之体在是矣。操舍存亡,惟心之谓,孔子之言也,其言不见于《论语》之所记,而得于孟子之传,则知孔子教人,非不言心也,一时学者未可与言,而言之有所未及耳。孟子传孔子之道,而患学者之失其本心也,于是始明指本心以教人,其言曰:‘仁,人心也。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又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之官则思。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呜呼至矣!此陆子之学所从出也。夫孟子言心而谓之本心者,以为万理之所根,犹草木之有本,而苗径枝叶皆由是以生也。今人谈陆子之学,往往曰‘以本心为学’,而问其所以,则莫能知陆子之所以为学者何,如是‘本心’二字,徒习闻其名,而未究竟其实也。夫陆子之学,非可以言传,况可以名求哉!然此心也,人人所同有,反求诸身,即此而是。以心为学,非特陆子为然,尧、舜、禹、汤、文、武、周、孔、颜、曾、思、孟,以逮周、程、张、邵诸子,莫不皆然。故独指陆子之学为本心学者,非知圣人之道者也。应接酬酢,千变万化,无一而非本心之发见,于此而见天理之当然,是之谓不失其本心,非专离去事物,寂然不动,以固守其心而已也”,由此可知,吴澄心中的儒学(道学),实质上就是(本)心学,而他所谓的“心”,即是本体、是万理之根。但同时他又说“道之为道,具于心”,这似又仅仅把“心”视为“理”“道”的居所。

(133)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草庐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3046页。

(134) 吴澄:《无极太极说》,《吴文正集》卷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7册,第60页。

(135)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草庐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3040页。

(136)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草庐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3038页。

(137) 同上书,第3039页。

(138) 同上书,第3039—3040页。

(139) 同上书,第3040页。

(140) 吴澄:《评郑夹漈〈通志〉答刘教谕》,《吴文正集》卷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7册,第25页。

(141)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草庐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3040页。

(142)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草庐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3040页。

(143) 同上书,第3044—3045页。

(144)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草庐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3046页。

(145) 同上书,第3037页。

(146) 吴澄:《三礼叙录》,《吴文正集》卷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7册,第8页。

(147) 此处对《仪礼逸经》篇目来源于《大戴礼记》和“郑玄注”中的哪些篇目,参考了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参见该书第735页)。

(148)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第735页。

(149) 同上书,第736页。

(150) ③④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静明宝峰学案》,《宋元学案》第4册,第3097页。

(151) 同上书,第30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