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刘因的理学及其对朱熹学说的推进

刘因的理学及其对朱熹学说的推进

【摘要】:刘因遂于此由经学章句转向道学。从这些言论可以看出,刘因是朱熹理学的信奉者和继承者,并对朱熹的学说有所推进。刘因对“本体”的看法,可以通过梳理他关于“理”“道”“心”“性”等范畴的言说来展示。刘因也谈到了“理”与天的关系。刘因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承认了老子之所见,亦指出儒家义理与道家学说的不同,这在客观上有“辟老”的效果。

刘因(1249—1293),字梦吉(初名駰,字梦骥),保定容城(今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人,后因慕诸葛孔明“静以修身”语,自号“静修”。其与许衡并称“元北方两大儒”(66) 。不过,此二人在“仕元”的问题上却态度迥异(67) 。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许衡应召,经过真定时,刘因责许衡说:“公一聘而起,无乃速乎?”许衡很坦然、也很有担当地回答说:“不如此,则道不行!”而刘因后来不接受元廷集贤学士的征召,有人问刘因,他回答说:“不如此,则道不尊。”一人亟欲行道,一人恬然尊道,都是真诚地践行儒家道学的典范。

刘因早岁“天资绝人”,三岁识书,记忆力惊人,《元史》谓其“过目即成诵”,六岁能诗,七岁能属文,弱冠之年,作《希圣解》。早年在真定,从国子司业砚弥坚受经学章句,“究训诂疏释之说”。但是,他不满足于经学章句的训诂疏释,说:“圣人精义,殆不止此。”后来,他得到南儒赵复所传的周敦颐张载二程兄弟、邵雍、朱熹吕祖谦等人之书时,“一见而发其微,曰:‘我固谓当有是也。’”并品评两宋道学人物思想的特色,说,“邵,至大也;周,至精也;程,至正也;朱子,极其大,尽其精,而贯之以正”(68) 。刘因遂于此由经学章句转向道学。

刘因生性不愿“苟合”,对不合道义的事情坚决不做。《元史·刘因传》说他“家虽甚贫,非其义,一介不取。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者,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公卿过保定者……往往来谒,(刘)因多逊避,不与相见”。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廷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征召刘因,刘因以疾病固辞,并上书宰相,阐述自己不能出仕的根由。朝廷和元帝忽必烈都未勉强他,后者还说:“古有所谓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欤!”至元三十年(1293),刘因病卒,时年四十五岁,欧阳玄(一名欧阳元)为其所作《像赞》曰:

微点之狂,而有沂上风雩之乐;资由之勇,而无北鄙鼓瑟之声。于裕皇之仁,而见不可留之四皓;以世祖之略,而遇不能致之两生。乌乎!麒麟凤凰,固宇内之不常有也,然而一鸣而《六典》作,一出而《春秋》成。则其志不欲遗世而独往也明矣,亦将从周公孔子之后,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邪!(69)

人们认为欧阳元的这个评价,是没有任何“溢美”的“知言”。

刘因的著述,今存《静修集》,内有《丁亥集》五卷、《樵庵词》一卷、《遗文》六卷、《遗诗》六卷、《拾遗》七卷,以及《静修续集》诗、古赋、杂著等三卷。而苏天爵在刘因《墓表》中提到的《四书精要》三十卷、《易系辞说》以及门生辑录的《四书》语录等,均已失传。我们对刘因道学思想的研究,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静修集》《静修续集》为据。

一、刘因的本体论思想

前文说过,刘因认为朱子之学“至其大,尽其精,而贯之以正”,他还认为:

河图之说,朱子尽之矣。后人虽欲议之,不可得而议之也。(70)

从这些言论可以看出,刘因是朱熹理学的信奉者和继承者,并对朱熹的学说有所推进。

刘因对“本体”的看法,可以通过梳理他关于“理”“道”“心”“性”等范畴的言说来展示。

关于理。刘因说:

天地之间,理一而已。爰执厥中,散为万事,终焉而合,复为一理。(71)

强调天地之间,不过一理;执“理”之中,遂有万事,但是,万事归根结底又复合而为此“一理”。这表明“此理”有“生物”之用。在《游高氏园记》中,刘因说:

夫天地之理,生生不息而已矣。(72)

这就在《希圣解》提出“理”有“生”物之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生生”之不息。所谓“生生不息”,其潜含着的意思就是,具体的“所生者”有限而不能久存。因此,刘因接着说:

凡所有生,虽天地亦不能使之久存也。若天地之心见其不能久存也,而遂不复生焉,则生理从而息矣。

假如天地生物之心(即理)看到所生者不能“久存”就不再创生,那么“生生”之“理”就停滞了,这就不是“生生不息”了。因此,刘因说,具体事物的“生灭”或“成毁”“代谢”等,都是源自“理”与“势”的相互作用。这说明,“理”虽然有“生”物之用,但也不能“随心所欲”,其“生”物之用须在“势”的辅助之下才能具体实现。

刘因也谈到了“理”与天的关系。在《宣化堂记》中刘因说:

大哉化也,源乎天;散乎万物,而成乎圣人。自天而言,理具乎乾元之始,曰造化。(73)

这是说,理的“生”物之用,即造化,是源于“天”的;这种“造化”之功分散于万物之中,却在圣人那里有最终的成就和体现。究其实质,天就是“造化”,就是“理”在乾元之始;天、理、乾元(之始),名虽不同,所指则一,指的是创生者或造化之功的发出者。除了“化”,刘因还很重视“宣”。刘因说:

宣而通之,物付之物,人付之人,成象成形,而各正性命。化而变也,阴阳五行,运行乎天地之间,绵绵属属,自然氤氲而不容已……天化宣矣,而人物生焉;人物生矣,而人化存焉。(74)

“天—理”的“生化”之功分散且贯通到万事万物之中,属于“物”的交与物,属于“人”的交与人,从而“成象成形”,都能恰当地取得自己特有的性命、价值和地位。这个造化、变易的过程,通过阴阳五行等不同形态,运行于天地之间,连续不断,恭谨专一,都是自然氤氲的交会和合,没有止息。天的“宣化”作用,使得人与物不断生成,后者又进一步使得“人”的造化生成的能力不断发用。

不仅“理”如此,“道”在刘因那里,其实质也是司“造化生成”的实体。在《退斋记》中,刘因说:

老氏,其知道之体乎?道之体本静,出物而不出于物,制物而不为物所制,以一制万变而不变者也。(75)

他认为,老子只是了解“道之体本静”,但并不真正懂得:“道”在根本上是“生成万物”而非由万物所生的,它能规定、制约万物却不被万物规定、制约,是单靠自己就能规定、制约各种变化的“不变者”。刘因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承认了老子之所见,亦指出儒家义理与道家学说的不同,这在客观上有“辟老”的效果。

同时,“道体”在根本上“周遍”于万物,人应该从“道之体”中学习。所以,刘因主张:

以理之相对、势之相寻、数之相为流易者而观之,则凡事物之肖夫道之体者,皆洒然而无所累、变通而不可穷也。(76)

当然,当刘因说“肖夫道之体”的事物能够“洒然而无所累、变通而不可穷”时,他其实已经在谈“修养工夫”了。关于修养工夫,我们将在后文详细讨论。

关于“心”“性”问题。刘因认为,所谓太极便是“道与心”。在《太极图后记》中,刘因认为:

夫河图之中宫则先天图之所谓无极、所谓太极、所谓道与心者也。(77)

这就是说,太极之理,也就是道,也就是心,是“人之所以最灵者也”。但是,人不仅只有“心”这个“所以最灵者”,他还拥有“性”与“气”。刘因《叙学》说:

性无不统,心无不宰,气无不充,人以是而生,故材无不全矣。(78)

也就是说,在人的整体构成中,“性”是“统率”,其作用和功能是引领方向,“心”则是起主宰、管治作用的,“气”则充溢于人的身体、赋予其生理与精神两方面的力量。由此看来,刘因虽然对“性”说得较少,但是,他像宋明道学中的其他哲人一样,主张“心性合一”,而且它们与“血气”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宣化堂记》有云:

人欲化而天理,血气化而情性,呻吟化而讴歌,暴夭化而仁寿。(79)

在这里,“化”是缓慢的、不显著的改变,这个过程,靠“明人伦、察物理、作礼乐、制行政,以修其道,以明其德”来实现,但归根结底,是通过“心性”自我内在的转变,因为“天生此一世人,而一世事固能办也,盖亦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也”。所以,有什么样的血气,就会有相应的因素来对治,使其化而为“情性”。这就是刘因所说的“盖不能有以胜彼之气,则不能生于其气之中,而物之与是气具生者,夫固必使有用于是气也。犹朱子谓天将降乱,必生弥乱之人,以拟其后”(80)

不过,问题是,人要发动什么样的内在因素来对治血气,使之“化而为情性”呢?这其中的关键,恐怕就在于“心之机”。在《驯鼠记》中,刘因指出:

心之机一动,而气亦随之。迫火而汗,近冰而慄,物之气能动人也,惟物之遇夫人之气也亦然。(81)

这就像孟子关于“志”与“气”关系的论述。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说,虽然在人的“志”与“气”之间,“志”应当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但在实际上人的心志、意愿(即“志”)与生理和精神动力(即“气”)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因此,要加强人的“心志”对“气”的掌控。刘因借鉴了孟子的这一观点,主张“物之气能动人”,但物在遭遇“人之气”时,也会随之而动。当然,至为重要的是,要增强“心之机”对“气”的掌控,如此才能“化”血气为“情性”,也才能与蜂、鼠谐和共存。

从上述刘因对于“天”“道”“性”“理”“心”等范畴的认识和理解可以看出,刘因关于本体的理解是继承理学一脉而来。尽管从《静修集》来看,他较少谈到“性”,但是就现有文献提供的思想线索来看,他主张“性”是引领方向的统率,“心”是主宰和管治者,“天”“理”“道”等则是生生不息的创生者,万物皆从其而来,又皆受其主宰和管治。这些都与理学“性即理”的立场相一致。但是,刘因比较重视“心”的主宰、管治作用,这或许是他与理学有所区别,而又接近心学的地方。

二、刘因的修养工夫论

刘因的修养工夫论,也就是刘因借以使凡俗之人能接近或达到本体的修养工夫或方法。刘因的《静修集》较少直接谈论“修养工夫”,但相关的思想、见解散见于《静修集》的许多地方。概略言之,刘因的修养工夫主要有:(www.chuimin.cn)

(一)养气持谨、平心易气

前文提到的《驯鼠记》中,刘因指出,“心之机”与“气”(同时还有“物”与“人”)相互间会产生影响,因此,如果希望“心”与“气”或“人”与“物”是以“心”或“人”为主,达到其所发之气“安静慈祥、与物无竞”,使“物”之来去均“如相忘”而“莫之撄”,那就要“平吾之心”“易吾之气”,使物之来去均“不激”,才能办到。他说:

心之机一动,而气亦随之。迫火而汗,近冰而慄,物之气能动人也。惟物之遇人之气也亦然。鼠,善畏人者也。一日静坐,有鼠焉出入怀中,若不知予之为人者,熟视之而亦不见其为善畏人者。予因思先君子尝与客会饮于易水上,而群蜂近人,凡扑而却之者皆受螫。而先君子独坐不动,而蜂亦不迫焉。盖人之气不暴于外,则物之来不激之而去,其来如相忘,物之去不激之而来,其去亦如相忘。盖安静慈祥之气与物无竞,而物亦莫之撄也。平吾之心也,易吾之气也,万物之来,不但一鼠、蜂而已也。虽然,持是说以往,而不知所以致谨焉,则不流于庄周、列御寇之不恭而不已也。(82)

但是,仅仅是“平心易气”,很可能会“不流于庄周、列御寇之不恭而不已也”,因此,刘因为救此弊,提出了“致谨”的工夫要求,亦即理学家们“持敬”的工夫论。刘因一方面希望人能够做“平心易气”的“收敛”工夫,使“人之气不暴于外”,但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只此不够,便进一步提出“持谨”的工夫。这一步“持谨”的工夫,才使得刘因修养工夫的目的——“物亦莫之撄”,保全人的“其形虽微而有可以参天地者”“其时虽无几而有可以与天地相终始者”——天理人心之不容已者能真正得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侯外庐等先生《宋明理学史》的“刘因是视物若无,专务其静,专一而不放逸”“人与物便泯化为一,物我无别”的判断,是不能成立的(83)

(二)遂初心而不及物

要实现“天理人心之不容已者”,除了“养气持谨,平心易气”外,但求“遂初心”,而不求“出以及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修养工夫。

刘因在《遂初亭说》中重点谈及了这一修养工夫:

君子立心之初,曰为善而不为恶,曰为君子而不为小人,如是而已。苟为善也、为君子也,则其初心遂矣。夫道无时而不有、无处而不在也,故欲为善、为君子,盖无时无处而不可,而吾之初心,亦无时无处而不得其遂也。若曰:吾之初心将出以及物也,苟时、命不吾与焉,则终身不得其遂矣。如是,则是道偏在乎出而处也,无所可为者矣。若曰:吾之初心欲处而适己也,苟时、命不吾释焉,则亦终身不得其遂矣。如是,则是道偏在乎处而出也,无所可为者矣。道果如是乎哉?(84)

……夫义当闲适、时在匡济,皆吾所当必为者。然其立心,则不可谓必得是也而后为遂。苟其心如此,则是心境本无外而自拘于一隅;道体本周遍,而自滞于一隅,其累也甚矣。

在这里,刘因认为,人当把实现儒家之道、为善、为君子作为“初心”,因此“道”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故人之遂此“初心”,亦“无时无处而不可”。唯人有“出以及物”或“处而适己”的偏滞,故有“终身不得其遂”的遗憾。因此,刘因希望人(尤其是筑遂初亭的张九思)能意识到“吾所当必为者”不必是“匡济”或“闲适”,而是“尊道”“达道”。如此,则其“初心”可遂,而无“自滞于一隅”之累,人便可实现其“天理人心之不容已者”。

(三)希圣希天

据言,刘因读周敦颐《易通》,当读到“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时,曾感叹说:

迂哉言!荡荡乎!浩浩乎!天高明神睿,孰可希焉?欺我后人。迂哉此言!(85)

随后,他吟风弄月、放浪形骸,歌太古沧浪之词,并坠入梦乡。在梦里,他与三位疑似高明贤达之人有过一番对话。其中,“拙翁先生”教育刘因说:

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元执厥中,散为万事,终焉而合,复为一理。天地,人也;人,天地也。圣贤,我也;我,圣贤也。人之所钟,乃全而通。物之所得,乃偏而塞。偏而塞者,固不可移;全而通者,苟能通之,何所不至矣!圣希乎天,至则天,不至则大圣;贤希乎圣,过则天,不至则大贤;士希乎贤,过则圣、至则贤,不至则犹不失乎令名。此圣之所以为圣,贤之所以为贤也。子受天地之中,禀健顺五常之气,子之性,圣之质;子之学,圣之功。子犹圣也,圣犹子也。子其自攻,而反以我为迂。子迂乎?先生迂乎?苟子修而静之,勉而安之,践其形,尽其性,由思入睿,自明而诚,子希圣乎?圣希子乎?子其自弃,而反以我为欺。子欺先生乎?先生欺子乎?(86)

据说,刘因在梦中发愿说:“駰虽不敏,钻仰之劳,岂敢负先生之知乎!”此《希圣解》是刘因弱冠时的“少作”,由之可见刘因当时便发愿、立志要为圣贤。就一般的理解而言,圣贤似乎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但在儒家一脉相承的看法是,圣贤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圣贤并不一定是建立不世功勋、博施济众的伟大人格,而是“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中庸·第十一章》)的“疑似的”普通人。因此,刘因指出,“我”与天、地、圣、贤并无二致,因为我作为“人”,聚集了天、地的全部质性且能贯通之,所以,“我”如果真的能够贯而通之,希贤、希圣、希天都能成功。

以上所述,是刘因修养工夫论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除了上述几点,刘因还发挥和改造了庄子的“齐物”和邵雍“以物观物”的思想,使其与道学的思想追求相统一,这是值得提及的。不过,限于篇幅,再加上侯外庐等先生主编的《宋明理学史》对此已有深刻的论述(87) ,此处不再赘述。

三、刘因的经学思想

刘因生性恬淡,加上其或出于蒙元灭金(包括宋)等原因,对于出仕和匡济世道等出处比较淡然,因而,其实践哲学颇难概括。但是,刘因却在其为学生讲“读书为学之次叙”的《叙学》中,阐述了异常丰富的“经学”思想。概括起来,刘因的经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学以成就全材之人为旨

刘因认为,就理上言,人本身兼具性、心、气,故人之“材”全备而无或缺。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而有所欠缺,因此,需要圣贤留下来的经典文献帮助人们去重新发现自己本身所具的“是性”“是心”“是气”。刘因说:

性无不统,心无不宰,气无不充。人以是而生,故材无不全矣。其或不全,非材之罪也。学术之差,品节之紊,异端之害,惑之也。今之去古,远矣;众人之去圣人也,下矣。幸而不亡者,大圣大贤惠世之书也。学之者以是性、与是心、与是气,即书以求之,俾邪正之术明、诚伪之辨分、先后之品节不差,笃行而固守,谓其材之不能全,吾不信也。保下诸生从余问学有年矣,而余梗于他故不能始,卒成失教育英才之乐。故其为陈读书为学之次叙,庶不至于差且紊,且败其全材也。(88)

刘因在此明说其《叙学》的缘起,是为“保下诸生”陈“读书为学之次叙”,使其为学不至于次序颠倒混乱、效果有差,最终是要成就人之全材。当然,仅靠读书为学,确实不足以成就人之全材。但是,刘因认为,读书为学可以帮助学者明邪正之术、分诚伪之辨、齐先后之品节,在此基础上,笃行而固守,人之材信可得全。

这是刘因对经学之旨的说明。

(二)经学之源流

在刘因看来,经学并不止是儒家的经典,同时也包括诸子之学和艺文之学,它们与儒家经典一起构成了经学的源流,共同构筑起成就人之全材的学问体系。

刘因认为,“先秦三代之书,‘六经’、《语》、《孟》为大”,处世变日下、风俗日坏的当代学者,若欲得其材之全,“惟当致力‘六经’、《语》、《孟》”。不过,与世人以《语》《孟》为“问学之始”不同,刘因认为,《语》《孟》是“圣贤之成终者”,是“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之“约”。因此,他批评当时人们的为学次第,说“未说圣贤之详,遽说圣贤之约,不亦背驰矣乎!所谓颜状未离于婴孩,高谈已及于性命者也”。话虽如此,刘因还是认为,“句读训诂,不可不通。惟当熟读,不可强解。优游讽诵,涵泳胸中。虽不明了,以为先入之主可也。必欲明之,不凿则惑耳。‘六经’既毕,反而求之自得之矣”

同时,刘因也发表了治“六经”的顺序。他说:“治‘六经’必自《诗》始。”古人从十三岁起诵诗,通过“诗”来导情性、开血气,“使幼而常闻歌诵之声,长而不失刺美之意”。《诗经》之后,就要学《尚书》。“《书》,所谓圣人之情见乎辞者也。即辞以求情,情可得矣。”《诗经》《尚书》之后,便要学“礼”。因为“血气既开,情性既得,大本立矣。本立则可以征夫用,用莫大于礼”。由于三代之礼已废,现存只有《礼记》和《周礼》可供学习。在学了《礼记》和《周礼》之后,就该学《春秋》。“《春秋》,以天道王法断天下之事业也。《春秋》既治,则圣人之用见。”概括起来,上述“四经”,其功用在开血气、得情性,求其辞、节、断。其中,《诗》《书》《礼》为“学之体”,《春秋》为“学之用”。如此一来,体用“一贯、本末具举,天下之理穷,理穷而性尽矣。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后举夫《易》”。《周易》是圣人用以“成终而成始”者,须在“五经”明晓之后从事之,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关于“六经”的传、疏,刘因的看法很值得重视,他说:

“六经”自火于秦,传注于汉,疏释于唐,议论于宋,日起而日变。学者亦当知其先后,不以彼之言而变吾之良知也。(89)

他批评当时学者,认为他们“往往舍传注疏释,便发诸儒之议论。盖不知议论之学自传注疏释出,特更作正大高明之论尔”。他对于汉、唐、宋之儒作持平之论,说“传注疏释之于经,十得其六七;宋儒用力之勤,剷伪以真,补其三四而备之也”(90) 。基于这样的看法,他对于传注、疏释、议论有这样的次叙安排:“先传注而后疏释,疏释而后议论”,如此才能“始终原委,推索究竟”,并“以己意体察,为之权衡,折之于天理人情之至”,不要去追求新奇、怪异,不要攻讦、穿凿,“平吾心,易吾气,充周隐微,无使亏欠”,然后“六经”为得也。

“‘六经’既治,《语》《孟》既精,而后学史。先立乎其大者,小者不能夺也。”(91) 关于“史”,刘因认为,它们是“经”所弘扬的治乱兴废之道的“迹”:“胸中有‘六经’、《语》、《孟》为主,彼兴废之迹不吾欺也。”学“史”也有次第,刘因认为,“史”是从汉朝开始兴盛的。司马迁的《史记》大集群书,上下数千载,算是一部完整的史学著作。虽然其“议论驳而不纯”,但是,读者若善能去驳取纯,则亦能有得。因此,刘因认为,司马迁作为“良史”,其为后世“史记”提供了效仿的典范,刘因谓其“创法立制,纂承六经,取三代之余烬,为百世之准绳”(92) ,其后班固的《汉书》“与迁不相上下”,因“其大原”“出于迁而书稍加密”。不过,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以及后世诸史均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因此,善读史者有法:

必读全史历代,考之废兴之由,邪正之迹,国体国势,制度文物,坦然明白,时以“六经”旨要立论其间,以试己意,然后取温公之《通鉴》、宋儒之议论,校其长短是非。如是可谓之学史矣。

在读、治“诸史”之后,可以读诸子之书。而“诸子既治,宋兴以来诸公之书:周、程、张之性理,邵康节之象数,欧、苏、司马之经济,往往肩汉唐而踵三代,尤当致力也”。最后,“艺亦不可不游也”,艺有古今之别,古者以礼乐射御书数为艺,今则以“诗文字画”为艺。学成之后,“则可以为君相,可以为将帅,可以致君为尧舜,可以措天下如泰山之安。时不与志,用不与材,则可以立德,可以立言、著书垂世,可以为大儒,不与草木共朽、碌碌以偷生、孑孑以自立尔”(93)

以上,自“六经”(《诗经》)开始,然后是“诸史”“诸子”“宋兴以来诸公之书”,以及“诗文字画”之“艺”,它们构成了“六经的源流”。

(三)经与史之辩证

在讨论学“史”之次第时,刘因说到“古无经史之分”。侯外庐等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看法”。刘因说:

古无经史之分,《诗》《书》《春秋》皆史也,因圣人删定笔削,立大经大典,即为经也。(94)

与此同时,如前文所言,诸史之中,亦载有治乱废兴之迹,若心中已有“六经”、《语》、《孟》为主,“情性既得、血气既开”,且通过《书》《礼》《春秋》等已得其辞、节、断,对诸史之“驳而不纯”的议论、叙事之详略悉依《春秋》之“断”,则亦可由诸史而通达“经”。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史之间确实有其相辅相成的关系。

刘因的“古无经史之分”,上承文中子王通的“谓经为史”,下启王阳明“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之论。清代章学诚“六经皆史”,更是对刘因此说的进一步延伸。

不过,就刘因“古无经史之分”的本意而言,其并非否定“六经”载道,成就人之全材的意义。他其实是希望学者于经、史,均当重视,但仍以“六经”、《语》、《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