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先于气”,在陆世仪看来,“理”是宇宙一切的所以然,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不仅如此,朱熹又指出“理同而气异”,即万物均源于理,但各自表现的实体形态不同。人伦道德缘起于“理”,并不是人伦道德由“理”所生。理学家认为道德本体即哲学本体,这几乎是一种普遍的认识。陆世仪在此虽未明言人伦道德的缘起,未直截了当回答“理”是道德的本体,但他的“天与人总是一理”,则回答了人伦道德缘起于“理”的问题。......
2023-10-31
许衡(1209—1281),字仲平,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学者称鲁斋先生。据《元史》和《宋元学案》记载,许衡七岁始受章句之学,但读书每求其旨义,并以此求教于其章句之师,曾经教过他的三位老师都因此“诎而辞去”。其中有一位老师曾对许衡的父母说,“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年龄稍长后,许衡“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又在避难徂徕山时得王弼所注《周易》。他对这些书“夜思昼颂,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以致在暑中过河阳时能约束自己,不取所谓“无主”之梨解渴。
后来,许衡往来河、洛之间,从姚枢处得二程和朱熹的著作,学问颇有进益。姚枢退隐苏门山后,许衡亦移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而慨然以道为己任”(26) 。许衡听过姚枢讲学之后,曾对他的学生说:
昔者授受殊孟浪也,今始闻进学之序,若必欲相从,当率弃前日所学,从事小学之洒扫应对,以为进德之基。(27)
因此,后世有人说许衡“自得《小学》,则主此书以开道学”,许衡也教导其子说:
《小学》、“四书”,吾敬信如神明,能明此书,虽他书不治可也。(28)
由此可见,许衡其实是忠实继承了伊川朱子“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观点:重视践履,在小学工夫中努力地“涵养”“持敬”(29) 。
尽管许衡重视小学“洒扫应对”的力行践履,但是,他的“力行践履”背后的本体论思想,仍然没有突破道学的藩篱。不过,这种学风也在工夫论和实践哲学中为道学带来了一些新的特点。
忽必烈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后,于1254年(甲寅)召许衡为京兆提学,其后历任国子祭酒、左丞。许衡之出任元朝高官,说明他的“夷夏之辨”的观念淡薄。此时,他向忽必烈疏陈《时务五事》,建议元朝统治者推行“汉法”,重视儒学,与徐世隆、刘秉忠、张文谦一起,为元朝定朝仪、官制,并以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领太史院与太史令郭守敬同定《授时历》,以儒学六艺教蒙古子弟。其所著之书有《小学大义》《读易私言》《孟子标题》《四箴说》《中庸说》《语录》等,后世辑录有《鲁斋遗书》,是今人研究许衡道学思想的原始资料。
一、许衡的本体论思想
许衡的求学经历,虽从章句之学开始,但其并不满足于“章句”,而是“每受书,即求其旨义”,他于“流离世乱”中,也“嗜学不辍”,这也是他后来在从学于姚枢之后,能成为北方儒学之大宗的原因。许衡在姚枢处得到二程兄弟和朱熹的著作,其关于本体的思想大体上属于伊川朱子的理学一派。
在关于“理”的问题上,许衡与理学一派其他哲人是一样的。但是,其于“理”亦多有发挥。《宋元学案》载:
或问:“‘穷理’至于天下之物,必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此解个‘穷’字;其所以然与所当然,此说个‘理’字。所以然者,是本原也;所当然者,是末流也。所以然者,是命也;所当然者,是义也。每一事、每一物,须有所以然与所当然。”(30)
在此,他同前人一样,把“理”视为“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且必定存在于每一事、每一物中;但更进一步指出“所以然者”是本原、是命,“所当然者”是末流、是义。这其实是把自然与价值统一于“理”中。它虽然也是道学的基本立场,但许衡对此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疏。
关于“道”与“太极”的关系,许衡在《稽古千文》中是这样说的:“太极之前,此道独立。道生太极,函三为一。一气既分,天地定位。万物之灵,惟人为贵。”(31) 这意思是说,“道”在“太极”之前就独立存在,是道派生出太极的混沌之气,而此混沌的“一气”却同时包含着“三”(即天、地、人),但是,万物之灵,却以“人”因其有“灵”故最为贵。许衡在此汲取了道家的一些说法,糅合儒、道两家之说,突出了“道”的绝对性和先天独立性。
太极混沌之气,分阴分阳、为天为地,故“天地阴阳精气,为日月星辰”。这就是说,“道”衍生出原始的“太极”一气,再进一步分化出天地万物。许衡依据其所具有的科学知识,对日、月和其他自然现象作出了这样的说明:
日月不是有轮廓生成,只是至精之气,到处便如此光明。阴精无光,故远近随日所照。日月行有度数,人身气血周流亦有度数。天地六气运转亦如是,到东方便是春,到南方便是夏,行到处便主一时。日行十二时亦然,万物都随他转,过去便不属他。(32)
在这里,他强调日月之行、人身气血周流皆有“度数”的观念,他的“过去便不属他”的边界意识是很值得思考的。
在“理”与“物(形)”的关系问题上,许衡坚持了理学家们的立场,主张:
凡物之生,必得此理然后有是形,无理则无形。(33)
有是理而后有是物。(34)
未有无理之物。(35)
即理在物(形)先。与此同时,理在派生万物之后,并未脱离事物,而是与万物相即不离。“理”无物则无所表现、无所寄托,如朱熹所言“无挂搭处”。故许衡说:
事物必有理,未有无理之物,两者不可离,无物则理何所寓。②
也就是说,物是理的体现,理是万物之源。
对于“理”与“心”“性”“情”的关系,许衡主张,作为万物之源的“理”,根本上讲,就是“性”,所以说“率性便是循理,循理便是率性”(36) 。“性”与“理”一样,是天所赋予。(37) 正所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是天赋以德性,虚灵不昧,人皆有之”,此“德性”“物我皆得”,不过,对于人而言,其“所得深浅、厚薄、分数在人,而其始本同是理一”。从这些说法看,许衡的思想并未脱离朱熹思想的藩篱,他像朱熹一样主张“心统性情”,并认为“性者心之体,情者心之用也”(38) 。
由此出发,他强调“人与天地同”。他认为,尽管“人不过有六尺之躯”,但“其大处、同处,指心也,谓心与天地一般”。也就是说,人如果能“大其心”,就能“与天地同”,因为“心与天地一般”。但这只是从理上说,就现实而言,“心之所存”的“理一”,难保“身之所行”的“分殊”。由于人兼有“本然之性”(虚)与“气质之性”(气),也就是张载所说的“合虚与气,有性之名”,但常人的“气质之性”常常会浸染、遮蔽其“本然之性”。因此,他说“圣贤以理为主,常人以气为主”。他甚至从“理一分殊”的角度来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仁义礼智信,是明德,人皆有之,是本然之性,求之在我者也,理一是也。贫富、贵贱、死生、修短、祸福禀于气,是气禀之命,一定而不可易者也,分殊是也。”(39)
此外,许衡还讨论过“仁”在“五常”中的地位,并将其与“元”在“易”之“四德”中的地位进行类比。当然,这在宋明道学其实也是一种常识,但许衡所做的细致分疏也有其殊胜之处。他说:
仁为四德之长,元者善之长。前人训“元”为广大,直是有理。心胸不广大,安能爱敬?安能“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仁与元俱包四德,而俱列并称,所谓合之不浑,离之不散。仁者,性之至而爱之理也;爱者,情之发而理之用也;公者,人之所以为仁之道也;元者,天之所以为仁之至也。仁者,人心之所固有,而私或蔽之,以陷于不仁。故仁者必克己,克己则公,公则仁,仁则爱。未至于仁,则爱不可以充体。若夫知觉,则仁之用,而仁者之所兼也。元者,四德之长,故兼亨利贞。仁者,五常之长,故兼义理智信。此仁者所以必有知觉,不可便以知觉名仁也。(40)
在这里,许衡认为,仁具有“元”的“广大”意,暗示仁者心胸广大,这也正是仁者能“爱敬”的根由。仁者能爱,但爱却未必都是“仁”,因为仁是“性之至而爱之理”,“爱”却是“仁”的表现和发用,即“情之发而理之用”(41) 。要使“爱”或“情”这样的表现、发用真正成为“仁”或“理”的表现与发用,就需要“公”,需要克己,需要义、理、智、信。
总之,许衡关于天、道、理、性、命等本体的思想吸收了道家学派的成分,把道家关于“道”的绝对性和先天独立性糅进儒家的思想中。经过认真的梳理,我们发现,许衡所使用的“天”的概念,是有不同的含义的:其一是与“地”相对的“自然之天”;其二是作为道学根本范畴的,与道、理、性等“同谓而异名”的“义理之天”。它们既是万物的“所以然之故”,也是万事的“所当然之则”,是自然与价值合一的根源。我们认为,许衡笔下、口中的“性”表示的是人们应该遵循的“所当然之则”,而“命”则是人们遵循此“当然之则”后的贫富、贵贱、死生、修短、祸福等人生境遇,是属于“气禀”之自然。正是由于人有性有命、有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所以人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做扎实的修养工夫。
二、许衡的修养工夫论
尽管从理上说,“人与天地同”“心与天地一般”,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人的“气质之性”常常会浸染、遮蔽其“本然之性”,使人“临事对人,旋安排把捉;未临事之前,无人独处,却放肆为恶”(42) 。因此,许衡认为,人需要做“存养省察”的修养工夫。不过,许衡把“存养”和“省察”分作两截,说“静时德性浑全,要存养;动时应事接物,要省察”。从这个角度看,许衡的工夫论也是上承朱熹“静养动察,敬贯动静”的修养工夫论。
具体而言,许衡的修养工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格物致知
关于格物致知,许衡在《大学直解》中解释说,“格字,解做至字,物是事物”,“致是推极的意思,知是知识”,合在一起,“致知在格物”就是“若要推极本心的知识,又在穷究天下事物之理,直到那至极处,不可有一些不到”。(43) 他进一步解释说,人本心的知识,是“自然知识”,而天下事物之理,是其“当然的道理”。这些说法中,需要注意的是,所谓“自然知识”,并非外部自然界的知识(否则,怎么能说是本心所有),而是人心自然而然就有的灵明知觉能力(如知仁义礼智,知孝悌忠信之类)。所谓“当然的道理”,当只能是就人而言的,亦即天下之物对人而言所具有的意义。如此理解许衡的“格物致知”之说,便能与其“不要逐物”之说相融贯。
不仅如此,许衡还把《大学》的“格物致知”贯彻至《孟子》中众多说法去理解,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是《大学》的“物格知至也”,并说“知其性是物格,尽其心是知至也。先知其性然后能尽心,非尽其心然后知其性”(44) ,但“知”须“到十分善处”,才算是“知其性”,也才能“尽其心”。许衡虽然像朱熹那样,把“知性”说成是“物格”,把“尽心”说成是“知至”,但他又进一步补充,强调“先知其性然后能尽心”,则有进于朱熹。且朱熹以“物格”释“知性”时,强调要“穷理”,未曾明确此“理”之何所指,这才引得后来的青年阳明去逐物、格竹。
由上可知,许衡的“格物致知”,与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说微有不同,但也不是后世阳明学所主张的“格物致知”之说。他虽如朱熹那样讲“即物而穷其理”,但强调“不要逐物”,而要去“知其性”“尽其心”。也就是说,“格物致知”,“知”的是天所赋予的个人自己之“性”,了解个人自己的良知善端;“知至”,则是达到充分发挥和实现自己的心、性之能这样的目的。许衡认为,“良知良能”,是哪怕至愚、至不肖的普通人(夫妇)都具有的。只要人能至诚以求,便可以“体道”而得天理,了解并掌控自己的“性”,充分发挥和实现自己的心的“由不安不忍达于能安能忍”的能力。
(二)存养与省察
关于存养,许衡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是《大学》的“意诚心正”,“行到十分善处”。他进一步解释说:
存谓操存不舍,养谓顺而不害,事谓奉承而不违。常存养其德性,而发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之情,不使少有私意变迁。夫如是,乃所以事天也。(45)
这即是说,要操存人之“本心”,不可少舍;要“顺”人之性而不可少害。许衡的存养,尤其是“顺而不害”的“养”,其“顺”并不是勉强去“排遣”,而是要“心无愧怍、内省不疚,乃无疑惧”。“养性”与养“浩然之气”并无不同,因为“浩然之气”乃是“集义所生”。因此他说:
“浩然之气”所以当养者,盖说“不动心”由于无疑惧。而惟“浩然之气”乃是“集义所生”,心无愧怍、内省不疚,乃无疑惧,不是强排遣。(46)
关于“省察”,许衡将其与“持敬”联系在一起。说“凡事一一省察,不要逐物去了。虽在千万人中,常知有己。此持敬大略也”。而“持敬”就是要提升自己,使如“圣人之心”与“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用工夫主一也,主一是持敬也”(47) 。这就是把“持敬”之功贯穿于动静之中,使“物来不乱,物去不留”。
(三)慎思
许衡非常重视“思”。他说:
视之所见,听之所闻,一切都要个“思”字。君子有九思,“思曰睿”是也。要思无邪。目望见山,便谓之青,可乎?惟知故能思。或问:“心中思虑多,奈何?”曰:“不知所思虑者何事?果求所当知,虽千万思虑可也。若人欲之萌,即当斩去,在自知之耳。人心虚灵,无槁木死灰不思之理,要当精于可思虑处。”(48)
意思是说,人心的根本是“虚灵”,它不会像槁木死灰那样,因而,人心不去思虑的情况并不存在,不必去担心“思虑”之多。真正需要认真对待的是“可思虑处”,即思虑的对象(包括情境、时机等),正所谓“果求所当知,虽千万思虑可也”;以及思虑的恰当方式,即“思曰睿”与“思无邪”,不能“目望见山,便谓之青”。
(四)提策
许衡说:
日用间若不自加提策,则怠惰之心生焉。怠惰心生,不止于悠悠无所成,而放辟邪侈随至矣。(49) (www.chuimin.cn)
意思是说,在日用常行中,人必须要经常提撕、策勉自己,否则就容易滋生怠惰心理。而怠惰心理的危害,并不仅仅是让人安闲暇适、无有所成,而且更会使人随之而有放辟邪侈的思想与行为。
一方面是要“提策”(提撕与策勉)自己,另一方面是“汲汲焉毋欲速也”。许衡强调,不仅是学问如此,日用事为之间,都应该既不要追求“速效”,也不能“怠惰”,如此才能有所成。
(五)乐天知命
在提出了许多修养工夫之后,许衡还强调,要转变观念,学会“乐天知命”。要学会与天相协和,“顺性一于为善”。他在回答或问“乐善,所以乐天也,贫贱患难不忧,所以知命也”时说:
天赋与万物,无不尽善;譬若父母养育幼子,少与饮食衣服、多与饮食衣服,皆是;爱惜,固是,嗔责教训、使之成人,亦是;无不是底父母,无有错了的天。自古老天造化,岂有错了处?只有人错了。天与富贵福泽,教人行善;天与贫贱,亦教人行善,是天降大任之说。若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顺性一于为善,此是乐天者也。乐天者,乐性中之善也;知命者,是“天道流行之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知有天命,不敢违;虽得贫贱患难亦不为忧,可谓以顺受也。乐天便是知命,知命便能乐天,此说君子之事也。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圣人之事也。(50)
乐天,是“乐性中之善”,此“性中之善”即天赋予人、赋予万物的。天无论以何种方式“造化”,其性质都是“善”的,正如父母,无论他们以何种方式(如与饮食衣服之多寡、爱惜或者嗔责教训)养育幼子,因其动机是“使之成人”,故“皆是”。因此,他说,老天的造化是不会错的,只有人才错了。天无论予人何种境遇,都教人要行善。所以说,“知有天命,不敢违,虽得贫贱患难亦不为忧”,当人们“于患难间有个处置、放下,有天之所为,有人之所为。合处置者,在乎人之所为以有义也;合放下者,在乎天之所为以有天命也。先尽人之道义,内省不疚,然后放下,委之于命也”。这就是“知命”“顺受”。
许衡认为,通过以上所述的修养工夫,现实的、受气质之性浸染与干扰而有所偏至与不足的人,几乎可以“与天地同”,其“心与天地一般”。
三、许衡的实践哲学
许衡在元代屡屡被征召为官,其屡屡出仕也一依道学之义出处。他的“夷夏之辨”的观念要稍微淡薄一些,这使得他在实践上也取得不小的成就。当然,许衡在实践上的成就背后,是许衡的实践哲学观念在支撑。
(一)知行观
讨论实践哲学,必得涉及知行关系。许衡通过“开物成务”和“穷神知化”等来讲解“知”与“行”。有问:
“开物成务”,传云:物,凡物也;务,事也;开明之也,成处之也。事无大小不能明,则何由能处?曰:“此是圣人之事也。在《大学》,开物是知也,成务是行也。非但开发自己,要开发他人,只要开发得是。”(51)
在这里,开明凡物,即彰显凡物的意义,成处事务,即成就事情(功业),归根结底,是要按照“是”的标准,来开发自己和他人。而他对“穷神知化”之问的回答是,“在《大学》,穷神,是知也;知化,是行也。穷尽天地神妙处,行天地化育之功”②,亦即强调要“穷尽天地神妙处”,从而能“行天地化育之功”。
上述只是知与行的顺适相合;另一方面,许衡强调,行之“不力”在“知之不真”。倘若“知”得“真”且“坚”,其行亦“力”。史载,许衡自听闻道学,尤其是“小学”起,便坚定有力地践履和执行。前文说过,许衡得到《尚书疏义》和《周易王弼注》,便“日思夜颂,言动必揆诸义然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先生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义。’或曰:‘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52) 当他知道“不义”之事不当为时,哪怕“渴甚”也能克制自己,使合于义。许衡非常重视“礼”,“凡丧祭嫁娶,必征诸古礼,以倡其俗……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有余即以分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非义,弗受也”(53) 。
由上述可知,许衡的“知行观”,实是一种道德的认知和践履,他不仅强调“知”,更重视“行”,不仅“成己(开发自己)”,更重视“成人(开发他人)”,甚至欲图通过“穷尽天地之神妙”,来“行天地化育之功”。由此也可知,许衡所理解的“道德”其实并不仅仅是“礼义”,更重视的是“成己成物”。
(二)政治理想
许衡在《时务五事》中自述曰:
但迂拙之学,本非求仕。言论鄙直,不能回互,矫趋时好。(54)
意思是说,我的学术观点,本来不是用来追求仕进的。所以,我的言论浅陋而无文采,做不到曲折婉转,改变自己使媚于时好。他的出仕,乃是想如孔子和孟子一般,“孔子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责难于君、陈善闭邪”,努力使自己的以道学改造社会的主张和保存、发展中原的儒学道统与文化等理想得以实现。为此,他指出:
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55)
以是论之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56)
许衡所陈“时务五事”中,首先是“立国规模”。他说:
为天下国家有大规模。规模既定,循其序而行之,使无过焉、无不及焉,则治功可期……古今立国规模,虽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天下心;得天下心无他,爱与公而已矣。爱则民心顺,公则民心服,既顺且服,于为治也何有?③
从这些说法来看,许衡的政治思想和主张,其实是得君行道,通过君主体现其“爱”与“公”的“仁政”得天下心。然后“因时顺理,与之夺之,进之退之……周还曲折,必吾之爱、吾之公达于天下而后已。至是则纪纲法度,施行有地,天下虽大,可不劳而理也”④。
此外,欲得天下民心,还需“齐一吾民,使之富实、兴学、练兵,随时损益,裁为定制”⑤。
其次,是“中书大要”。许衡认为,“中书管天下之务,固不胜其烦也,然其大要,在用人立法而已”(57) 。但是,用人的关键有二,一是知人识人,二是善能用之。知人识人,是要了解人之智与愚、贤与不肖。他说:
贤者识事之体,知事之要,与庸人相悬,盖十百而千万也。⑦
但一个人是否是贤者,却难以“灼知其详”,所以,中书大要,知人识人是艰难的第一步。但是,君主是否有胆魄用人,也是很关键的。一方面,如果君主“不先有司,直欲躬役庶务,将见日勤日苦而日愈不暇矣”⑧;另一
方面,如果“已知其孰为君子、孰为小人,复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坐视其弊而不能进退之,徒曰知人而实不能用人,又何益哉”(58) 。
中书除了选任“贤者”,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要“得法”。许衡说:
夫治人者,法也;守法者,人也。人法相维,上安下顺,而宰执优游廊庙之上,不烦不劳,此所谓省也。②
为此,“俸给之数,叙用之格,监司之条例,先当拟定。至于贵家世袭、品官任子、驱良抄数之便,宜续当议之,不可缓也。此其大凡”(59) 。总之,用人、立法,关键要探古人之意、推而衍之。
第三,讨论“为君难”。由于“君”是上天为眷顾“有欲”且“无主乃乱”的“生民”而派来的“君师”,为的就是“表正万邦”,并让民众的欲求能得到满足,所以,为人君者,须有“聪明刚断之资”与“重厚包容之量”。人君所担负的是“至难之任”,非安而娱之者,自古“圣帝明王莫不兢兢业业,小心畏惧,日中不暇,未明求衣……至难之任,初不可以易心处。知其为难而以难处,则难或可易;不知为难而以易处,则他日之难有不可为者矣”(60) 。这是强调,作为君主,要在一开始就认识到“君主之任,至难”,从而坚定其以难处之的心理。许衡并在其后列举“为君之难”之切要者六端,曰“践言”“防欺”“任贤”“去邪”“得民心”“顺天道”,举其要则为“修德、任贤、爱民三者而已”。
第四,为“农桑学校”。重视农桑学校,实质上是重视民生与民心。许衡说:
天之道,好生而不私。尧舜亦好生而不私。若“克明俊德”至“黎民于变”,“敬授人时”至“庶绩咸熙”,此顺承天道之实也。稷播(布)五谷,以厚民生;契敷五教,以善民心,此辅导尧舜之实也。(61)
稷之播(布)五谷,是“生财之由”,应当要受到重视。然而,
今国家徒知敛财之功,不知生财之由。不惟不知生财,而敛财之酷,又害于生财也。徒欲防人之欺,不欲养人之善,所以防者为欺也,不欺则无事于防矣。欲其不欺,非衣食以厚其生、礼义以养其心,则亦不能也。②
因此,许衡建议,“优重农民,勿使扰害;尽驱游惰之民,归之南畆(亩),岁课种树,恳谕而督……自上都中都,下及司县,皆设学校,使皇子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从事于学,日明父子君臣之大伦,自洒扫应对,至于平天下之要道”③,如此,则“万目皆举”,庶几能实现“好生而不私”之道。
最后是“慎微”,即谨慎对待细微之事。许衡在“慎微”之后注曰,“此篇内皆非全文,所谓多削藁是也”,并明指“慎微”的十个方面:用晦、独断、重农、兴学、经筵、节喜怒、省变更、止告讦、抑奔竞、欲速则不达等。
除了陈《时务五事》,许衡还主张“汰省冗官”,认为这是“重名器、抑侥幸、厉廉能”的善政;建议设立枢密院,“与中书对持,号为二府”。
当然,许衡在政治方面还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他为元朝定官制、立朝仪。《宋元学案》卷九〇《鲁斋学案》说:
先生考古今分并统属之序,举省部、院台、郡县与夫后妃、储藩、百司所联属统制,定为图,奏之。命集公卿议省院台行移之体,先生曰:“中书佐天子总国政,院台宜具呈。”时商挺在枢密,高鸣在台,皆不乐,欲定为咨禀,因大言以动先生曰:“台院皆宗亲大臣,若一忤,祸且不测。”先生曰:“吾论国制耳,何与于人!”遂以其言质帝前,帝曰:“朕意亦与衡合。”(62)
后来,他还建议元帝不要同意忽辛的“同签枢密院之请”,因为忽辛之父阿马合时领尚书省六部事,掌有民与财之权,而“国家事权,兵、民、财三者而已。今其父典民与财,子又典兵,不可”。元帝问说:“卿虑其反耶?”许衡回答说:“彼虽不反,此反道也。”(63)
从以上关于许衡的政治思想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他出仕确实是想实现“以道学改造社会”的理想。他的确并不是想做官,而是要借这样的机会,厚民生、善民心、保存中原的优秀文化,借道学改造社会。
(三)其他方面
除了前述道德与政治思想,许衡非常重视教育,并倡导理财(64) 以厚民生。他关于化民成俗的方法也极富启发意义。他说:
圣人,是因人心固有良知良能上,扶接将去。他人心本有如此意思,爱亲敬兄,蔼然四端,随感而现,贤人只是与发达推扩,就他原有底本领上进将去,不是将人心上原无底强去安排与他。后世却将良知良能去断丧了,却将人性上原无底强去安排裁接,如雕虫小技。以此学校坏废,坏却天下人才。及去做官,于世事人情,殊不知远近,不知何者为天理民彝。似此民何由向方?如何养得成风俗?他如风俗人伦,本不曾学,他家本性已自坏了,如何化得人?(65)
这就是说,制度、风俗的制定与形成,当如圣人贤人一般,就人心固有的良知良能或人心中本有的那些个“意思”,扶接将去或发达推扩、上进将去,而不能“将人性上原无底强去安排裁接”。
许衡的这些实践哲学思想,为道学注入了务实的理念,突出了道学本有的与“日用常行”密切关联的本质。他的道学思想整体上以“成己成物”为终极追求。在他看来,“己”身虽然有限,但“心”却“与天地一般”,成己其实就是要真正完全彻底地发挥和实现自己的性能,让自己无论是在日用常行还是在任何具体的实践领域,都能展现本领和才干。当然,这些理想的实现需要做切实的修养工夫,需要做扎实的实践践履。
有关中国哲学通史(宋元卷)_流式的文章
“理先于气”,在陆世仪看来,“理”是宇宙一切的所以然,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不仅如此,朱熹又指出“理同而气异”,即万物均源于理,但各自表现的实体形态不同。人伦道德缘起于“理”,并不是人伦道德由“理”所生。理学家认为道德本体即哲学本体,这几乎是一种普遍的认识。陆世仪在此虽未明言人伦道德的缘起,未直截了当回答“理”是道德的本体,但他的“天与人总是一理”,则回答了人伦道德缘起于“理”的问题。......
2023-10-31
《论语》中八次谈到“和”。其中最主要的是《论语·学而》的一段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和”是对矛盾加以调和,使矛盾各方的关系达到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与“同”是不同的概念。孔子继承了前人关于“和”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天人和谐”是“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天人和谐”是满足人类追求高尚道德境界的需要。再次,“天人和谐”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2023-11-01
刘因遂于此由经学章句转向道学。从这些言论可以看出,刘因是朱熹理学的信奉者和继承者,并对朱熹的学说有所推进。刘因对“本体”的看法,可以通过梳理他关于“理”“道”“心”“性”等范畴的言说来展示。刘因也谈到了“理”与天的关系。刘因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承认了老子之所见,亦指出儒家义理与道家学说的不同,这在客观上有“辟老”的效果。......
2023-11-20
在章学诚的方法中,有着严重的哲学危害。将刘歆视为章学诚哲学立场的来源、将其思想视为刘歆思想中隐含着的可能性的富有想象力的展开,是颇具诱惑的。但是,如果认为章学诚的思想导源于对“官师”这个词的分析,那将肯定是荒谬的。事实上,章学诚的整个古代观似乎是对朱筠的写作理想的一种肯定。章学诚习惯性地将对知识的寻求与对知识的使用分别开来,将王阳明的个人道德问题看做整体社会政治组织的问题。......
2023-11-20
在进入自我生存的现象学阐释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心理学领域对“自我”的各种理解。因为从整体上看,我们谈论“自我”问题最多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心理学的领域,虽然从整体上看,我们也同时可以发现心理学范畴的各种“自我”理解存在一些重要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反过来又在一定意义上减少了其对真正的自我现象的解释力。......
2023-08-12
作为一个毕生研究创造教育的工作者,我欣喜地看到创造在许衡中学以蔚然成风,成了从学校领导、教师到学生的自觉行动。但是,在许衡中学却同样受到重视,体现了副课不副的精神。毫无疑问,也是创造,是这所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心理教学活动。的确,创造在这里已经蔚然成风,就连该校司机张利东也提出“安安全全行万里路,高高兴兴读万卷书”,这是在其他任何单位不可能出现的。创造为什么能在许衡中学蔚然成风呢?......
2023-11-23
弗洛伊德的思想著述对20世纪以来人类的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现代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非弗洛伊德莫属。弗洛伊德是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他在心理学领域,特别是在精神分析方面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刚刚问世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霍尔可谓是弗洛伊德的伯乐。......
2024-03-13
哲学上的本体论也可以说是超越性,凡关于超越性的论述都是在探讨本体论问题。比如,李泽厚先生认为,牟宗三理论体系核心的“内在超越说”有着巨大的理论困难。笔者认为,理学的贡献在于为儒家伦理寻求超越的本体论基础。[21]这种观点否认“天理”的超越性,其判断依据是西方理性与感性、本体与现象二分的理论。如果二者是统一的,那么天理的超越性何在?......
2023-07-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