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浙东事功学派代表人物,我们在上一章将陈亮(字同甫)的思想称为“事功之学”,而本章将叶适的思想称为“功利之学”。 叶适显然比陈亮更注重从社会制度层面加大社会财富的积累,因而称叶适的思想为功利之学比事功之学应该更合适。而陈亮和叶适的事功或功利之学根本没有讨论幸福或快乐与否的问题,它是指实际的业绩和成效,尤其是就国家富强、社会发展而言。......
2023-11-20
宋代理学家们特别推崇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的观点,叶适对此却颇不以为然。他说:
“仁人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此语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后世儒者行仲舒之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45)
董仲舒之论突显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道义、功利、动机、效果。所谓“正”“明”,所谓“谋”“计”,都属于内心的思虑,所以是动机。功利,也就是效果。董仲舒的意思是人的心思和动机不要放在获取功利和达致效果上,而要放在是否正大光明地彰显了道义。只要守住道义就行,可以不计效果。尽管不计效果属于动机,未必表示没有现实效果,但是由于毕竟不重视现实效果,无心于现实功利,并且明确把现实功利置于道义之下,也就不可避免地在后世导致贬抑功利的思想和行为。这是自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来的“重义轻利”的传统。“重义轻利”是传统儒家在义利关系这一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并不是一般地否定利的合理性,而是在义利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求人们分清孰重孰轻,孰先孰后,坚持以义为先、为重。这种思想本身是不否定利的,只是要求“见利思义”。即在“利”的面前要首先考虑其取舍是否符合“义”。正如孔子所谓“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从社会、国家的层面看,先秦儒家主张利民、富民,可见是相当重视公利的。所以义利之辨,不仅仅表现为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但是,由于后儒片面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意义上的义利关系,以及在义利关系上片面强调义,甚至把义利对立起来,所以不可避免地助长了蹈虚不实、不务事功乃至遏制合理利益和欲望的流弊。
在叶适看来,理学片面强调道德性命之学,对于国家社会而言正有此弊。他反对把义利对立起来,主张“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46) ,实现社会公利就是道义,而且若无此社会公利,道义也就是一句空话。也就是说,道义不是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而是要通过社会公利来实现的,个人的道德修养也要表现在能否带来社会公利上。
因而,叶适主张“务实而不务虚,择福而不择祸”“课功计效,一事一物,皆归大原”。(47) 使其功利之学明确表现出一种实学的内涵。也就是说,叶适的功利之学并没有停留在理论上的讲求事功,而是必须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实际的利益。上文所论叶适的世界观,即以“物”为本的“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的道物观,归于阴阳平衡之自然规律的“中庸之道”,以及“格物致知”“内外交相成”的认识论思想,这些理论上的主张,最终都要落实到带来社会公利,办成实际事务,如此才能使事物归本大原,实现其存在的价值。因而,叶适思想中的这重“实学”内涵,正是其功利之学在理论上的完成。叶适对实学的讲求具体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方面面。
在政治方面,叶适首先大倡君德,次则大谈人君当把握天下大势与国本,并论及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叶适认为:“人君必以其道服天下,而不以名位临天下。”(48) 若是不以道服天下,而只以名位临天下、威服天下,则不能“服天下之心”,臣民都只是迫于其名威而不敢抗争。那么,人君当以何道服天下?“人主之实德见于天下,而天下服矣。”(49) 人主之实德就是“容受掩覆,大度不疑,有以深结其臣民之心”(50) 。人君一定要确信并充实自己的这种实德并施之于天下,而不要以“近功浅利”(51) 动心。人君具备实德之后,要把握天下大势。若是不能把握这种大势,就不可治理好天下。而把握“天下之势”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天下之势在己而不在物”,如果做到了使天下之势在己而不在物,则“天下之事惟其所为而莫或制其后”(52) 。使天下之势“在己而不在物”并非指人君可以主观任意地作为,而是指通过认识时势以合乎时势来作为,所以他说:“故夫势者,天下之至神也,合则治,离则乱。”(53) 把握了天下大势,使天下大势在己,然后还要具体落实到如何治国。叶适认为首先要认识到立国之本是什么。他认为,国之本不在于“民”“重民力”“厚民生”“惜民财”之类,而在于“礼臣”“恤刑”,实现“不以刑法御臣下而与臣下共守法”(54) ,从而使民“自爱而畏法”(55) 。也就是说立国之本首先在于改善君臣关系,即协调和稳定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然后才能协调君民关系。叶适并非不重视“民”,他也主张君民一体,主张治国要得民,要与民为善,但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是抽象的,应该具体化,应该找到其中间环节以实现之。这个中间环节就是君臣关系,于是君臣关系就成了处理君民关系的前提条件。
在经济方面,叶适认识到“财用”是当时一件大事,一定要认真研究古今财用之本末,然后才能施用于政事上。通过对历代财赋制度的考察,他发现“古者财愈少而愈治,今者财愈多而愈不治;古者财愈少而有余,今者财愈多而愈不足”(56) 。所以,他认为:“夫财之多少有无,非古人为国之所患。”(57) 真正善于治国者,乃只“计治道之兴废而不计财用之多少”③,而当时的统治者乃以为最大的问题是财用不足,于是就有许多以征利和聚敛财富为目的的制度和措施。叶适认为,“聚敛”和“理财”是有性质之别的,他说:“理财与聚敛异,今之言理财者,聚敛而已矣。”(58) 他强烈反对当时“取诸民而供上用”(59) 的与民争利的“聚敛”行为,认为真正的理财要以仁义之心来进行,使财贷畅通,扩大社会再生产,增加社会财富,使民富国强。可见,叶适的功利之学虽然反对董仲舒“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的思想,但他并非反对道义只讲功利。他是主张在社会和国家治理层面实现道义与功利的结合,社会公利即是道义所在,由此使得正义谋利、明道计功两不冲突,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军事和外交方面,叶适是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认为议和就会陷入政治是非的泥淖中,使得国家不振、民心不畅,最终导致民族、国家灭亡。叶适主张通过用兵来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为了实现大业,叶适对兵制改革和军事战略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叶适首先考察了当时的军政情形,揭示了其中的腐败。他说:“养兵以自困,多兵以自祸,不用兵以自败,未有甚于本朝者也。”(60) 兵多且弱,无战斗力,养兵成为南宋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他主张改革兵制。首先要改变的是单纯的募兵制及一律由国家财政供应给养的制度,然后“由募还农”(61) ,改以税养兵为以田养兵,精兵以强兵,从而从根本上减轻以国家财政养兵的负担。在军事战略思想方面,他主张作全面和长远的谋画,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研究现实形势,以定进取与防守之策。在这方面,叶适提出了不少切合实际的具体策略和办法,并且颇见成效。“他对军事问题的研究是相当深入的,他所提出的兵制改革的方案和军事战略思想,是相当完备并且大部是切合实际的,可以说,这是叶适思想中最精彩的一部分。”(62)
从以上各方面的思想主张来看,叶适颇重视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考察现实情形,以提出具体可行的施政方案,但又并非急功近利,而总是以宏阔的视野和胸怀以实现长远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他明确反对“近功浅利”,而是置道义于首要位置,进而把道义与长远的功利效果以及社会公利统一起来。
因为叶适之学大谈功利和实效,强调结合耳目之官和心之官内外两种认识能力,从物本身去认识和把握道,重视自然的中庸之道,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反对空谈,所以颇为理学所排斥。朱熹就认为陈亮叶适的事功之学和功利之学“大不成学问”(63) 。实际上,从叶适重视人君实德,仍把道义置于首位等思想主张来看,其学与理学在根本上并无冲突。他只不过是反对“专以心性为宗主”,而主张把入德落于实处,把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落于实处以实现道义。所以,他的观点与陈亮的事功之学一样都可以视为儒学自身的发展和对理学的纠偏。但是,由于叶适的功利之学在解决现实问题和获取功利方面比陈亮更加具体、精细和深入,所以,他能比较少地受理学形上思想的纠缠而能更好地补理学玄虚之弊,并对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产生重大影响。
(1)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龙川学案》,《宋元学案》第3册,第1830页。
(2)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下,第868页。
(3) 田浩:《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姜长苏译,第5—6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4) 约翰·穆勒:《功利主义》,徐大建译,第7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 《宋史·叶适传》卷四三四,第12889—12890页。
(6) 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水心文集》卷一,《叶适集》第1册,第6页。
(7) 李贽:《藏书》卷一四,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2卷,第28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 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水心学案》,《宋元学案》第3册,第1743页。
(9) 《宋史·叶适传》卷四三四,第12890页。
(10) 后来,宁宗朝皇室宗亲赵汝愚为相。赵汝愚坚定拥护朱熹道学,而反对韩侂胄。韩侂胄与京镗联手得揽大权,为巩固势力而禁道学反朋党。宁宗也因听信“(赵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之言,依靠韩侂胄将赵汝愚罢相出朝。朱熹亦因附合赵汝愚,已先被免职。
(11) 叶适:《周易·系辞上》,《习学记言序目》卷四,第47—48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12) 叶适:《律赋》,《习学记言序目》卷四七,第700页。
(13) 叶适:《老子》,《习学记言序目》卷一五,第213页。
(14) 叶适:《四言诗》,《习学记言序目》卷四七,第702页。
(15) 叶适:《进卷·诗》,《水心别集》卷五,《叶适集》第3册,第699页。
(16) 叶适:《唐书二》,《习学记言序目》卷三九,第580页。
(17) 叶适:《周易·上下经总论》,《习学记言序目》卷三,第34页。
(18) 叶适:《周易·系辞上》,《习学记言序目》卷四,第47页。
(19) 叶适:《进卷·易》,《水心别集》卷五,《叶适集》第3册,第696页。
(20) 叶适:《子华子·阳城胥渠问》,《习学记言序目》卷一六,第220页。
(21) ③叶适:《进卷·皇极》,《水心别集》卷七,《叶适集》第3册,第728页。
(22) ⑤叶适:《进卷·易》,《水心别集》卷五,《叶适集》第3册,第696页。
(23) ②叶适:《进卷·中庸》,《水心别集》卷七,《叶适集》第3册,第732页。
(24) 叶适:《礼记·中庸》,《习学记言序目》卷八,第109页。
(25) 叶适:《进卷·中庸》,《水心别集》卷七,《叶适集》第3册,第733页。
(26)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四,第250页。
(2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6—7页。(www.chuimin.cn)
(28) 叶适:《礼记·大学》,《习学记言序目》卷八,第113—114页。
(29) 叶适:《周易·困》,《习学记言序目》卷三,第28页。
(30)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八,《二程集》上册,第188页。
(31)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第155页。
(32) 叶适:《陈叔向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一七,《叶适集》第2册,第326页。
(33) 叶适:《进卷·总述》,《水心别集》卷七,《叶适集》第3册,第727页。
(34) 叶适:《宜兴县修学记》,《水心文集》卷一一,《叶适集》第1册,第195页。
(35) 叶适:《赠薛子长》,《水心文集》卷二九,《叶适集》第2册,第608页。
(36) 叶适:《进卷·大学》,《水心别集》卷七,《叶适集》第3册,第731页。
(37) 叶适:《进卷·傅说》,《水心别集》卷八,《叶适集》第3册,第734页。
(38) 叶适:《孟子》,《习学记言序目》卷一四,第207页。
(39) 叶适:《题姚令威西溪集》,《水心文集》卷二九,《叶适集》第2册,第614页。
(40) 叶适:《外橐·法度总论一》,《水心别集》卷一二,《叶适集》第3册,第787页。
(41) 叶适:《孟子》,《习学记言序目》卷一四,第207页。
(42) 叶适:《进卷·大学》,《水心别集》卷七,《叶适集》第3册,第731页。
(43) 叶适:《唐书六》,《习学记言序目》卷四三,第634页。
(44) 叶适:《外橐·息虚论二》,《水心别集》卷一〇,《叶适集》第3册,第766页。
(45) 叶适:《汉书三》,《习学记言序目》卷二三,第324页。
(46) 叶适:《汉书三》,《习学记言序目》卷二三,第324页。
(47) 叶适:《历代名臣奏议》,《水心文集》补遗,《叶适集》第2册,第617页。
(48) 叶适:《进卷·君德一》,《水心别集》卷一,《叶适集》第3册,第633页。
(49) 同上书,第634页。
(50) 叶适:《进卷·君德二》,《水心别集》卷一,《叶适集》第3册,第635页。
(51) 叶适:《进卷·君德一》,《水心别集》卷一,《叶适集》第3册,第633页。
(52) 叶适:《进卷·治势上》,《水心别集》卷一,《叶适集》第3册,第637页。
(53) 同上书,第639页。
(54) 叶适:《进卷·国本中》,《水心别集》卷二,《叶适集》第3册,第648页。
(55) 叶适:《进卷·国本下》,《水心别集》卷二,《叶适集》第3册,第650页。
(56) ③叶适:《外橐·财总论二》,《水心别集》卷一一,《叶适集》第3册,第773页。
(57) 叶适:《外橐·财总论一》,《水心别集》卷一一,《叶适集》第3册,第770页。
(58) 叶适:《进卷·财计上》,《水心别集》卷二,《叶适集》第3册,第657页。
(59) 同上书,第657—658页。
(60) 叶适:《外橐·兵总论二》,《水心别集》卷一一,《叶适集》第3册,第782页。
(61) 叶适:《唐书二》,《习学记言序目》卷三九,第586页。
(62) 张义德:《叶适评传》,第218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3)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二,第2957页。
有关中国哲学通史(宋元卷)_流式的文章
同为浙东事功学派代表人物,我们在上一章将陈亮(字同甫)的思想称为“事功之学”,而本章将叶适的思想称为“功利之学”。 叶适显然比陈亮更注重从社会制度层面加大社会财富的积累,因而称叶适的思想为功利之学比事功之学应该更合适。而陈亮和叶适的事功或功利之学根本没有讨论幸福或快乐与否的问题,它是指实际的业绩和成效,尤其是就国家富强、社会发展而言。......
2023-11-20
基于此种观念,叶适对《大学》的“格物致知”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从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其中对“诚意”有论述,但未明确述及它与前后两条目之间的关系,而“格物”与“致知”两条目的思想内涵则竟付阙如。这就需要一个“解蔽”的过程,而这个“解蔽”的过程就是解除理学之蔽的过程,从而回到“格物致知”,实现“内外交相成”。首先,叶适要求回到“格物致知”。......
2023-11-20
此次上书已颇见叶适的学问与思想,显示出永嘉学派重事功、务实际的特点。叶适因为很早在朝为官,所以不仅仅是在言论中攻击苟且偷安的妥协派,而且有机会在实际的抗金斗争中立功。叶适不负所望,镇守建康,在长江沿线挡住了金兵主力的攻势,扭转败局,连战连捷,迫使金兵退却。《习学记言序目》是叶适摘录和评论历代学术著作的专著,共五十卷,凡经十四卷,诸子七卷,史二十五卷,宋文鉴四卷。......
2023-11-20
后人把吕大临与其兄吕大忠、吕大均合称为“蓝田三吕”,“蓝田三吕”是张载关学中的著名弟子,张载去世后,他们又问学于二程,在二程门下,吕大临与谢良佐、杨时、游酢并称为“四先生”。在宋明理学史上,因吕大临似乎并非理学大家,加之其寿不永,英年早逝,故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认为其不足道也。因此,吕大临实际上肩负着兼传张程、关洛二学的使命,其思想在宋明理学史上有着极为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
2023-11-20
物·势·人——叶适哲学思想研究[1]杨国荣宋明时期,除了主导性的理学思潮之外,儒学的衍化还存在另一些趋向,事功之学便是其中之一。这里主要以叶适为对象,对此作一具体的考察。如所周知,叶适之学,以事功为主导。“实力”的作用对象,具体表现为外在之物。叶适对道与人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也涉及以上方面。物作为实然,主要构成了人的知......
2024-04-04
两宋之际,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以及道学日渐衰微的严峻现实,胡安国“强学力行,以圣人为标的,志于康济时艰” 。就为学方面而言,胡安国承续孔孟道统,私淑二程洛学,开创湖湘学派,为宋室南渡以来昌明洛学的大功臣。所以对胡安国来说,为学与为治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前者在于立本明体以为后者提供根本原则和指导方向,而后者则在于经世致用以使前者得以付诸实施。......
2023-11-20
吕祖谦的这一努力,体现在其“工夫论”中。在“工夫论”方面,吕祖谦却又赞同朱熹,非常看重修养的工夫,而以陆九渊仅强调“先立其大”和“发明本心”为过简。吕祖谦在“工夫论”上的努力是非常值得认真梳理的。实在说来,吕祖谦关于“明心”的这些修养工夫都其源有自,而非其首创。吕祖谦继承并发扬了先秦儒家的这一修养工夫。吕祖谦认为,研读圣贤经书,获......
2023-11-20
《三经新义》在一定程度上为王安石的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他可以大胆地借鉴儒家经典中的精神来治世,推进现实社会的制度改革。王安石的哲学思想较为复杂,一方面,他以孔孟为归宗,极力尊崇正统儒家思想,从《周礼》等经典中探寻现实社会变法的理论基础,这些集中体现在他的人性论、新经学思想上;另一方面,他又受道家、佛教影响,曾注解《老子》,品评庄子,批荀况,黜杨墨,于诸家之学无不考究。......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