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就“本心”发用处或具体呈现处来指示“本心”,这与孟子以“怵惕恻隐之心”来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一个路头。上述是就寻常人所能见到的道德意识的自觉的一面谈“本心”,过此以往,“本心”尚有“密微之地”的一面或境界,而这才是“本心”的本来面目。此时的“本心”无内外之分,即体即用。......
2023-11-20
吕祖谦的哲学思想深受其家学的影响,而其家学之渊源深植于二程之学。例如,吕希哲曾拜程颐为师,而吕好问、吕切问受业于程氏门人尹焞,吕本中则求教于杨时、游酢和尹焞。吕祖谦本人的老师中也有不少深深浸润于理学的学者。因此,在吕祖谦的思想中,理学思想是首先要重点予以介绍的。
一、理
吕祖谦接续二程,尤其是程颐(伊川)的“天理”论,亦以“天理”或“理”为其最高的“本体”(4) 范畴。概括起来,吕祖谦思想中的“天理”或“理”有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理”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世间万事的至上法则。作为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实然之理”是“天地万物所同得”,“圣人与天地万物同由之也”(5) 。他说:
理之在天下,犹元气之在万物也。一气之春,播于品物,其根其茎,其枝其叶,其华其色,其芬其臭,虽有万不同,然曷尝有二气哉!理之在天下,遇亲则为孝,遇君则为忠,遇兄弟则为友,遇宗庙则为敬,遇军旅则为肃。随一事而得一名,名虽至于千万,而理未尝不一也。(6)
这就是说,理像元气造成万物的各种表现(根茎、枝叶、花色、芬臭)一样,创造天下各种各样的事物,成为世间各种事情——孝、忠、友、敬、肃,以及其他种种实践的根据或行动的指南。
其次,理完满自足、周流不息、万世不易、永恒长存,并存在于天下万有之中。吕祖谦说,“极正之理,增分毫则为赘,过分毫则为过”,“至理之极,不可加一毫人伪于此,而犹有行焉,则乃妄而有眚矣。天理所在,损一毫则亏,增一毫则赘。无妄之极,天理纯全,虽加一毫不可矣”(7) 。意思是说,天理是自足、完满的,对于“极正”的天理,任何的人为增损都是不合适的,“天理上不可添一件,添一件则是安排,其入人必有限量”(8) 。不仅如此,天理还“与乾坤周流而不息”(9) ,任凭血气赫然勃然,也不能使天理有一毫之损。它不因天下之有道或无道而或存或废。“道初不分有无时,自有污隆。天下有道时,不说道方才有。盖元初自有道,天下治时,道便在天下;天下无道时,不说道真可绝。盖道元初不曾无,天下不治,道不见于天下尔。”(10) 这里,吕祖谦说,“天下无道”并不是真的“无道”,而只是“道”没有表现出来而已。不过,由此也可以见得,“天理”是可以被遮蔽而不能表现出来的,当“忿戾之时,天理初无一毫之损也。特暂为血气所蔽耳”,也就是说,“天理”是可以被血气障蔽的,但即使这样,天理也仍然“在”而不绝。吕祖谦说,“庄公自绝天理,天理不绝庄公”(11) 。“道”或“理”不仅永恒存在,而且“遍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大抵天下之至理,浑浑乎在天地万物之间,人自以私意小知阻隔障蔽。舜……则无工夫,洋洋在天地间,与天地同体”(12) 。总之,“天理之自然本不会失”(13) ,其无始无终、不生不灭,大行不加、穷居不损,是常在与遍在。
第三,“理”只有一个,却有万千不同的表现。这也就是说,在“理”与万物的关系上,吕祖谦也坚持“理一分殊”的立场。他说:
天下事有万不同,然以理观之则未尝异。君子须当于异中而求同,则见天下之事本未尝异。(14)
意思是说,天下万物、世间万事,虽然千差万别,但若从“理”的角度看,其实质并无不同,而终归本于“理”。“理”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当然,吕祖谦谈“理”,对宇宙论或生成论的兴趣不大,要之,还是要落脚于人生的修养和社会国家的治理。因此,吕祖谦把社会和人生的法则,即“典”提升到“理”的高度,并说“典即万世常行之理,能如此(即率厥典—引者注)则能奉顺天命矣”(15) 。“典”就是“万世常行之理”,遵循典与理,就是奉顺或遵循天命。“命者,正理也,禀于天。而正理不可易者,所谓命也。使太甲循正理而行,安有覆亡之患哉。”(16) 也就是说,遵循天命、正理,王权可以得到稳固,个人可免于祸患。
如何能知道天命、正理呢?吕祖谦认为,这要落在圣人之身或圣贤之心与万民之心之“如一”上。因为对吕祖谦来说,“圣人身便是天命”(《严修能手写宋本东莱书说·汤誓》),而“圣贤之心,与万民之心如一,则公心也。公者,天之心也”(《增修东莱书说·汤诰》)。因此,吕祖谦坚持一种“天人无间”的观念。在这里,他所说的“天”,并非指“覆物之天”,而是“无外”的、至大而无所不包的“义理之天”。他认为,人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或顺或逆、或向或背,均是由这种“义理之天”约束和支配的。他说:
抑不知天大无外,人或顺或违,或向或背,或取或舍,徒为纷纷,实未尝有出天之外者也。顺中有天,违中有天,向中有天,背中有天,取中有天,舍中有天,果何适而非天耶?……人言之发,即天理之发也,人心之悔,即天意之悔也,人事之修,即天道之修也。无动非天,而反谓无预于天,可不为大哀耶!(17)
在这笼罩一切的“天”之下,人的“能动性”也被收摄于其中。然而,此处的问题是,吕祖谦究竟是抬高了人,以人来规定天,还是贬低了人,埋没了人的能动性?抑或是发挥能动性便是“人之天”?正如吕祖谦自己所说:
凡出于自然,而莫知其所以然者,天也……止者,土之天也。(18)
这意思是说,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天”,土之天是止,水之天是动,人之天或许也就是以其“仁心”发挥能动性而与“天理”同一。
人因何能发挥其能动性而与“天理”同一?吕祖谦一方面认为“圣人身便是天命”,另一方面又认为,凡人“求(学)舜”,当于“目之所见,身之所履”求之。他说,“大抵惟是识圣人者,方始说得圣人分明,若不识圣人者,皆不敢于平常处看圣人。惟孟子识圣人破,故敢指日用平常事言圣人”。而像那些“不见圣人”的人,只好用“聪明渊懿,冠乎群伦”这样的大言语(大词)来包装。(19) 至于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吕祖谦说,其根据就在《尚书·大禹谟》中的“汝惟不怠”,他进一步解释说,“‘天行健’,天之不怠也。圣道运而无积,圣人之不怠也”。具体而言,“尧之所以为尧,允恭克逊尔。舜之所以为舜,温恭允塞尔”(20) ,这就意味着圣人也在凡人之中,圣之有别于凡不在其“聪明渊懿,冠乎群伦”,而在其“允恭逊塞”且“不怠”。(www.chuimin.cn)
而不懈怠地“允恭逊塞”,其关键在于“心”。
二、心
吕祖谦不仅受到二程“天理”说和朱熹“心即性、性即理”的影响,同时也(更)认可陆九渊的“心即理”的观点。一般可能会认为,“心即性、性即理”与“心即理”从根本上说没有差别,都同属道学;他们的差别只在于“工夫论”方面。对于这个观点,我们要需要辩证地看:朱、陆虽同属道学,但他们在本体与工夫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对于陆九渊来说,心就是理,是本体;但对于朱熹而言,心并不即是性(理),而是凑泊地与理合一。
但在吕祖谦这里,“心”也是本体,而且,“心”作为本体,与“理”本一,而非凑泊式的合一(21) 。然而,问题是,“理”与“心”毕竟是两个范畴,虽然从其内容意义上可以说二者“本一”,但是,它们终究还是应该有所区分,所以,探讨“心”的含义及其与“理”的关系,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论题。
首先,吕祖谦的“心”,不仅是“我固有”的仁、义、礼、智之心,而且是天、是神、是道。他说:
心即天也,未尝有心外之天;心即神也,未尝有心外之神:乌可舍此而他求哉。(22)
既没有心外之天,也没有心外之神,因此,不能舍心而外求“天”与“神”,同样,“心”与“道”之间的同一是“无待”的。吕祖谦说:
举天下之物,我所独专而无待于外者,其心之于道乎!心外有道,非心也;道外有心,非道也。心苟待道,及已离于道矣。待道且不可,况欲待于外哉!(23)
当然,这确实只是一种“理想的应然状况”。历史和现实中多有让“心”待于道、待于血气甚至待于外而不出于我者,则其“有所慕而作”“有所畏而止”之“为善”“既无本矣”。“无本之善,朝锐夕堕,是乌可恃耶!”吕祖谦此处所说实际上是反映了“圣贤”与众人的差别:
气听命于心者,圣贤也;心听命于气者,众人也。凡气之在人,逸则肆,劳则怠,乐则骄,忧则慑,生则盈,死则涸,气变则心为之变,有不能自觉焉。(24)
无论圣人还是“众人”,“心”都与天、神、道同一。但圣贤与众人的差别,就在于圣贤能“以心御气”、其志为“气之帅”而气为心之役。所以,吕祖谦说,“圣贤君子以心御气,而不为气所御,以心移气,而不为气所移”②,使其心自若而与天理神复归于一。
其次,吕祖谦的“心”,是“神明之舍”,备万物而映照万物。他继承了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观点,并进一步发挥说:“圣人备万物于我,上下四方之宇,古往今来之宙,聚散惨舒,吉凶哀乐,犹疾痛痾痒之于吾身,触之即觉,干之即知。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因我心兼备万物,因而亦能映照万物,甚至万物“皆吾心之发见”。他接着说:
仰而观之,荣光德星,欃枪枉矢,皆吾心之发见;俯而视之,醴泉瑞石,川沸木鸣,亦吾心之发见也;玩而占之,方功义弓,老少奇耦,亦吾心之发见也。(25)
在这里,他提出像“荧惑”这样的不祥之星与“景星”“岁星”等德星或像彗星(欃枪)与流星(枉矢)的交替出现(26) 、醴泉瑞石与川水沸腾、树木鸣叫等自然或不自然的现象,都是“吾心之发见”,而龟卜蓍筮,也不过是验证“心”的先断。因此,吕祖谦接着说:“未灼之前,三兆已具,未揲之前,三易已彰。龟既灼矣,蓍既揲矣,是兆之吉,乃吾心之吉;是易之变,乃吾心之变。心叩心酬,名为龟卜,实为心卜;名为蓍筮,实为心筮……蓍龟之心,即圣人之心也。”这实际上是说,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感应的,“我(心)”不仅兼备万物,而且万物的变化运行也备于我(心),上下四方、古往今来、聚散惨舒、吉凶哀乐等之于我(心),就像疾痛痾痒之于我(身),一旦触及便能觉察、一旦干犯便能知晓。由此可知,“心”就是万事万物(因此当然也包括“吾身”)的主宰。
最后,由前文对“心”的陈述可知,“心”不仅主宰和支配“气”,而且囊括了整个宇宙,故有“圣人之心,万物皆备,尚不见有内,又安得有外耶!史,心史也;记,心记也”(27) 之说。当然,此处所说的“心”其实很难直接就说是“人的主观意志”,毋宁说,它是世界上能动的力量,是能动的道德之力、道德之理。因此,吕祖谦强调,唯有本之善才是可以依赖的,那种因为畏惧“简册之毁誉”而造成的“善”,是“以物制心”“以外而制内”的结果,是“果待于外”的,它将使“善行”依赖于“幸而”发生的“好名之心易好利之心”;否则,纵有左右之史以记言动,亦不过残编腐竹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吕祖谦才说,史是心史,记是心记:史、记只对具善心、善意的人才具有史、记的意义,并真正成为史、记。
从这个意义上讲,吕祖谦其实是把“心”当作是具现“理”“天理”“天命”的能动力量,尤其是能动的道德之力,因而,其内在又包含着道德之理。人的所言所动、所思所想、修养教化,都是为了存守自己的“本心”,使其能真正具现天理、天道。
有关中国哲学通史(宋元卷)_流式的文章
象山就“本心”发用处或具体呈现处来指示“本心”,这与孟子以“怵惕恻隐之心”来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一个路头。上述是就寻常人所能见到的道德意识的自觉的一面谈“本心”,过此以往,“本心”尚有“密微之地”的一面或境界,而这才是“本心”的本来面目。此时的“本心”无内外之分,即体即用。......
2023-11-20
吕祖谦出生于宋代的书香门第、世宦之家,家学渊源深厚,号称“中原文献之传”。吕祖谦的思想除了深受家学的浸润濡染,还受到师友的相与和勉励之影响。吕祖谦宽容平和,同时与朱熹、陆九渊、陈亮等思想立场非常不同的学者从容交游,并深受朋友的推重。吕祖谦与朱熹先后游学于胡宪之门,由意气相投,故而能求同存异,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往。 这些说法概括了吕祖谦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023-11-20
理在气中,理气一体浑成,理与气是构成此世界的两大根据。这三则语录基本代表了朱子晚年对理气先后关系问题探索的最后结论。在这几则语录中朱子所谓的“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也说明了这一点,由此看来,朱子是主张理气无先后可言的。......
2023-11-20
命或天命是胡宏本体论的重要范畴之一,是其本体论三大原则之一,因而与心、性并列为三。而《中庸》“天命之谓性”则更清楚地规定了性与命的关系,认为性源于命,命已具有本体论地位。张载表达得更明确,他说: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天命不息之诚即是天道:“诚,天道也。”天命既然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过程和人的道德活动过程,也是其根据,无怪乎胡宏要将天命无息作为其本体论的基本原则之一。......
2023-11-20
虽然陆九渊仅年长杨简两岁,但后者仍向前者执定师生礼。他们师徒的这段交往,成为心学史上乃至宋明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就根本而言,杨简的心学思想主要展现为一系列“觉悟”的历程,并以“觉”和“不起意”为本体—工夫论系统,最终贯穿和落实于他所肯认的仁学思想之中。在正式讨论杨简的以“觉”和“觉悟”为核心的心学思想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觉”和“觉悟”做一点简要交代。......
2023-11-20
张载认为,人的“气质之性”与气禀关联。张载利用儒家的“中正”观念,肯定“大中”即是“天地之道”,同时也强调“中正”是一个重要的人道原则。在张载看来,作为人道原则的“中正”兼含“中”与“正”两个方面的意涵。但是,张载所理解的“中正”,也是人的“天地之性”的具体体现。张载认为,人能够保持“中正”这一美德,并在生活中以“中正”这一原则规范自身的行为,是其能够“大居正”的基础与前提。......
2023-11-20
《复性书》4300字,是李翱二十九岁时所撰写。凡研究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宋明理学者,都无法绕开李翱,不可不提其《复性书》。李翱之所以能凭年轻时这篇篇幅不长的文字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李翱的《复性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开创儒学“新范式”的作用与意义。 比照并进一步引申库恩的这种“范式”理论,李翱的《复性书》堪称开创唐宋时期儒学“新范式”的典范。......
2023-11-20
而李觏的人生已经达到这样的境界。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与学术追求,使得李觏在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仍然坚持学术著述,形成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此外,李觏还著有其他多种文稿,直到晚年仍不辍著述,且以未能完成《三礼论》而感到遗憾。从李觏的著述情况来看,他主要的学术著作大体上完成于四十岁之前,而这一时期又是李觏人生中最不得志、生活最为艰难的时期。......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