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潜虚》气本论体系构建

《潜虚》气本论体系构建

【摘要】:司马光晚年作《潜虚》一书,以气本论为基础,综合图书、象数、义理之学,模仿《周易》《太玄》模式而自创一套反映宇宙万物及人间秩序生成变化的系统,在宋代可谓独创,具有重要意义。《潜虚》总论关于宇宙生成的构架: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所以《潜虚》的“元”“余”即最高本体之“虚”,亦当指无形之气。故而在《潜虚》中,“虚”“气”实为一体。

司马光晚年作《潜虚》一书,以气本论为基础,综合图书、象数、义理之学,模仿《周易》《太玄》模式而自创一套反映宇宙万物及人间秩序生成变化的系统,在宋代可谓独创,具有重要意义。

一、 虚气一体

《潜虚》首先提出了一个气本论的宇宙化生模式,即“虚(气)”聚而受五行之性化生万物,再散而复归于“虚(气)”。《潜虚》总论关于宇宙生成的构架:

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气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故虚者,物之府也;气者,生之户也;体者,质之具也;性者,神之赋也;名者,事之分也;行者,人之务也;命者,时之遇也。(17)

“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则“虚”为万物之祖,“气”为万物生成之原。而作为最高本体的“虚”和“气”实际上乃是同一的关系,即“虚”“气”实为一体。因“虚”处于未成形之时,故以“气”作为万物生成的门户,而“虚”可谓是“无形之气”。这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看出:

首先,《潜虚》仿拟《太玄》《周易》而作,“《玄》以准《易》、《虚》以拟《玄》”(18) ,而在《易》《玄》二书中,宇宙化生模式的六十四卦和八十一首的最高本体“太极”和“玄”在司马光看来都是气。司马光认为太极和阴阳不过是阴阳二气混而为一和分而成二的状态:“《易》有太极、一之谓也、分而为阴阳”,“太极者何?阴阳混一……两仪者何?阴阳判也”。(19) 他进一步阐明“太极”和“阴阳”的物性:“太极者一也,物之合也”,“凡物之未分、混而为一者、皆为太极”。至于《太玄》,“罔”“冥”即最高本体之“玄”,也是无形之气,而《潜虚》“元、裒、齐、散、余”的运行模式正是仿拟《太玄》“罔、直、蒙、酋、冥”的事物发展过程而来。所以《潜虚》的“元”“余”即最高本体之“虚”,亦当指无形之气。故而在《潜虚》中,“虚”“气”实为一体。

其次,《名图》的图序与图式亦集中反映了司马光“虚”即无形之气的思想。如总论中“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气以成体”一句,与《名图》中“人之生,本于虚,虚然后形”(20) 相应,可见先有无形之“虚(气)”,化而为有形之气。而在“万物治于元,著于裒,存于齐,消于散,讫于余”(21) 的事物发生发展的模式中,“虚然后形”指“虚”是形之始,也即是“元”。而“业终则返于虚”在《名图》中,即指万物运变经历之业的五名“兴、庸、泯、造、隆”后,通过“消”名至于“余”名。在此,“虚”明显指的是“余”。返于“虚”,即指的是返于“余”。因“余”与起初的“元”名性质是一样的,都指无形之气,故可用“返”字。在这里,“裒”为“聚”之意,司马光将“裒”名解为“气聚而物”。显然,“裒”是由无形之气过渡到有形之物的中介。因此,“裒”之前的“元”气即指的是无形混沌之气。而“消于散”之“散”即为消,“散”名指的是“气散而竭”,即有形之物由于构成它的聚态之气的发散而消竭衰亡。“散”是使气由有形返回到无形的中介。“散”名后的“余”即是无形之气,从而“虚”也是指无形之气。

再者,“虚”即“气”还可从直接的证据中看出。如《行图》关于“蠢”名指出“阳气潜萌,品汇咸生,充牣乾坤”(22) 之语。在这里,司马光虽以一年岁历为据,即以阳气始于冬至盛于夏至、万物随之以萌生成长之物象论之,但掀去其历象形式,其内在的实质当是揭示了自然界所有事物的产生都始源于阳气,都是在阳气的悄然无形的运动中产生的思想。这里将气明确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显然此“气”即是“虚”。在此还可看出“潜虚”之“潜”即“阳气潜萌”之“潜”,“潜虚”当为“无形本原之气”之意。另《变图》关于“造”名指出“太虚测冥、开乾辟坤”(23) ,这里的“太虚”即是“潜虚”之“虚”,而“测冥”则指出“太虚”幽冥混沌的状态,亦即“潜”。而这“测冥”之“太虚”最终“开辟”成阴阳二气、乾坤二象,并进而化生出宇宙万物,也阐明了“潜虚”之义以及“虚”乃指阴阳二气未分前的无形之气的事实。

最后,从司马光的其他论著看,除《易说》《太玄集注》外,司马光也在其他论著中体现了其气本论点的思想。其中最有力的证明便是他的诗文中“四岭中涵一气虚”(24) 一句。“一气虚”三字直接阐明了“虚”与“气”的同一性,“气”“虚”不但可以并而为“一”,“气”更可以置于“虚”之前。“虚”同于“气”的物质性,我们还可以通过司马光对《老子》和魏晋玄学中“贵无”的思想的批判进行反证。如他注“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

天地,有形之大者也,其始必因于无,故名天地之始曰无,万物以形相生,其生必因于有,故名万物之母曰有。万物既有,则彼无者宜若无所用矣,然圣人常存无不去,欲以穷神化之微妙也,无既可贵,则彼有者宜若无所用矣,然圣人常存有不去,欲以立万事之边际也。苟专用无而弃有,则荡然流散,无复边际,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25)

这里,司马光虽言“有因于无”,但已将“无”作与“有形”天地万物相对的“无形”阐释。他还曾高度评价裴颇的《崇有论》,以此对何晏、王衍“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进行抨击,指出“所谓虚者,非空洞无物之谓也”(26)

综上所述,司马光《潜虚》中最高范畴之“虚”类似于同时代的张载《正蒙》之“太虚”,指的都是形成有形万物的无形本然之气。张载的“虚者天地之祖”类似于司马光的“万物祖于虚”。但司马光气本论思想所成之年代应早于张载,故温公实为北宋气本论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二、 气运行的内在法则:“中和”

司马光以气本论为基础的宇宙生成变化体系的独创性,在于“气”运行的“中和”之道学说的提出。司马光认为,气构成的宇宙万物要得到生长和发展、社会政治秩序要得到稳定和繁荣,其内在运行应遵循一定的法则而达到各方面矛盾的和谐统一。这种内在协调和谐的状态即为“中和”,是天地万物运行的通则。故《行图》“雍”名言:“雍,和也,天地万物之性,不刚则柔,不晦则明,通而行之,其在和乎”,又言“天地融融,万物和也”(27) 。(www.chuimin.cn)

《潜虚》指出,只有保持“中和”的和谐关系,方能促进事物蓬勃发展:

天地相友,万汇以生。日月相友,群伦以明。风雨相友,草木以荣。君子相友,道德以成。(28)

相反,若各方不能和谐持中,就难以稳定发展:

阴阳不中,则物不生。血气不中,则体不平。刚柔不中,则德不成。宽猛不中,则政不行。中之用,其至矣乎!(29)

万事万物皆不可须臾而离“中和”之道,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须依循“中和”而行,这是“气”的内在运行规律,也是宇宙万物产生发展的根本规律。这种“中和”的运动法则,并不受到强大的心体、神体或至理驱动,属于内在于物的自然倾向,万物皆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由此,司马光不仅架构了一个气本论的宇宙化生模式,而且以“中和”作为“虚(气)”运行、宇宙生化的内在准则。这一理想宇宙化生模式中把天道、自然和人伦联系为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这一包含“天地人之道”的系统在《潜虚》总论中即已得到了概括体现。《潜虚》前四图的“气”“体”“性”“名”一方面揭示了天地自然万物形体的生成、受性的差异及其发展正名过程,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人间社会的相应的产生发展过程。尤其在“名者,事之分”的“名”范畴中,其事之分反映于《行图》《变图》《解图》中,更着重的是人事之分,重点已转移到了“人”的自身。

三、 气本论体系下的内圣外王之道

《潜虚》之《行》一图三式的构架,代表司马光义理之学贯彻人间社会的内圣外王之道的开展。《潜虚》总论曰“名以立行”而成《行图》,以“言人之所行者”。《行变解图》是从“人之所行”的角度去阐述名图的天地人运化的内容和道理,由一图三式构成:一是《行图》,以十一个范畴(“形”“性”“动”“情”“事”“德”“家”“国”“政”“功”“业”)阐述五十五体受性定位所成之五十五名的含义;二是《变图》,展现了五十二名之“七变”(初、二、三、四、五、六、上)的内容;三是《解图》,对《变图》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行图》实质上是对《名图》的解释、补充和深化,《潜虚》之《行图》《变图》《解图》相当于《周易》之卦辞、彖辞和象辞,包含了重要的哲学的内容。这“一图三式”重点在于阐发司马光的义理之学,即其修身之学与为政之道。《潜虚》义理之学的核心在于为其所维护的理想王统政治提供理论基础,《行图》《变图》《解图》大量内容即围绕人间社会的三纲五常,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而展开。

三纲者,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潜虚》中君为臣纲的君臣之道,主要表现于“柔”“刚”“隶”(臣)、“林”(君)四名中,其中包含了“君为刚矣”“臣为柔矣”、君臣相和等内容;夫为妻纲的夫妻之道,主要体现于“特”(夫)、“偶”(妻)二名中,其中包含了“夫和而正,妇听以行”“夫刚妇柔”等内容;父为子纲的父子之道,主要体现在“续”(子)、“考”(父)二名中,其中包含了“与其父智,宁若子贤”“慈训曲全,尊亲斯备”等内容。五常者,即传统儒家所主张之仁、义、礼、智、信。《潜虚》对此集中阐发于“德之途”的“切、宜、忱、喆、戛”五名中。《行图》言“讱,仁也”,“宜,义也”,“忱,信也”,“喆,智也”,“戛,礼也”。(30) 在仁,要求修“至德”、行“仁道”;在义,要求“义以利事”、“循义”而反“利”;在信,要求“人君信而号令行,人臣信而邦家荣”;在智,要求循“理”而能“经纬天地”“行其自然”;在礼,要求“尊隆卑杀”“男女贵辨”,强调“人不知礼,进退无度,手足周措;国不用礼,纪纲不举,惟邻是侮”。(31)

此外,关于齐家的内容,表现在“家之纲”的“特、偶、暱(亲)、续、考”(32) 五名中;关于治国平天下的内容,表现在“范(师)、徒(众)、丑(友)、隶、林”的“国之纪”五名、“禋(祀)、准(法)、资(用)、宾(客)、戎(兵)”(33) 的“政之务”五名、“教、理(治)、绩(功)、育(养)、声(名)”(34) 的“功之具”五名以及“兴、痡(病)、泯(灭)、造(始)、隆(盛)”(35) 的“业之著”五名中。《行图》通过对这二十名的阐释,从政治、军事、刑法、外交、经济教育宗教文化等各方面深入探讨了儒家王治之道。司马光这一套关于儒家理想政治人伦的理论体系,在北宋理学中最为全面和系统。

《潜虚》通过三纲五常、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揭示了外王之道,其所需的君子修行内圣之道也有广泛的内容。如关于人的治心之道,在“繇(喜)、懠(怒)、得、罹(忧)、耽(乐)”(36) 的言“情之訹”的五名中,论述了“喜怒所以兼爱恶”“喜怒以律,爱恶不失分”“以礼制心”“弗循货色”“圣人徇理”“知命乐天”“以道制欲”“去欲从道”“形苦心愉”等典型体现宋儒治心修身工夫的重要内容。而在“容”(貌)、“言”、“虑”(思)、“聆”(听)、“觌”(视)的言“动之官”(37) 的五名中,论述了“修容有常”“言由于德”“从容中道”“非礼不听”和“非礼不视”等内容。此外,还有如“元”名提出“好学,智之始也;力行,道德之始也”(38) ,强调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范”名提出“圣作六经,万世典刑(型),如见其人”(39) ,强调修习六经的重要性等。

至此,司马光通过《潜虚》一书构架出完整和谐的儒家理想“天地人之道”。这种以气本论为基础构建的体系,其系统性与合理性不仅反映在上述从多方面展开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等内容上,更直接反映在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线索而概括五十五名内容的十一个范畴,即“形”“性”“动”“情”“事”“德”“家”“国”“政”“功”“业”上。这十一个范畴具有前后内在的演化关系,即《名图》图序所云“人之生,本于虚,虚然后形,形然后性,性然后动,动然后情,情然后事,事然后德,德然后家,家然后国,国然后政,政然后功,功然后业,业终则返于虚矣”(40) ,反映了从人的诞生到社会家国的发展等一系列的循环往复。

综上所述,《潜虚》气本论的构架和开展,显示了司马光的伟大创造。其核心在于虚气一元的本体论以及作为虚气运行内在法则的“中和之道”,以此形成了一条从天道到人道,将自然、社会、人伦和思想文化结合起来,使天地人融为一体的“天地人之道”总系统,从而为人间统治秩序树立合法性和规范性。司马光所创造的这套以气本论为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北宋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确立了司马光作为北宋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