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或天命是胡宏本体论的重要范畴之一,是其本体论三大原则之一,因而与心、性并列为三。而《中庸》“天命之谓性”则更清楚地规定了性与命的关系,认为性源于命,命已具有本体论地位。张载表达得更明确,他说: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天命不息之诚即是天道:“诚,天道也。”天命既然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过程和人的道德活动过程,也是其根据,无怪乎胡宏要将天命无息作为其本体论的基本原则之一。......
2023-11-20
二程所创立的新儒学称为“理学”,是两宋理学的主流和典型形态。“天理”或“理”是二程整个学说的核心与基础,他们的天理观是与他们对心性问题的探讨紧密相连的。在此问题的探讨过程中,为了给人的道德心性提供一个新的解释与说明,他们以先秦儒家经典《中庸》《易传》《孟子》为依据,把人的道德之“性”与天道、天理联系起来,视此“性”为在人之天道、天理。
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1)
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2)
天地之化育是一个生生流行、浑然无间的总体过程,人与万物同为大化流行中之物,皆从“生生之理”而来,此理在天为天之道,在物为物之理,在人为人之性。故此理既是一又是多,自其为创造之源是一,自其为人与万物所具是多,而所谓易、道、神、性乃天理的内容和呈现;所谓物我一体、天人一贯者,即是因为人与万物“皆完此理”。
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这上头来,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是它元无少欠,百理具备。(3)
“万物皆备于我”,不独人尔,物皆然。都自这里出去。只是物不能推,人则能推之。虽能推之,几时添得一分?不能推之,几时减得一分?百理俱在,平铺放着。几时道尧尽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尽子道,添得些孝道多?元来依旧。(4)
依二程之见,天理之所以为天理的原因,在于其大行不加、穷居不损、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无存亡加减,具绝对性、普遍性、恒常性。并且,在他们看来,同具此理的人与万物的不同在于物不能推而人能推之,也就是说,尽管人与万物皆禀此理而具性,但“物则气昏”,无法自觉其理其性,而人则不仅能自觉其理其性,而且能尽其理其性。这亦表明此具绝对性、普遍性、恒常性的天理实际上是通过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来体现的。
对二程来说,他们所谓的“性”即人之仁义或仁义礼智信之性。
自性而行皆善也。圣人因其善也,则为仁义礼智信以名之。(5) (www.chuimin.cn)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据今日,合人道废则是。今尚不废者,犹只是有那些秉彝,卒殄灭不得。(6)
在二程看来,人之仁义或仁义礼智信之性是不可殄灭的人之“秉彝”,此“秉彝”之所以不可废不可殄灭,是因为其乃在人之天理;而天理之所以名为天理的原因,既在于其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行不加、穷居不损;也在于其“尊严与崇高、恒常自存与遍在”(7) “是绝对的、最后的。此是一切价值之标准,是最高的价值,是价值自己,一切事业因它而可能,亦因它而有价值”(8) 。毫无疑问,这种随性体的肯定而肯定人之仁义或仁义礼智信之性与天理同一的认定,或者说,视人之仁义或仁义礼智信之性乃内在于人的超越的天理之认定和信念,可以说最能凸显出人之仁义或仁义礼智信之性作为道德法则的神圣性、绝对性、永恒性。因此,“恢复天理的尊严,才可恢复道德的尊严,换句话说:先立天道之尊,人道之尊才得以立”(9) 。这应该就是二程如此重视天理,宣称“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的原因。
当然,对二程而言,人之超越又内在的仁义或仁义礼智信之性尽管具先验性、普遍性和恒常性,但其又并不只是高高孤悬着的“天理”,更是能发用流行、能见之于用的“天理”。他们说:
人伦者,天理也。(10)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11)
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12)
依二程之见,作为“天理”的人之仁义或仁义礼智信之性是通向和落实于他人、社会与天地万物的,至于在社会生活中,则体现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人伦,其具体表现也就是礼。正因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人伦以及礼,本于作为“天理”的人之仁义或仁义礼智信之性,故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人伦以及礼亦即具天理的意义。并且,由于他们认为“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13) ,所以在他们看来,当人真正自觉依此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的孝悌忠信之道实践时,即能体会到孝悌忠信之人事乃人自身性体中的本分,乃人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亦能觉悟到天人之道归一无二、天道人事皆为一理,尽孝悌忠信之人道即事天奉天,即体现天道、天理,从而使达于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间的孝悌忠信之行为具有了绝对的价值和无限圆满的意义,即亦道德亦宗教的意义。
程颐在其《明道先生行状》中曾如此称赞其兄道:“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知尽性至命,必本于孝悌;穷神知化,由通于礼乐。辨异端似是之非,开百代未明之惑,秦、汉而下,未有臻斯理也。”(14) 后来程颐在其晚年对门人张绎说:“我昔状明道先生之行,我之道盖与明道同。异时欲知我者,求之于此文可也。”(15) 这表明程颢、程颐兄弟二人的为学宗旨是一致的,他们所一致的这种为学宗旨为察伦明物、通礼乐、尽孝悌之人事,即穷神知化、尽性至命。可见,二程所明所传之道乃本末一贯、内外合一、体用兼赅、内圣与外王贯通、极高明而道中庸之道,而非佛道那种遗人伦、弃家国天下、仅求一己之逍遥清静成仙成佛之道。
有关中国哲学通史(宋元卷)_流式的文章
命或天命是胡宏本体论的重要范畴之一,是其本体论三大原则之一,因而与心、性并列为三。而《中庸》“天命之谓性”则更清楚地规定了性与命的关系,认为性源于命,命已具有本体论地位。张载表达得更明确,他说: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天命不息之诚即是天道:“诚,天道也。”天命既然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过程和人的道德活动过程,也是其根据,无怪乎胡宏要将天命无息作为其本体论的基本原则之一。......
2023-11-20
上蔡又以性为体,以本心为性之发用而可见者。其实,尽心知性知天的线索也是以心明性,所以上蔡论性天为一的方式,可概言为即用见体。然而气禀虽异,本性则一,乃先天完具、至善无恶之性。综上所述,上蔡性论是以性、气结合为其大纲,这与前辈相同。......
2023-11-20
心迹论正是偏重于从客观面立意的道物论落在人之主体自身方面而言。胡寅坚持源流一贯、表里一如、名实相符的观点,从而力主心迹一体不二之论,强调心迹的内在统一性、不可分割性。这就充分表明心迹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因此,胡寅所主张的是以心(仁心)为本的心迹不二论,这是正确合理的取向。因为表露于外的“迹”即是隐藏在内的“心”的显现,内与外、心与迹是一致不二的。......
2023-11-20
虽然陆九渊仅年长杨简两岁,但后者仍向前者执定师生礼。他们师徒的这段交往,成为心学史上乃至宋明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就根本而言,杨简的心学思想主要展现为一系列“觉悟”的历程,并以“觉”和“不起意”为本体—工夫论系统,最终贯穿和落实于他所肯认的仁学思想之中。在正式讨论杨简的以“觉”和“觉悟”为核心的心学思想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觉”和“觉悟”做一点简要交代。......
2023-11-20
而李觏的人生已经达到这样的境界。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与学术追求,使得李觏在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仍然坚持学术著述,形成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此外,李觏还著有其他多种文稿,直到晚年仍不辍著述,且以未能完成《三礼论》而感到遗憾。从李觏的著述情况来看,他主要的学术著作大体上完成于四十岁之前,而这一时期又是李觏人生中最不得志、生活最为艰难的时期。......
2023-11-20
元代道学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其特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元代道学,是宋、明之间的过渡环节。元代南方的道学乃是由朱熹的再传弟子接续传播。江右饶鲁,其生活的年代虽属南宋,但由于其一生“不事科举,一意经学”,仅在南宋理宗庚申“补迪功郎、饶州教授” ,未有显赫声名;但其“和会朱陆”的思想在元代由于再传弟子吴澄而获得身后令名,所以,我们仍然将其纳入元代道学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来。......
2023-11-20
《复性书》4300字,是李翱二十九岁时所撰写。凡研究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宋明理学者,都无法绕开李翱,不可不提其《复性书》。李翱之所以能凭年轻时这篇篇幅不长的文字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李翱的《复性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开创儒学“新范式”的作用与意义。 比照并进一步引申库恩的这种“范式”理论,李翱的《复性书》堪称开创唐宋时期儒学“新范式”的典范。......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