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变的lfy基因引起AP3基因表达的下调。一个弱的ufo突变体ufo-11可以造成轮2花瓣不能形成,但是轮3雄蕊正常,说明UFO在轮2花瓣形成中的作用。一个弱的ag突变体ag-4是无限花,具有花萼-花瓣-雄蕊重复分布类型。......
2025-09-30
在根的表皮内是根的基本组织,包括外皮层、皮层、内皮层,再向内是维管束。在根的原分生组织,细胞保持一定的分裂能力,向地端(远端)分裂产物保持干细胞状态,上部细胞发生变化,根据其所在位置,形成相应组织的原分生组织。SHORTROOT(SHR)和SCARECROW(SCR)编码GRAS家族转录因子,是决定皮层/内皮层分化的关键因子。
SHR转录只在中柱中进行,翻译后的蛋白运输到内皮层、静止中心和皮层/内皮层起始细胞(reviewed by Iyer-Pascuzzi and Benfey,2009)。其保守的GRAS和核定位区域是SHR进行细胞间移动必需的(Gallagher and Benfey,2009)。基因组转录水平的研究发现了8个可能由SHR直接调控的基因,其中四个基因有直接控制转录的阳性结果。它们是两个GRAS类的基因:SCR、SCARECROW-LIKE 3(SCL3),两个C2H2锌指转录因子:MAGPIE(MGP)、NUTCRACKER(NUC)。还有四个基因,两个是属于LRRⅢ亚家族受体类基因RLK。一个编码代谢酶TROPINONE REDUCTASE(TRI),调控tropane生物碱合成。另一个编码细胞色素p450类的基因BE6OX2/Cyp85A2,参与油菜类甾醇类激素的合成(Levesque et al.,2006)。SHR对这八个基因的表达都是正调控,发生在SHR分布的区域内。在静止中心和内皮层细胞,主要正调控SCR和SCL3表达,在皮层/内皮层起始细胞和中柱起始细胞,主要正调控MGP和NUC表达(Levesque et al.,2006)。SCL3是赤霉素在内皮层反应的正调控因子,在DELLA蛋白RGA下游作用(Miyashima and Nakajima,2011)。MGP和另外一个C2H2锌指蛋白JKD与SHR和SCR相互作用,抑制SHR和SCR向其他部位的扩散,使各类组织边界保持区别(图8.10,Iyer-Pascuzzi and Benfey,2009;Welch et al.,2007)。JKD的转录不依赖SHR的作用,但是依赖SCR,同时JKD对SCR在静止中心的表达也是必需的(Petricka,et al.,2012)。MGP抑制JKD的作用(Welch et al.,2007)。在皮层、内皮层起始细胞的子细胞中,SHR和SCR激活平周分裂需要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 6;1,shr和scr突变体不能形成两层基本组织(Miyashima and Nakajima,2011)。
图8.10 皮层与内皮层分化的分子机理(modified from Iyer-Pascuzzi and Benfey,2009,Biochim Biophys Acta,bbagr)
SCR在胚发生开始时在静止中心前体表达,随后在胚根的基本组织起始细胞表达,再后在皮层和内皮层表达,并一直维持这种表达类型(Di Laurenzio et al.1996;Wysocka-Diller et al.,2000)。皮层和内皮层的形成依赖于起始细胞的非对称分裂,scr突变体没有这样的非对称分裂(Di Laurenzio et al.1996),静止中心的细胞形状异常,根最终停止生长(Scheres et al.1995;Di Laurenzio et al.1996)。SCR决定干细胞分裂后衍生细胞分化和保持周围组织的起始细胞能力,如scr突变体中静止中心细胞位置异常,三排根冠起始细胞缺失(Sabatini et al.,2003)。SCR对皮层/内皮层起始细胞进行的第一次不对称纵向平周细胞分裂是必需的,但抑制第二次不对称纵向平周分裂。通常在萌发后两周内拟南芥根部皮层/内皮层起始细胞只进行一次不对称纵向平周细胞分裂。第二次不对称纵向平周细胞分裂发生在发育较后的时期,形成的皮层称为中皮层。SCR在中皮层细胞下调表达(图8.11,Paquette and Benfey,2005),异染色质蛋白1(LIKE HETEROCHROMATIN PROTEIN 1,LHP1)与SCR相互作用,lhp1突变导致基本组织中第二次不对称纵向平周分裂发生,造成中皮层过早形成。赤霉素能抑制这种早熟现象,赤霉素信号传导突变体同样造成中皮层早熟。与组蛋白去乙酰酶有关的蛋白SPINDLY(SPY)的突变以及组蛋白去乙酰活性的抑制也都引起中皮层早熟现象(Cui and Benfey,2009;Paquette and Benfey,2005),说明染色质修饰在中皮层形成时间的控制上起作用。SHR在中皮层细胞分裂中是必需的,赤霉素可能通过SHR发挥作用(Paquette and Benfey,2005)。(https://www.chuimin.cn)
图8.11 新分裂形成的中皮层细胞不再需要(SCR Paquette and Benfey,2005,ⓒASPB)(严海燕修改)
内皮层中凯氏带的形成由CASP1-5基因决定。CASP是质膜蛋白,指导凯氏带的定位和形成(Petricka,et al.,2012)。
相关文章
突变的lfy基因引起AP3基因表达的下调。一个弱的ufo突变体ufo-11可以造成轮2花瓣不能形成,但是轮3雄蕊正常,说明UFO在轮2花瓣形成中的作用。一个弱的ag突变体ag-4是无限花,具有花萼-花瓣-雄蕊重复分布类型。......
2025-09-30
只有与静止中心接触的起始细胞受到影响,表明从静止中心短距离发射信号保持周围起始细胞的干细胞活性。生长素通过控制影响胚根发育的一系列关键基因起作用。突变体对生长素反应,但生长素反应元件DR5只在高浓度下反应,表明反应强度降低。与生长素运输有关的载体和蛋白对根的发育有影响。......
2025-09-30
植物的花粉成熟后,被释放出来,不同的植物通过不同的传粉机制,将花粉传播到雌蕊上。营养核用于为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或两核花粉中生殖核的进一步分裂提供营养。风媒花粉与以动物为媒介的花粉和柱头在结构上大不相同。花粉到达柱头后,与柱头发生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后萌发,花粉管进入柱头,并深入花柱,在花柱内受到雌蕊中各种因素和信号的导引,向胚珠生长,最后通过珠孔,在胚囊内释放两个精子。......
2025-09-30
在胚发生阶段,根的原分生组织已经形成一定结构,萌发时分生组织开始分裂,胚根沿轴向伸展,分生组织的细胞数目增加、繁殖速度增加。到成熟根阶段,这部分组织发育成原分生组织。这些原分生细胞的衍生细胞发育形成中心区细胞和轴柱根冠细胞。植物的根系结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环境中形态结构不同。维管束又由中柱鞘、木质部、形成层和韧皮部组成,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环境中其根中各种组织的分布和结构有不同。......
2025-09-30
开花植物中,胚囊的种类有四孢子起源、二孢子起源、单孢子起源,即使是单孢子起源,核在胚囊内迁移的数目和位置决定了中心细胞的核数目,从而决定受精后胚乳的倍性。图6.9介绍了不同进化水平的植物胚囊结构、中心细胞核数目和双受精后胚乳的倍性。下面以双子叶植物拟南芥和单子叶植物玉米为代表介绍胚乳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受精时一个来自花粉管的单倍体雄核进入中心细胞,三个核融合形成三倍体原胚乳核。......
2025-09-30
心皮特性和数目是在花分生组织阶段开始确定。心皮的分化由以AGAMOUS为主的C类基因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控制形成。影响WUS分布范围的CLVATA信号途径的组成成分也同样决定心皮数目。crc-1 spt-2 ap2-2 pi-1 ag-1突变体花中CRC的移去消去了外轮器官多数其余心皮特性。AG可以在体外结合到SHP2启动子一个位点,表明AG心皮特性的决定是通过促进SHP基因表达。......
2025-09-30
成熟雌蕊有两种心皮融合形式,其小室由中心隔膜分离。雌蕊的中间区域保持相对的未分化状态,两侧发育成包括胎座分生活性在内的组织。BEL1和其他因子对珠被形态特性有正的决定作用,缺乏可导致AG占支配地位,导致心皮样结构的出现。包括胎座、胚珠和隔膜的中间区域缺失。......
2025-09-30
早期顶端中心区域的组织分化由决定分生组织中心的基因STM、WUS和侧生相关基因在特定区域和特定时间的限制表达决定。STM始终在顶端分生组织表达,在促进早期子叶的分离中起重要作用。决定子叶分离的CUP SHAPED COTYLEDON 1、CUC2、CUC3基因的表达需要MP和PIN1的活性,后两者都与生长素运输有关,进一步证明生长素在顶端分区中的作用。说明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两侧极性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