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与静止中心接触的起始细胞受到影响,表明从静止中心短距离发射信号保持周围起始细胞的干细胞活性。生长素通过控制影响胚根发育的一系列关键基因起作用。突变体对生长素反应,但生长素反应元件DR5只在高浓度下反应,表明反应强度降低。与生长素运输有关的载体和蛋白对根的发育有影响。......
2023-11-20
在胚发生阶段,根的原分生组织已经形成一定结构,萌发时分生组织开始分裂,胚根沿轴向伸展,分生组织的细胞数目增加、繁殖速度增加。克隆定向分析表明,分生组织细胞可形成根中所有类型的细胞。
克隆分析法是用遗传标记的方法研究多细胞生物中细胞的命运。白化突变(albino mutant chlorophyll deficiency)可用来做茎端遗传标记,葡糖苷酸酶uid A基因(glucuronidase gene)可标记基因的性状并在所有后代细胞中遗传,显示器官的细胞起源,所以称为克隆分析。一个表达葡糖醛酸糖苷酶的单个细胞可以繁殖成一个大的细胞群,扩展到下胚轴中心,由此看到如何由一个细胞克隆扩展形成根的胚性区域(Scheres et al.,2002)。
拟南芥根的辐射对称在心形胚期已经建立,此阶段的起始细胞围绕着静止中心。到成熟根阶段,这部分组织发育成原分生组织。这些原分生细胞的衍生细胞发育形成中心区细胞和轴柱根冠细胞。成熟胚中根组织有侧根根冠,轴柱根冠和静止中心。心形胚晚期,基部多数表皮细胞发育形成侧生根冠,被根冠围绕的分生组织在休眠后萌发并分裂形成围绕根分生组织侧根根冠层时激活,进行有丝分裂,以形成根分生组织细胞和根冠(Scheres et al.,2002)。
植物的根系结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环境中形态结构不同。一般由主根、侧根或不定根形成,根上成熟区还分布有单个细胞形成的根毛。根的纵向组织结构上分为分生区、延长区和分化区(图8.1,Scheres et al.,1994)。分生区由根冠、静止中心和分生组织形成,位于根顶端。根冠包被在根顶端外侧,对内部的静止中心和分生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同时指导根生长的方向(图8.2,Scheres et al.,2002)。根冠由位于根顶端两侧的侧生根冠(lateral root cap,lrc)和中部顶端的中心根冠细胞柱(columella)组成。静止中心(Quiescent center,QC)由少数具有分裂能力、但分裂并不活跃的原始细胞组成,与动物中的干细胞相似。由它们分裂形成四种组织的起始分生组织(initial meristem),分布在其周围,由这些分生组织分裂形成周围的组织,包括根冠和上面的延长区(图8.2,Scheres et al.,2002)。
图8.1 根的结构图(Scheres et al.,1994,严海燕绘)
图8.2 根分生组织的结构(Scheres et al.,2002,ⓒASPB)(www.chuimin.cn)
延长区细胞一方面继续保持分裂活性,一方面延长分化形成各类功能性组织。从横切面看,根延长部逐渐形成原生维管束的各部分,到离静止中心69微米处形成韧皮部原筛管,此时初生和次生木质部形成,再向上次生韧皮部也形成(图8.3,Mähönen et al.,2000)。从外向内分别是外表皮(Epidermis)、皮层(Cortex)、内皮层(Endodermis),中心是维管柱(Vascular)或中柱。维管束又由中柱鞘、木质部、形成层和韧皮部组成,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环境中其根中各种组织的分布和结构有不同。成熟区各种组织分化完成,形成表皮、根毛(图8.4),并按一定间距从主根形成侧根。侧根的结构与主根相对应(Parizot et al.,2008)。
图8.3 根延长区细胞的发育(左)(Mähönen et al.,2004)
根中的细胞分裂由分生组织进行,静止中心的细胞进行不频繁的分裂。随着根龄和生长条件的变化,细胞分裂速率提高,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达到最高值。用核苷酸类似物BrdU标记DNA进行复制定位,有84%的BrdU整合到距静止中心细胞两层细胞远的细胞层中,24小时内有7%的前体进入中心细胞,证明了静止中心细胞的低分裂频率,细胞分裂高活性在较远的区域(Scheres et al.,2002)。
不同类型的细胞在根中不同区域扩张。早期细胞扩张慢、非极性,它们的大小相对恒定。分生组织区域细胞普遍等径、连续分裂。如分生区细胞代替细胞列中上部的细胞,这时发生非等径扩张。细胞分裂伴随形成横径大于纵径的细胞。这个阶段建立了根的半径。第二个转变期是在横向延长区域发生高度极化的纵向扩张,细胞分裂几乎停止,辐射扩张结束,在纵向轴方向迅速的扩张。植物细胞壁调节细胞扩张的程度和方向。CORE(Conditional Root Expansion)类突变细胞的扩张在降低生长速率的条件下依赖细胞生长速率,低蔗糖和温度下表型类似于野生型(Scheres et al.,2002)。COBRA(COB)基因编码一个通过C端与葡萄糖基磷酸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连接到质膜细胞外空间的蛋白,偏向在迅速延伸的根细胞纵向轴侧表达,在迅速延伸区的起始区表达急剧上调(Schindelman et al.,2001)。Cobra突变体纤维素的分析表明COB调节细胞扩张方向与纤维素的细胞壁沉积有关(Schindelman et al.,2001)。玉米中COBRA类似基因ROOTHAIRLESS3(RTH3)在根毛和侧根原基表达,专一地影响根毛的延长,rth3突变显著降低籽粒产量(Hochholdinger et al.,2008)。lion's tail基因突变扩张减少,辐射扩张增加,细胞小于野生型。QUILL、CUDGEL、POM-POM1、POMPOM2都是CORE基因,PROCUSTE/QUILL编码一类纤维素复合物合成酶;KORRIGAN是LION'S TAIL的等位基因。KORRIGAN编码内切1,4葡萄糖苷酶(endo-1,4-b-D-glucanase,EGase)。该酶是膜内在蛋白,催化位点在膜外(Scheres et al.,2002)。这些基因可能通过细胞壁物质的合成影响细胞扩张。
图8.4 根的组织分化(右)(ABC-Tisi et al.,2011;D-EFG-Yoshimoto et al.,2003;Zhao et al.,2005,ⓒASPB)
有关植物发育生物学的文章
只有与静止中心接触的起始细胞受到影响,表明从静止中心短距离发射信号保持周围起始细胞的干细胞活性。生长素通过控制影响胚根发育的一系列关键基因起作用。突变体对生长素反应,但生长素反应元件DR5只在高浓度下反应,表明反应强度降低。与生长素运输有关的载体和蛋白对根的发育有影响。......
2023-11-20
花粉外壁的雕刻类型和萌发孔的位置在减数分裂后由细胞外壁前体决定。③花粉管伸出的入口。花粉内壁是由花粉细胞本身合成的纤维素,其结构适应于外壁的排列。能够加强和延长花粉管的极性。一些动物如甲虫、蝇、蜜蜂、鸟等根据花粉的大小和表面特点选择。同富含孢粉素的外壁相比,对花粉外被的研究更详细,鉴定存在各种链长的脂肪酸、蛋白、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类物质。......
2023-11-20
成熟雌蕊有两种心皮融合形式,其小室由中心隔膜分离。雌蕊的中间区域保持相对的未分化状态,两侧发育成包括胎座分生活性在内的组织。BEL1和其他因子对珠被形态特性有正的决定作用,缺乏可导致AG占支配地位,导致心皮样结构的出现。包括胎座、胚珠和隔膜的中间区域缺失。......
2023-11-20
植物的花粉成熟后,被释放出来,不同的植物通过不同的传粉机制,将花粉传播到雌蕊上。营养核用于为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或两核花粉中生殖核的进一步分裂提供营养。风媒花粉与以动物为媒介的花粉和柱头在结构上大不相同。花粉到达柱头后,与柱头发生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后萌发,花粉管进入柱头,并深入花柱,在花柱内受到雌蕊中各种因素和信号的导引,向胚珠生长,最后通过珠孔,在胚囊内释放两个精子。......
2023-11-20
根冠由中柱和外围细胞组成,分别由相应的起始细胞形成。根冠分化的最后一步包括最外层细胞从根冠分离。由于被黏液包围,边界细胞其余部分与根尖紧密连接。豌豆根尖和边界细胞排出物中含有一百多种蛋白。边界细胞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根冠边界细胞分离的类型、方式和数目依植物种的不同变化,但在科的水平稳定。根冠边界细胞分离的方式依赖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植物激素影响边界细胞的释放。......
2023-11-20
生长素、乙烯、淹没在水中、土壤中、遮光、机械伤害等都能引起不定根的形成。在不定根分生组织形成阶段,生长素运输、反应、细胞壁合成有关基因和一个B-盒锌指基因上调表达,削弱细胞壁合成的基因下调表达。在分生组织形成和不定根形成阶段,与水逆境有关基因的大量转录,表现出对水运输功能的适应。在Populus中,细胞分裂素反应调控因子PtRR13是不定根形成的负调控因子,在细胞分裂素信号下游作用,抑制不定根的形成。......
2023-11-20
胚珠中形成雌配子和雌配子体,受精后发育形成种子。珠心由大孢子母细胞形成并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大孢子,即大孢子发生过程。大孢子四分体继续分化形成结构性的雌配子体,即雌配子体发生的过程。图4.13拟南芥胚珠和胚囊的结构雌蕊发育的两个关键过程是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形成在不同的物种中发育类型不同。......
2023-11-20
双子叶植物的叶原基最初在茎尖上形成一个脊,随着它的生长延伸,基部包围茎尖一周。叶的发育过程具有背腹性,这一发育特性是早在叶原基形成时就决定的。在叶片发育过程中,L1层细胞通常发育成无叶绿素的表皮细胞,覆盖在叶的表面。所有这些过程都在严密的调控网络之下,通过许多信号的整合过程,在形态上经过极性确定、组织分化、叶脉网络逐步进行生长和扩张,发育形成叶片。图9.18叶片发育中细胞分裂的部位......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