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分裂主要发生在根毛细胞发生的位置,由表皮中控制细胞专一性的基因控制。ttg突变体在每一个表皮细胞都形成根毛,同时在根毛和非根毛部位都进行纵向分裂,表明TTG抑制非根毛部位的纵向分裂和根毛形成。图8.8决定根表皮细胞分化的网络调控在非生毛细胞N中,GL2抑制细胞向生毛细胞方向分化。由于WER在N细胞专一表达,由其控制的一些基因也是N细胞专一表达的。......
2023-11-20
珠被是种皮的前身,珠被的生长包括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延长。珠被在未受精和受精后都进行生长,但调控机理不同。
受精前珠被在胚珠成熟时起始有丝分裂,授粉两天后有丝分裂活性急剧下降。这种繁殖的停止与种皮在授粉后4天的细胞延长相对应。然而受精后的种皮比未受精种皮的细胞繁殖活性强得多,说明受精、胚乳或胚提供了种皮生长的信号(Ingouff et al.,2006)。
未受精胚乳自发发育突变体msi1和rbr1未受精雌配子中有自发细胞分裂现象,种子与野生型相似。但rbr1种皮没有生长发育。msi1未受精雌配子中胚乳发育。rbr1未受精雌配子中中心细胞繁殖发育,具有异常配子体特性(Ingouff et al.,2006)。
用于标记有丝分裂的周期蛋白B(CYCB)启动子控制的GUS转化未受精胚乳自发发育突变体msi1和rbr1,观察未受精珠被的细胞繁殖速率。msi1珠被细胞分裂活性增强,种皮细胞繁殖周期延长,胚乳在授粉后1.5天也开始繁殖。而合子的第一次有丝分裂在授粉后四天,说明msi1的种皮和胚乳繁殖信号来自雌配子体。rbr1突变胚珠中,授粉后三天以前有丝分裂正常,受精后才触发有丝分裂活性,说明rbr1与受精诱导的珠被细胞持续分裂有关(Ingouff et al.,2006)。(www.chuimin.cn)
胚乳标记基因KS117在野生型雌配子体中无表达,受精后在16核阶段胚乳中表达,在msi1突变体的未受精发育中种子中表达,而在未受精rbr1 6核雌配子体中无表达。说明msi1未受精种子中胚乳发育,而rbr1未受精种子中繁殖的是雌配子特性的细胞,不是种子发育的胚乳。野生型雌配子体中,标志雌配子体成熟的基因MYB98在除了反足细胞以外的雌配子体表达,成熟雌配子体中只在两个助细胞中大量表达,在中心细胞微量表达,受精后继续在助细胞中表达,并在胚乳中表达。rbr1未受精雌配子体中,助细胞中MYB98表达量非常高,在合点端过量繁殖的组织中也存在,说明rbr1突变体雌配子体合点端过量繁殖的组织主要来源于中心细胞,卵细胞装置没有明显分裂,说明rbr1突变不引起种子的自动发育。
msi1未受精种子胚乳的发育促进了种皮细胞繁殖、延长和分化,另外只有卵受精的种子的种皮和去掉胚乳的种皮都没有明显的生长,说明胚乳促进种皮的细胞繁殖、延长和分化。而去雄的rbr1突变体雌配子体没有完全成熟,种皮也没有发育。RBR1在珠被中表达,在雌配子体的三个有丝分裂过程的所有核中一直有表达,FG5阶段表达减少,极核融合后主要在雌配子体的中心细胞表达。因此野生型这个时期细胞周期的停止直接依赖RBR1。
有关植物发育生物学的文章
纵向分裂主要发生在根毛细胞发生的位置,由表皮中控制细胞专一性的基因控制。ttg突变体在每一个表皮细胞都形成根毛,同时在根毛和非根毛部位都进行纵向分裂,表明TTG抑制非根毛部位的纵向分裂和根毛形成。图8.8决定根表皮细胞分化的网络调控在非生毛细胞N中,GL2抑制细胞向生毛细胞方向分化。由于WER在N细胞专一表达,由其控制的一些基因也是N细胞专一表达的。......
2023-11-20
在胚发生阶段,根的原分生组织已经形成一定结构,萌发时分生组织开始分裂,胚根沿轴向伸展,分生组织的细胞数目增加、繁殖速度增加。到成熟根阶段,这部分组织发育成原分生组织。这些原分生细胞的衍生细胞发育形成中心区细胞和轴柱根冠细胞。植物的根系结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环境中形态结构不同。维管束又由中柱鞘、木质部、形成层和韧皮部组成,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环境中其根中各种组织的分布和结构有不同。......
2023-11-20
植物的花粉成熟后,被释放出来,不同的植物通过不同的传粉机制,将花粉传播到雌蕊上。营养核用于为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或两核花粉中生殖核的进一步分裂提供营养。风媒花粉与以动物为媒介的花粉和柱头在结构上大不相同。花粉到达柱头后,与柱头发生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后萌发,花粉管进入柱头,并深入花柱,在花柱内受到雌蕊中各种因素和信号的导引,向胚珠生长,最后通过珠孔,在胚囊内释放两个精子。......
2023-11-20
花粉外壁的雕刻类型和萌发孔的位置在减数分裂后由细胞外壁前体决定。③花粉管伸出的入口。花粉内壁是由花粉细胞本身合成的纤维素,其结构适应于外壁的排列。能够加强和延长花粉管的极性。一些动物如甲虫、蝇、蜜蜂、鸟等根据花粉的大小和表面特点选择。同富含孢粉素的外壁相比,对花粉外被的研究更详细,鉴定存在各种链长的脂肪酸、蛋白、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类物质。......
2023-11-20
成熟雌蕊有两种心皮融合形式,其小室由中心隔膜分离。雌蕊的中间区域保持相对的未分化状态,两侧发育成包括胎座分生活性在内的组织。BEL1和其他因子对珠被形态特性有正的决定作用,缺乏可导致AG占支配地位,导致心皮样结构的出现。包括胎座、胚珠和隔膜的中间区域缺失。......
2023-11-20
干细胞具有细胞分裂少、未分化的原始分生细胞特性,传统植物学中称为原分生组织。WUS在干细胞区直接与分化有关转录因子基因的启动子结合,抑制它们的转录。过量表达WUS,将在器官基数上过量。而限制WUS分布范围的CLV信号转导系统任一元素的失效都会导致WUS范围扩大,相应器官数目增多。由SUPER1编码的YUCCA5过量表达引起游离IAA和生长素反应增加,造成生长素过量的表型。......
2023-11-20
开花植物中,胚囊的种类有四孢子起源、二孢子起源、单孢子起源,即使是单孢子起源,核在胚囊内迁移的数目和位置决定了中心细胞的核数目,从而决定受精后胚乳的倍性。图6.9介绍了不同进化水平的植物胚囊结构、中心细胞核数目和双受精后胚乳的倍性。下面以双子叶植物拟南芥和单子叶植物玉米为代表介绍胚乳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受精时一个来自花粉管的单倍体雄核进入中心细胞,三个核融合形成三倍体原胚乳核。......
2023-11-20
胚珠中形成雌配子和雌配子体,受精后发育形成种子。珠心由大孢子母细胞形成并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大孢子,即大孢子发生过程。大孢子四分体继续分化形成结构性的雌配子体,即雌配子体发生的过程。图4.13拟南芥胚珠和胚囊的结构雌蕊发育的两个关键过程是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形成在不同的物种中发育类型不同。......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