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合子顶端基部的极性-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成果

合子顶端基部的极性-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成果

【摘要】:顶端基部极性在合子分裂前合子中就已经确立。受精、光、重力等因素可以诱导褐藻黑角菜属海藻Fucus合子中极性的建立。合子是由卵细胞和精子融合而成,二者所携带已存在的各种因子在合子中发挥作用,是合子发育的基础。在卵细胞和合子中干细胞特性基因WOX2和WOX8中就已经共同表达,WOX8与这种极性分布和不对称分裂有关,受WRKY2激活而转录。显示的肌动蛋白在合子中受精后5~6小时和15小时后的分布。

顶端基部极性在合子分裂前合子中就已经确立。首先卵细胞处于胚囊的珠孔端,处于极性环境中。一些卵细胞内含物的分布呈现极性(Souter and Lindsey,2000)。受精、光、重力等因素可以诱导褐藻黑角菜属海藻Fucus合子中极性的建立。褐藻黑角菜属海藻Fucus合子受精以后4~10小时,1小时左右的光照诱导可以在受精后14~18小时光梯度阴暗面形成根状结构,在根端有电流进入,扁平端有电流输出,同时极性轴的建立需要培养基中的K和肌动蛋白纤维(Goodner and Quatran,1993)。重力也诱导合子极性轴的形成(Sun et al.,2004)。光和重力对黑角菜属海藻Fucus极性轴的诱导通过肌动蛋白骨架和生长素运输实现(图6.2)(Sun et al.,2004)。生长素极性运输在烟草合子和胚的发生中也是必需的,与生长素运入载体ABP1和质膜质子ATP酶相关(Chen et al.,2010)。

褐藻黑角菜属海藻Fucus合子中伴随着极性轴的形成,还有质膜及其组分如离子通道、钙离子、mRNA、高尔基体衍生的细胞壁组分的极性分泌(Souter and Lindsey,2000)。生长素处理可以改变细胞分裂方向,处理后第一次分裂形成多根区的两个细胞(Basu et al.,2002)。

合子是由卵细胞和精子融合而成,二者所携带已存在的各种因子在合子中发挥作用,是合子发育的基础。合子的不对称分裂和未来胚发生都与其相关。烟草不对称分裂合子特异表达的因子中有在花药中高度表达的SABRE类蛋白,与小泡运输有关(Hu et al.,2011)。SABRE在拟南芥具有促进细胞伸展的作用(Aeschbacher et al.,1995)。来自花粉的pelle类的激酶受体Short Suspensor(SSP)RNA在合子中翻译成蛋白,在MAPKK激酶YODA上游以未知方式激活YDA途径,促进合子延长和合子第一次分裂后基部细胞发育形成胚外的胚柄(Bayer et al.,2009)。合子第一次分裂前核与大液泡重新极性分布,造成顶部和基部细胞专一的形态因子在合子中不均匀分布,在不对称分裂中,这些因子分别随子细胞形成而特异分布在顶部和基部细胞遗传并促进区域专一基因的转录(Ma et al.,2011;Hu et al.,2010,2011)。

在卵细胞和合子中干细胞特性基因WOX2和WOX8中就已经共同表达,WOX8与这种极性分布和不对称分裂有关,受WRKY2激活而转录。WRKY2是父母双方配子都含有的转录因子,可以直接在合子中发挥作用。合子第一次分裂后WOX2特异分布在顶部小细胞,WOX8特异分布在基部大细胞,奠定了胚胎极性发育的基础(Moreno-Risueno et al.,2012)。基部特异表达G564和C541,最终促进胚柄的形成(Weterings et al.,2001)。

(www.chuimin.cn)

图6.2 褐藻黑角菜属海藻Fucus合子受精以后肌动蛋白在合子(胚)中的分布(Sun et al.,2004,ⓒASPB)

(A-D)RhPh染色,(E-N)肌动蛋白抗体标记。显示的肌动蛋白在合子中受精后5~6小时和15小时后的分布。EP-epifluorescence荧光显微镜;未注明的是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N使用生长素运输抑制剂处理后的肌动蛋白分布,在第一次分裂前减小极性。标准线25微米。严海燕反向化处理。

控制胚极性和形态发育有生长素途径和转录因子控制两条主要途径。这两条途径是否相关,目前有不同的看法(Moreno-Risueno et al.,2012;Boscáet al.,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