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雌蕊有两种心皮融合形式,其小室由中心隔膜分离。雌蕊的中间区域保持相对的未分化状态,两侧发育成包括胎座分生活性在内的组织。BEL1和其他因子对珠被形态特性有正的决定作用,缺乏可导致AG占支配地位,导致心皮样结构的出现。包括胎座、胚珠和隔膜的中间区域缺失。......
2023-11-20
位点印记指从DNA结构或染色体结构上对基因的控制表现为母方或父本的表型。这些控制通过DNA甲基化或染色体结构修饰酶完成。这些修饰酶表现为由母方或父方基因型控制,决定一批子代基因的表达。
拟南芥的MEDEA(MEA)、FERTILIZATION-INDEPENDENT ENDOSPERM(FIE)、FERTILIZATION-INDEPENDENT SEES2(FIS2)是三个表现出相似母方亲本印记的基因。它们编码的MEA、FIE、FIS2与MSI1(Multicopy suppressor of IRA1)形成复合体(Köhler et al.,2003),使组蛋白H3 Lys27三甲基化,控制基因表达。这种组蛋白甲基化控制的基因表达类型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传递到子细胞,是发育过程中细胞衍生性的基础。这种复合体与果蝇Polycomb Group蛋白复合体2相似,是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组蛋白修饰控制复合体。拟南芥中有不同的组合类型,在发育的各个阶段和部位发挥作用。拟南芥中与果蝇SET-域PcG(Polycomb Group)蛋白E(z)(Enhancer of Zeste)相似的有三个类似蛋白:MEA、CURLY LEAF(CLF)、SWINGER(SWN);与果蝇Su(z)12(Suppersor of zeste12)相似的有三个:FIS2、VERNALIZATION2(VRN2)、EMBRYONIC FLOWER2;5个p55类似物:MSI1-5。FIE编码含WD重复蛋白,与果蝇ESC(Extra sex comb)相似(Makarevich et al.,2006)。FIE、MEA、FIS2组成PRC2复合体,抑制未受精胚乳和胚的生长。它们的突变体表型相似,未受精突变体胚乳和果实发育,种子不育;受精突变体种子胚乳过量繁殖,细胞化延迟,胚发育终止,最后种子不育。
MADS盒基因PHERE1(PHE1)和FH5(Formin homolog)是FISPcG复合物的直接作用目标基因,FIS复合物专一抑制母本PHE1在发育中胚和胚乳表达。受精前雌配子体中三-H3 Lys27甲基化修饰的PHE1位点大量积累(Köhler and Makarevich,2006;Raissig et al.,2011)。FIS复合物在受精后的早期保持表达,与早期胚发生中的母本印记一致(Köhler and Makarevich,2006)。FIE和MEA,FIS2与MEA之间以及与SWN分别在体外相互作用(Wang et al.,2006)。MEA的相似蛋白SWN和CLF在叶和孢子体中起着与MEA相似的作用,负责PHE1位点的三-H3 Lys27甲基化修饰(Makarevich et al.,2006)。
父本的等位MEA基因位点被FIS复合体介导的组蛋白H3 Lys27me3甲基化修饰(Gehring et al.,2004),同时MET1以MEA基因启动子和3′下游区域中CG为目标甲基化父本等位基因。DNA糖基化酶(DNA Glycosidase DEMETER,DME)在中心细胞特异表达,从母本MEA等位基因切除5-甲基胞嘧啶而使其活化,母本等位基因FWA和FIS2在雌配子体中的表达也依赖DME的活性,而父本等位基因FWA和FIS2的沉默需要DNA甲基化(Köhler and Makarevich,2006),从而建立亲本专一的甲基化类型。
拟南芥12个已知的亲本印迹基因中,四个是被H3Lys27三甲基化修饰,11个是被DNA甲基化修饰(3个两种修饰),玉米11个已知的亲本印迹基因中,三个是被H3 Lys27甲基化修饰,8个是被DNA甲基化修饰,三个修饰方式未知(Raissig et al.,2011)。植物胚发生早期的母本显性控制主要是DNA甲基化(FitzGerald et al.,2008;Xiao et al.,2006),然而最近发现PRC2控制的胚中的11个母方和1个父方印记不是DNA甲基化方式。这些基因不影响胚存活和早期形态建成,但影响后期对环境的适应,在胚发生结束,种子萌发时印记消除(Raissig et al.,2013)。
幼苗中由PRC2进行的H3 Lys27me3分布与DNA甲基化不相重叠。幼苗中密集的DNA甲基化防止PRC2在该位点进行H3 Lys27me3化(Weinhofer et al.,2010)。(www.chuimin.cn)
母本反义甲基化酶转基因植物MET1a/s种子增大,父本MET1a/s种子减小。MET可以使FWA基因和FIS2基因在雄配子体沉默,而FWA基因和FIS2基因在雌配子体中心细胞表达,在受精后的胚乳中由母本基因表达,同时父本等位基因沉默,由此决定它们是印记基因(Grimanelli et al.,2005;Luo et al.,2000;Jullien et al.,2006;Kinoshita et al.,2004)。Grimanelli等人进一步用met1-3/+做母本与野生型父本杂交,子代所有种子都显示met1-3的表型,即种子增大,而不是按基因型表现为各一半。反之,野生型母本与met1-3/+父本杂交,大小种子各占一半,说明雄配子中MET1功能的丧失使父本印记的生长抑制基因表达,引起胚乳和种子大小减小。
DNA甲基化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发生在CpG二脱氧核苷酸上,由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1,Dnmt1)催化。植物的CpG二脱氧核苷酸上也发生5-胞嘧啶甲基化,由Dnmt1的类似酶甲基转移酶1(METHYLTRANSFERASE1,MET1)保持,在CpNpG和CpNpN位点甲基化的保持还需要部分染色质甲基酶3DNA甲基转移酶(CHROMOMETHYLASE3(CMT3)DNA methyltransferase,CMS3)的作用。当MET1和CMT3功能异常时,拟南芥胚发生过程中,细胞分裂面和分裂数发生变化,在胚中特异表达的基因表达错位,生长素分布梯度异常,发育能力下降。说明DNA甲基化在胚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Xiao et al.,2006)。
有一种亲本冲突假说解释胚发育早期母本控制现象。双方亲本的基因都倾向维护自身的遗传利益。父本倾向促进自身所在胚的发育,而母本由于多个胚的存在,为了平衡自身营养,倾向于在一定阶段内抑制胚的发生(Köhler and Makarevich,2006)。
在玉米中,母体到合子的转变发生在受精后几天。对受粉后含单性生殖胚珠用基因芯片杂交分析表达概况,受粉后3天的胚珠有129个基因表达有差异,7天后有213个基因表达有差异。研究发现种子发育早期(受粉后0天和3天)表达的16个基因只有母方遗传的等位基因在胚和胚乳中检测到转录表达。如豆球蛋白(legumin)、β玉米素(beta-zein)、α球蛋白(alpha-globulin),都是在受粉后0天和3天只表达母方的基因型,受粉后7天才表达父本基因型。说明发育早期母本的基因在胚发育定时起始中起重要作用(Grimanelli et al.,2005)。
有关植物发育生物学的文章
成熟雌蕊有两种心皮融合形式,其小室由中心隔膜分离。雌蕊的中间区域保持相对的未分化状态,两侧发育成包括胎座分生活性在内的组织。BEL1和其他因子对珠被形态特性有正的决定作用,缺乏可导致AG占支配地位,导致心皮样结构的出现。包括胎座、胚珠和隔膜的中间区域缺失。......
2023-11-20
拟南芥和金鱼草花序有一个相似的基因决定无限的花序分生组织向有限条件转变。黑麦的LpTFL也与TFL1与金鱼草的CEN基因结构相似,突变体表型也相似,几种其他植物中TFL类似基因结构也与TFL相似,表明在植物花序分生组织的终端决定性具有相似的分子机理。TFL1在花序和茎顶端分生组织以及幼嫩腋芽内部表达,在早期的茎顶端分生组织TFL1表达范围靠近表皮,但随着成熟范围缩小到内部。......
2023-11-20
干细胞具有细胞分裂少、未分化的原始分生细胞特性,传统植物学中称为原分生组织。WUS在干细胞区直接与分化有关转录因子基因的启动子结合,抑制它们的转录。过量表达WUS,将在器官基数上过量。而限制WUS分布范围的CLV信号转导系统任一元素的失效都会导致WUS范围扩大,相应器官数目增多。由SUPER1编码的YUCCA5过量表达引起游离IAA和生长素反应增加,造成生长素过量的表型。......
2023-11-20
叶的生长分化建立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之上。生长素在器官发生中起主要作用,细胞分裂素在生长素诱导的器官发生中起修饰作用。器官发生中细胞分裂素通过影响生长素运出载体的分布改变生长素的分布,从而改变生长素反应的区域。在叶中不同部位,不同的因子与KNOX I类基因相互作用,抑制和调节细胞分裂和分化活动。......
2023-11-20
在新的植物体形成过程中,在母体中,父母双方提供的单倍体卵子和精子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造成组织位置效应的进行细胞间移动的物质有多肽、转录因子、小分子RNA。传统的植物学将成熟的植物组织根据其分化状态和功能,分类为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泌组织。在现代植物发育过程中,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的研究发现植物各器官中组织分化具有相似的分子机制。......
2023-11-20
当子叶分开,茎顶端分生组织形成时,只有WUS分布在表皮下分生组织中心区域。WUS与CLV系统的反馈调控环是控制茎尖分生组织正常功能的重要调控手段。STM在茎顶端分生组织中心区域和周围区域表达,不同部位表达量受到相应区域各种不同因子的控制。......
2023-11-20
植物的花粉成熟后,被释放出来,不同的植物通过不同的传粉机制,将花粉传播到雌蕊上。营养核用于为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或两核花粉中生殖核的进一步分裂提供营养。风媒花粉与以动物为媒介的花粉和柱头在结构上大不相同。花粉到达柱头后,与柱头发生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后萌发,花粉管进入柱头,并深入花柱,在花柱内受到雌蕊中各种因素和信号的导引,向胚珠生长,最后通过珠孔,在胚囊内释放两个精子。......
2023-11-20
无论在哪种组织,维管束分化机理都有相似性。在维管束分化过程中,生长素、油菜类甾醇、细胞分裂素起着关键作用。影响这些激素合成和运输的因子都影响维管束的分化。在拟南芥的胚、茎顶端和根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类型分化中,一个NO VEIN基因的突变使植物各部分的多方面发育受到影响。皮层表达的小分子RNA165、RNA166移动到维管束中,抑制HD-ZipⅢ的表达,促进维管束的分化。......
2023-11-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