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经过对“伽利略”号轨道飞行器发回的最初数据进行的初步分析表明,木星大气结构与过去科学家们预想的有很大不同,它已经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发现,这些最初的发现正在促使科学家们重新考虑他们的木星形成理论和行星演变过程的特性。该云层可能是含氨和硫化氢的云层。“伽利略”号轨道飞行器于1997年12月7日向地球发回最后的信号,然后飞进木星大气层烧毁。......
2025-09-29
拟南芥花的结构有4轮,第一轮4个花萼(sepal),第二轮4个花瓣(petal),第三轮六个雄蕊(stamen),第四轮两个心皮(carpel)(图3.15A)。花由花原基发育形成的几天后,先形成花萼原基(sepal primordium),然后形成花瓣和雌蕊原基,最后形成心皮。
花型是在几组基因的协同作用下顺序形成的,即各花器官在特定的部位、特定的时间专一化地形成。这种机理被称为ABC花器官决定模型。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支持并补充了这个模型(图3.16)。
在这个模型中,A、B、C三类基因决定4轮花器官的定位和形成。其中,A、C互相抑制,有A的地方无C,有C的地方无A。A分布在第一、二轮,C分布在三、四轮,B分布在二、三轮。这样形成了A、AB、BC、C四种基因的分布组合,决定了第一、二、三、四轮花器官分别为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图3.16)。A类基因是AP1,B类基因是AP3/PI,C类基因是AG。最近的研究发现仅有ABC类基因不能形成花器官,需要一类D基因SEP1、SEP2、SEP3共同作用参与花器官决定,SEP蛋白与ABC产物以四聚体形式发挥作用。UFO、WUS、LEAFY分别在特定区域表达,在ABC基因的上游促进它们的表达,从而促进开花。A类基因AP1、AP2的突变造成了第二轮花瓣的缺失和第一轮花萼的异常(图3.15B、C),B类基因AP3、PI的突变造成了第二轮花瓣和第三轮雄蕊的缺失(图3.15D、E)。C类基因AG的突变则没有第三轮雄蕊和第四轮雌蕊的形成,成为多轮花瓣(图3.15F)(Wellmer et al.,2004)。

图3.15 ABC基因突变的花型(Wellmer et al.,2004,ⓒASPB)

图3.16 拟南芥花器官发育中基因调控网络对细胞命运的决定(Álvarez-Buylla et al.,2008,PLoS ONE)
Álvarez-Buylla等人(2008)提出了花形态建成的基因调控网络的随机模型。这个模型指出,对高度非线性系统的随机干扰导致生物类型的出现和稳定性。他们采用基因调控网络(Gene Regulation Network,GRN)的随机Boolean模型研究花各部位的转变。每个基因随时间改变的表达状态由下式表示:
(https://www.chuimin.cn)
他们对花器官决定的10个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与ABC模型一致。然而却是覆盖了10个基因的动力学模型(图3.16)。
他们又补充了分化方程的Glass模型用来说明调控网络的连续性。模型采用复杂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
Wellmer et al.(2006)设计的综合基因调控网络图更好地描绘出花器官决定的过程和时间顺序(图3.17)。清楚显示LEAFY对各类花器官形成决定基因的促进作用,A类基因AP1除了决定花萼与花瓣形成外,还促进LEAFY和UFO的表达。C类基因AG被AP2、CLF、SAP、LUG、SEU、ANT、RBE抑制,在W2的位置不表达。AG又抑制AP1的表达,在C存在的部位没有AP1的表达,所以没有花瓣形成。Mir172抑制AP2的翻译,AP2在所有花部位表达,而mir172表达的部位与AG相同,使得AG能够表达。UFO通过与AG相拮抗的方式促进花瓣的发育(Durfee et al.,2003)。
事实上,花发育过程的基因网络调控更复杂。Wellmer等人对拟南芥花早期发育过程进行了不同阶段基因组水平的表达分析,发现除了已经证明的ABC模型基因在特定区域顺序表达和作用外,还有其他作用以及其他基因的作用和变化(图3.17)。如AP1也促进AP2的表达,分生组织调控基因WUS和CLAVATA3(CLV3)的表达在早期花发育过程的分生组织中逐渐减少到停止,SHATTERPROOF 1和2(SHP1/2),CRABS CLAW(CRC)、NOZZLE/SPOROCYTELESS(NZZ/SPL)在花发育前两天表达不变,当雄蕊和雌蕊原基起始发育时活性增加,C2H2锌指蛋白JAGGED(JAG)和NUBBIN(NUB)的表达同时上调,与以前的不同时期表达结果不同。在AP1激活后第一天,大量基因表达下调,在AP1激活后3~5天,上调表达的基因数目超过下调表达的数目,这种现象与木质部导管形成过程中前阶段基因表达抑制为主到后阶段基因表达激活为主的现象一致,说明形态建成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的规律性(Wellmer et al.,2006)。研究还发现早期花发育过程中基因家族不同成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功能的重复性,这种重复可能保证了器官的形态建成(Wellmer et al.,2006)。
在花发育过程有大量的文献和成果,即使是对目前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也不够全面,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验分析,才能逐步细化或填充已有的轮廓。

图3.17 花类型形成的基因调控网络(Wellme et al.2006,PLoS Genetics)
相关文章
▲木星经过对“伽利略”号轨道飞行器发回的最初数据进行的初步分析表明,木星大气结构与过去科学家们预想的有很大不同,它已经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发现,这些最初的发现正在促使科学家们重新考虑他们的木星形成理论和行星演变过程的特性。该云层可能是含氨和硫化氢的云层。“伽利略”号轨道飞行器于1997年12月7日向地球发回最后的信号,然后飞进木星大气层烧毁。......
2025-09-29
完全由基因决定的疾病称为单基因遗传病,此类疾病由特定的基因突变引起。目前已确定了数千种由这种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而且每年还不断发现新的病种。尽管单基因遗传病的病种很多,但由于发生率较低,因此总体患病人数所占比例较小。因此,医学上对基因决定的疾病主要着眼于预防,这也是“优生优育”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基因决定的疾病,致病基因存在于全身每一个细胞中,要用药物去攻击它非常困难。......
2025-09-30
基因结果是毫不含糊的:狗明显就是被驯化了的灰狼。经过对狼和狗基因组的分析,科研人员能够得出进一步的证据,证明狗肯定是在欧亚大陆由狼进化而来。2016年,出现了一项新的证据。跟在这项研究之后,又有一项研究发表了对两种新石器时代狗基因组全面分析的结果。这可能是狗伴随一次人类大迁徙的结果。纽格莱奇犬线粒体DNA谱系只是其基因组成的一小部分,其消失并不一定意味着这种狗的种群被取代。......
2025-09-30
Foliages看似简单,却必不可少的枝叶,没有了它们,花便没有了灵魂。不论是做成花艺作品,还是搭配蛋糕,枝叶都会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2025-09-29
银杏的寿命极为惊人。银杏被称为活化石,是有道理的。无论外界环境怎样变化,银杏以不变应万变,这种无为而治的态度可以从银杏的基因窥见一斑。银杏的基因组大小超过10Gb,是人类的三倍之多。随后,再靠着自身携带的元件,插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成为宿主基因的一部分。银杏基因组里的冗余部分,有四分之三都是LTR干的好事。然而银杏奉行“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对这些冗余视而不见。银杏的淡定无为,也有道理。......
2025-09-30
研究者们对大象的基因进行了分析,果真发现了问题的关键:一种能起到抑癌作用的基因,名叫TP53。这就需要肿瘤抑制基因,TP53基因正是对付这些损伤的关键。TP53会编码产生一种P53蛋白,负责监控基因的完整性。一旦发现不可救药,TP53就会毫不犹豫地宣判异常细胞的死刑,启动凋亡程序,诱导相应细胞“自杀”,避免发生癌变。正常工作的TP53基因可以将绝大部分癌变扼杀在萌芽之中。此外,大象的血细胞对DNA损伤异常敏感。......
2025-09-30
图1-4所示为逐级比较式A-D转换器,它主要由模拟比较器、移位寄存器、锁存器和D-A转换器构成。如果把图中的模拟比较器比作天平,输入模拟信号比作所测重物的重量,D-A转换器比作砝码,那么,移位寄存器和锁存器就相当于放入、取出或留下的砝码。D-A转换器有多种形式,如用R-2R梯形电阻构成的D-A转换器、积分式D-A转换器、DEM方式D-A转换器等,这些方式的转换器都是用单片集成电路制成的,具有无须调整的优良特征。......
2025-09-29
图7-16 A-D转换器AD9883的内部功能框图2.VCD/DVD机中音频D-A变换电路的测量图解演示VCD/DVD机中音频D-A变换电路的测量如图7-17所示。图解演示D-A变换电路PCM1606供电电压的测量如图7-18所示。图7-18 D-A变换电路PCM1606供电电压的测量操作正常情况下,实测集成电路的供电电压约为5V。......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