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解决民办高校融资难问题的模式研究

解决民办高校融资难问题的模式研究

【摘要】:虽然“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主要以学生缴纳费用为学校运营经费,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招聘教师队伍、对外交流等需要大量经费,加之近来受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影响,很多“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面临严重的经费紧张困难。与其他民办高校相比,“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同样存在经费困境的境遇。

虽然“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主要以学生缴纳费用为学校运营经费,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招聘教师队伍、对外交流等需要大量经费,加之近来受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影响,很多“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面临严重的经费紧张困难。为了和公立高校其他民办高校争夺生源、提高生源质量,民办高校的学费增长一直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很多独立学院的学费要高于民办高校),这也加剧了民办高校的经费困难。

与公立高校相比,“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面临经费紧张的困境。国家财政对公立院校拨付生均培养经费,如本科生为每生每年1.2万,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专项资金支持,而民办院校几乎没有任何国家财政支持。公立院校也存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但可以在政府的担保下申请低息银行贷款,还款周期较长,对于缓解公立高校暂时性的经费紧张有所帮助。但民办高校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没有政府担保,加之法律对民办高校属性规定的限制、学校产权不明晰,学校资产无法抵押,民办院校的银行贷款之路困难重重。

与其他民办高校相比,“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高校同样存在经费困境的境遇。由于“以学养学”发展的民办院校的经费来源单一,绝大部分依靠学生缴纳的费用,而如股份制民办高校、集团制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相对多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一旦出现生源减少的问题,学校的办学经费必然会受到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毕业生的整体质量下降影响就业率,进而影响下一学年的招生,形成恶性循环。(www.chuimin.cn)

sdyc学院由于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学费标准较低、资金需求量较大、教学资源效益发挥不充分等原因,也存在办学经费困难的问题。具体问题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办学经费相对紧张。学校资金基本来源于学费收入,总量偏少,而支出项目较多,虽然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每年用于教学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第二,部分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更新缓慢。随着本科专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力度增大,对教学仪器设备特别是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需求量猛增。受资金限制,投入到教学条件改善的经费不足,个别专业的仪器设备更新不及时;第三,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不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教师自主开发的网络课程资源不多,部分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偏低,网络资源辅助教学的功能发挥不充分;图书的专业分布不够合理,部分文献资料利用率不高,教学院(部)资料室建设相对薄弱,新上专业图书文献存量不足。